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难处时,总想读苏轼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0-08-23 22:01

祝勇《在故宫寻找苏东坡》

1079年,发生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苏轼在北宋开封的大牢里监禁一百余天后,被贬到黄州。

假设一下,如你也遇到苏轼一样毁灭性的挫折,是否也会像苏轼一样,用达观的态度去消解命运的压迫?

遇到难处时,总想读苏轼。这只是苏轼意义的一小部分。而更多的部分,则需要我们去文字的长河里不断寻觅。

《在故宫寻找苏东坡》这本书就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条途径。

公元1056年,苏轼平生第一次离开自己生活了近二十年的故乡眉州,前去汴京参加科考。

第二年,苏轼礼部初试第二、殿试第二,从此步入了朝堂。

那时的苏轼,年少才高,正是春风得意时,所有的愿景和抱负都写在脸上。

公元1071年,七月里,苏轼带着家眷,到杭州任通判。那个写出《梦溪笔谈》的沈括,就在这个时候来到苏轼身边,表面上与苏轼畅叙旧情谊,实际上是他要骗取苏轼的信任,然后搜集对苏轼不利的证据。天真的苏轼,怎知人心险恶,沈括自然很容易就得逞了。他拿走了苏轼送给他的诗集,逐条批注,附在察访报告里,上交给皇帝,告他“词皆讪怼”。

那时的苏轼却不知道,他的命运,将从这里急转直下,进入一个新的篇章。

这一场政治斗争,史称“乌台诗案”,甚至写进了中国古代文字狱的历史,苏轼在斗争中输得彻彻底底,输得一干二净。

他是在湖州知州任上被抓的。

根据苏轼后来在诗中的记述,他在御史台的监狱,实际上就是一口百尺深井,面积不大,一伸手,就可触到它粗糙的墙壁,他只能蜷起身,坐在它的底部,视线只能向上,遥望那方高高在上的天窗。这是一种非人的身体虐待,更是一种精神的折磨。

苏轼踏着残雪走出监狱,是在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旧历除夕之前。

到那一天,他已在这里被折磨了整整一百三十天,又即将贬官黄州,接受另一种新的折磨。

正如苏轼在《自题金山画像》中写道:“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黄州这个地方于苏轼,是一生贬谪放逐之路的开始,也是生命灵魂升华的开始。

萧索的黄州,花开花落,风月无边,可以抚慰脑子,却不能安抚肚子。为了把日子过下去,苏轼决定实行“计划经济”。但即使维持着这种最低标准的生活,苏轼带到黄州的钱款,大概也只能支撑一年。一年以后该怎么办?

等到第二年,家中的银子即将用尽的时候,那时,已经是春暖时节。山谷里的杜鹃花一簇一簇开得耀眼,苏轼穿着单薄的春衫,一眼看见了黄州城东那片荒芜的坡地。

那片被荒弃的土地,苏轼却对它一见倾心。这本是一块无名高地,因为它位于城东,让苏轼想起他心仪的诗人白居易当年贬谪到忠州做刺史时,也居住在城东,写了《东坡种花二首》,还写了一首《步东坡》,所以,苏轼干脆把这块地,称为“东坡”。

他也从此自称“东坡居士”。

中国文学史和艺术史里大名鼎鼎的苏东坡,此时此地,才算正式出场。

《苏轼小像》(《赤壁二赋》卷引首)

【元】赵孟頫 台北故宫博物院 藏

在黄州,苏东坡迎来了命运的低潮期。正是这个低潮,让他在艺术上峰回路转,使他的艺术在经历了生命的曲折与困苦之后,逐渐走向成熟。

例如,代表苏东坡一生书法艺术最高成就的作品,基本上都是在黄州完成的。《新岁展庆帖》《职事帖》《一夜帖》《梅花诗帖》《京酒帖》《啜茶帖》《前赤壁赋卷》等。其中,《寒食帖》,是他书风突变的顶点。

《寒食帖》卷

【北宋】苏轼 台北故宫博物院 藏

苏轼《新岁展庆帖》

【北宋】苏轼 北京故宫博物院 藏

这纸《寒食帖》,作为书法作品,那淋漓多姿、意蕴丰厚的书法意象,力透纸背,使它成为千古名作。通篇看去,《寒食帖》起伏跌宕,错落多姿,一气呵成,迅疾而稳健。苏东坡将诗句中心境情感的变化,寓于点画线条的变化中,参差错落,恣肆奇崛,变化万千。

苏轼《前赤壁赋》

【北宋】苏轼 台北故宫博物院 藏

苏东坡的《前赤壁赋》写于《寒食帖》之后,也不像《寒食帖》那样激情悠扬。那时,苏东坡的内心,愈发平实、旷达。苏东坡当年追慕的魏晋名士那种清逸品格,与他的精神已经不太吻合。

他爱儒,爱道,也爱佛。最终,他把它们融汇成一种全新的人生观。

他以出世的精神入世,温情地注视着人世间,把自视甚高的理想主义,置换为温暖的人间情怀。

编辑 曹亮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