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者,正青春!
在深圳这座造梦之城
不燃怎么YOUNG?!
这里有用创造力改变世界的科创大神
有用互联网+助力乡村振兴的政务专家
还有专利拿到手软的行业先锋……
他们的面孔够YOUNG
他们的灵魂够不一YOUNG
榜YOUNG 2023系列全新启航
别眨眼!
林大叶身上有很多标签。过去十几年,他活跃于世界舞台,曾获第六届乔治·索尔第爵士国际指挥大赛冠军,多次受邀带领乐团海外巡演;36岁时,他被任命为深圳交响乐团音乐总监兼首席指挥,成为全国最年轻的职业交响乐团首席指挥;2023年,他被评为“深圳十大杰出青年”,并荣获广东省优秀音乐家突出贡献奖。


在他身上,既有作为指挥家的张力与个性,又有作为音乐家的责任和使命。无论是哪种身份,林大叶对音乐的执着都是相同的——要带着中国乐团立足于世界之林。
林大叶走上指挥这条路,有几分“天选”的意味。出身于音乐世家的林大叶,父亲是优秀的作曲家,母亲是民族声乐歌唱家,在充满音乐氛围的家庭环境影响下,他自幼便开始学习钢琴。
林大叶年幼时与父母的合影
“我起初的名字叫林雪,我不是很喜欢这个名字,在幼儿园的时候我就跟父亲说我要换名字。他问我想要叫什么?我说我要叫林大叶,想做森林中一片大的叶子。”很多人玄学地说名字决定了人的一生,他微笑着说改名或许和如今的工作有隐在的联系:“因为要做森林中的大叶,就意味着你要在茫茫人海中,成为一片显眼的叶。”冥冥中似乎注定了林大叶与指挥不解的缘分。
童年时,父亲从资料室带回了一盘录像带——奥地利著名指挥家赫伯特·冯·卡拉扬指挥的《贝多芬交响曲》,屏幕中的影像带给6岁的林大叶极大的震撼,“我就指着屏幕中的指挥,说我将来要成为这样的人。”自那以后,他的音乐之路渐渐与指挥紧密联系在一起。
打开他的简历,十分漂亮。


抱着这样的想法,在2004年末,林大叶获德国国家奖学金赴德国柏林音乐学院留学,师从德国著名指挥家克里斯汀·阿赫瓦德教授,获得了德国最高演奏家文凭。
林大叶与深圳的缘分早在2006年便埋下了伏笔。
当时的他由于学习刻苦努力,指挥技艺日渐精进,他在西方音乐界的赛事与演出中开始崭露头角。“在2006年的时候,还在德国读书的我参加了深圳交响乐团举办的指挥比赛。其实我同步报名了国际上的另一个比赛,两个比赛我都入选了,但是我放弃了参与国际比赛,选择回国参加比赛。”因此他的教授听闻他的这个决定,感到十分不解。
中国“2006深圳指挥比赛”颁奖暨获奖音乐会
林大叶向老师吐露了自己的心声:“我出国的第一天便决定学成之后,一定要把在国外学到的有用知识带回祖国,所以对我来说,国内的比赛和认可更为重要。如今我依然觉得这个选择没有错。”正是因为这场比赛的出色表现,得到了深圳交响乐团的深度认可后,他很快被聘请为助理指挥。
对指挥来说,属于他的追光,通常只会在谢幕的时候亮起。但林大叶却因这一场比赛的追光开始在深圳的舞台上长亮。在往后的两三年,林大叶一半时间在深圳工作,另一半时间在德国继续完成学业。
2012年,在德国法兰克福举行的第六届乔治·索尔第爵士国际指挥大赛中,林大叶从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的400多位选手中脱颖而出,一举夺魁,成为获此殊荣的首位中国人。
从德国毕业之后,林大叶选择了回到祖国施展才华。2016年,深圳交响乐团团长聂冰顶着各方压力和质疑,力排众议选拔培养年轻指挥家,聘任80后的林大叶为音乐总监和首席指挥。接任深圳交响乐团音乐总监后,林大叶面对的乐队成员,很多都是前辈,甚至是父辈音乐家,怎样把整个乐团团结起来是林大叶面对的首要难题。
“当时聂团长是顶住了很大的压力,大家的观念里觉得一个有威望的、拥有全方位才能和丰富经验的人才能成为音乐总监。那个时候我还很年轻,虽有活力和激情,但不可能做到经验丰富·····”聂冰团长同深圳这座城市一样,给予了林大叶足够的包容与鼓励。“这也说明了深圳交响乐团的专业性,我们更多地重视于专业本身。”面对质疑,林大叶埋头筹备着演出,也仍旧挥动着他手上的那根指挥棒,他坚信音乐靠的是实力。
默默坚持,必有回响,而后林大叶带领着乐团在国际舞台上绽放光彩,开启了深圳交响乐团的新时代。


初见林大叶,是在深圳滨海艺术中心的音乐厅内,他站在舞台上正在指挥排练。
与演出时干练、果断,一身黑礼服的他不同,面前的他穿着白色衬衣和黑色的棉马甲,亲和、儒雅,初见我们微微点头,扭头排练时又变成了舞台上严肃又认真的指挥家。随着他手中的指挥棒摆动,乐团的成员随之合奏而鸣,在灵动的旋律间仿佛觉得纸张上的故事都瞬间鲜活了起来。透过音乐仿佛看见,他以这样的姿态,走在他曾经去过的每一个国家,每一座城市,每一条街道上。
现在深圳的风景和建筑已经和林大叶刚来的时候有了巨大的不同,正如交响乐在中国,肉眼可见地有了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走进音乐厅,欣赏交响乐和歌剧。
林大叶说,如今的指挥已经不再是过去人们说的乐团“统帅”角色,更像是作曲家与乐团之间、乐团与观众之间的一个“导体”。在林大叶看来,通过这根“导体”,能把作曲家的意图传达给演奏家。同时,在舞台之上,观众凝神静听的音乐,也是通过指挥的肢体语言去传达给欣赏者。
如今,林大叶每年都会率深圳交响乐团在国内外交流演出,出访了德国、美国、意大利、罗马尼亚、斯洛文尼亚、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参加了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纳音乐节、罗马尼亚国际广播音乐节等重要国际音乐节。
2019年9月10日林大叶在纽伦堡指挥乐团演奏张千一《我的祖国》
面对今天的成绩,林大叶归结于乐团成员之间的默契配合:“这7年我觉得大家共同拧成一股绳前进,得到了西方主流媒体以及主流观众的认可和盛赞,这一点是非常让我们骄傲的。”在林大叶的率领下,深圳交响乐团以演奏德奥作品为特色,已跻身国内领先、亚洲知名的行列,并且成为了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影响力的职业交响乐团。
林大叶在舞台上指挥乐团
在这些荣耀背后,我们看到的仍然是一个对音乐有无限热情的林大叶。采访结束,他又马不停蹄准备着下一场演出,在去往排练室的路上,他手持指挥棒昂首挺胸大步流星,潇洒又自在。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 沈静愉 审读 张蕾 二审 赵偲容 三审 张露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