2023年12月30日,以《暗房》为名的林泓宇个人作品展在深圳巢美术馆开幕。正如展览名“暗房”所揭示的那样,小艺术家林泓宇尝试以多种艺术形式来思考现代人身处“信息茧房”的种种困境,共展出50多件作品。该展览由小燕画院、巢美术馆主办,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协办,卓铭达、黄旻联合策展,将持续至2024年1月5日结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深圳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美术学硕士生导师吴上炜,南山留仙艺社会长张春天,小燕画院创始人董建国等嘉宾出席了当天的开幕式。
据了解,本次展览策展时间长达两年,展出的50多件作品,记录了林泓宇绘画生涯里的点点滴滴,艺术类型则涵盖了油画、版画、插画、中国画、装置、雕塑、逐帧动画等多种形式。
谈到展览主题,策展人之一黄旻表示,“暗房”有两层意思:一是反映了许多年轻人对当下社会现状、学业压力的一种心理感受;二是“在暗房中寻找光”。“这也是我们本次展览的重要主旨。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困境,艺术创作和做公益是林泓宇暗房里的光,他想把这种力量传达给所有人。”
记者在现场看到,许多作品都贯穿了林泓宇对“暗房”主题的思考。最直观的是雕塑作品《城》,林泓宇用热熔胶在一座城市的建筑模型外面,包裹上一层又一层的丝网,寓意着现代人生活在各种各样的“茧房”之中。油画《房间的楼梯我找不到》来自他的梦境,用透视技法来表现各种纵横交错的楼梯,也是林泓宇某个阶段的心境反映。
最引人注目的是系列涂鸦作品《来自暗房里的生活》,带有浓厚的波普艺术风格,粗轮廓线,单色、空心的抽象人、动物等图案。林泓宇从这一组作品中抽取出各种各样的形象,经过变形的小猪、蜜蜂、虫子、小猫、充电线、sim卡……放大数倍制作成巨大的立牌,布置在展厅的各个角落,独特的“暗房宇宙”形成了一组标签性极强的IP形象。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览作品售卖所得将全部捐赠给南山区慈善会,以资助老、幼、妇、残等需要帮扶的群体,为社区慈善赋能。
(本文由受访者供图)
编辑 刘思凡 二审 汪新林 三审 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