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即将迎来充满希望的2014年。一元复始,万象更新。”……10年前,人们第一次通过广播、电视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新年贺词。
“时间过得真快”,“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新故相推,日生不滞”……一年又一年,温暖而坚定的声音,陪伴我们辞旧迎新。
10年了,我们在变,国家在变,世界在变,时代在变。
10年了,经历太多,见证太多,感受太多,拼搏太多。
新华社《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推出系列报道,与您一同重读10篇贺词,重温10年历程,共同迎接2024的新年钟声。
今天播发系列之三:“为时代讴歌”。
10年10篇新年贺词,宛若一本“国家相册”,定格国家大事,记录新时代的变迁。
这本“国家相册”,描绘了新时代锦绣中国的壮美画卷。
“内蒙古大草原壮美亮丽,河西走廊穿越千年、历久弥新,九曲黄河天高水阔、雄浑安澜,黄浦江两岸物阜民丰、流光溢彩……”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新年贺词中这样描述祖国的秀美风光。
新时代,中国大地草木葱茏、鱼翔浅底、百舸争流,一幅山清水秀、天蓝地绿的美丽新画卷正在生动铺展。
总书记在2022年新年贺词中说:“无论是黄河长江‘母亲河’,还是碧波荡漾的青海湖、逶迤磅礴的雅鲁藏布江;无论是南水北调的世纪工程,还是塞罕坝林场的‘绿色地图’;无论是云南大象北上南归,还是藏羚羊繁衍迁徙……这些都昭示着,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新时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化为行动、变为现实。
这本“国家相册”,记录了新时代科技强国坚实的步伐。
“中国超级计算机破世界纪录蝉联‘六连冠’,我国科学家研制的暗物质探测卫星发射升空,屠呦呦成为我国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
“‘中国天眼’落成启用”“‘墨子号’飞向太空”;
“‘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天和’遨游星辰”;
“神舟十三号、十四号、十五号接力腾飞,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我们的‘太空之家’遨游苍穹”;
“第三艘航母‘福建号’下水,首架C919大飞机正式交付,白鹤滩水电站全面投产”……
从10篇新年贺词里,我们看到,新时代科技强国的步伐,每一步走得都是那么清晰,每一步迈得都是那么坚实。
一步一个脚印,奏响了新时代的华彩乐章。
这本“国家相册”,定格了许多值得铭记的“中国瞬间”。
2013年12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以国家主席的身份发表新年贺词。他说,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在新时代,我们迎来了党的十九大、二十大的胜利召开,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2017年,我们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2022年,我们胜利召开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吹响了奋进新征程的时代号角。”
在新时代,我们取得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
在新时代,2019年10月1日,我们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华诞,2021年7月1日,我们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
这10年间,一幅一幅的中国画卷,一个一个的中国瞬间,清晰地描画出时代发展的坐标、时代发展的巨变。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如今,我们正昂首阔步行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
中国人民有这个自信。
编辑 张玉洁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张露锋 三审 詹婉容
读特热榜
1国庆在深圳,我怕你玩不过来!这8天,深圳负责拉满你的快乐值
2“汽车+眼镜+住房”新体验!园山街道2025“有商机、趣乐购”汽车促消费活动双节开跑
3清华通报多名师生参与“黄牛”活动牟利被查处,2名教职工被拘
4刚刚,前海冰雪世界正式启幕!记者带你尝鲜体验
5深圳12条,力推传统产业向“新”向“智”!
6优必选人形机器人再获3000万元订单,总订单金额近4.3亿元!
7读特热评|深圳新规力挺“我的信息我做主”
8离深高峰明天开始!国庆中秋假期深圳市交通出行指引来了
9周深倾情献唱!总台携手深圳共创精品短剧《奇迹》主题曲MV发布
10深圳少儿学生医保“指尖办”更方便!深圳税务携手相关部门优化少儿学生医保缴费流程
IN视频
鹏友圈
国庆的红漫过鹏城街巷,中秋的月挂在深圳湾的夜空,这个双节,不必复杂,只需一次简单的 “比心”,就能把对祖国的赤诚、对家人的思念,装进深圳的每一处风景里。无论你在深圳何处,用手势“比心”,让国庆、中秋元素入镜,拍一张照片、剪段创意短视频,或是写下拍照打卡图文攻略,带话题分享出来,让你对祖国的爱、对家人的情,被更多人看见! 【本期话题】#双节在深比心祖国#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0月8日 【活动奖励】优质内容可获得“深圳盒子”、读特客户端开屏展示机会
《澳门2049》敦煌文博会展示科技赋能非遗新成就数字技术打破时空限制推动文化传播 近日举行的第八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上,来自世界各地的1000余名嘉宾齐聚一堂。围绕文化遗产的当代转化与创新展开深度对话。作为文明互鉴的重要平台,本届文博会特别关注数字时代下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的保护与传播路径,强调科技不仅是保存手段,更是让非遗“活”起来的关键力量。 各位学者专家在9月22日的“人类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意产业知识共享论坛”中展开深度对话,合力奏响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华彩乐章。《澳门2049》总策划廖颖琦女士在论坛上发表了题为《非遗传承的新路径:科技、演绎与跨时间传播》的主旨演讲,以其前瞻性的视角和创新性的实践案例,引发了与会嘉宾的强烈共鸣和热烈讨论。 论坛共识:非遗保护需科技赋能与活态传承 各位专家学者们在论坛中共同探讨数字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路径与创新传播,有观点提出:守护是根基,确保文化基因不灭;传承是路径,推动文化血脉流动;创新是引擎,借助科技与创意激活生命力;宣传是翅膀,通过大众事件扩大影响力。数字化技术正是串联这四个维度的关键,能将非遗从“博物馆式”保存升华为社会性的文化实践。 《澳门2049》项目正是这些理论探索的具体实践。作为论坛中来自文化产业一线的代表,廖颖琦女士以《澳门2049》项目为例,分享如何将学术理念转化为可触可感的公众体验。她指出:“非遗传承不能仅停留在理论探讨或博物馆式的保存,而应通过科技与创意,让其‘活’在当下、触达人心。”项目首创的“非遗马拉松”打破了传统的概念,通过直播接力,以轻量化、强互动的宣传方式重构了文化传播的边界。 突破时空:数字技术重塑非遗传播方式 《澳门2049》驻场演出在美狮美高梅剧院里,完成了一场非遗+科技的共融实验。二者并非对立,而是共同编织了一场共创、包容的视听盛宴。驻场演出从去年1
#双节在深比心祖国# 双节同庆,祝福祖国越来越好,也祝大家阖家团圆和和美美!
倒计时!第十二届深圳手语歌公益音乐会即将上演 指尖跃动湾区拼搏诠释梦想 当指尖的韵律与湾区的脉搏同频共振,当拼搏的精神为梦想插上翅膀,一场充满爱与力量的公益盛宴即将温暖来袭!第十二届深圳手语歌公益音乐会,以 “指尖跃动湾区・拼搏诠释梦想” 为主题,将于 2025 年 9 月 27 日 14:00 - 17:00,在深圳市福田区福田路 98 号福田中学演艺中心温情奏响! 还有1天,这场酝酿数月的公益盛典即将与湾区相遇。“指尖跃动” 撞上 “拼搏梦想”,不止是演出,更是无数爱心与坚持织就的温暖约定,众多单位共同参与,旨在通过手语歌等艺术形式,搭建起残障人士与社会沟通的桥梁,传递爱与希望。在此次音乐会前期筹备中,最动人的是那些不期而遇的热忱:有人放下忙碌对接支持,有人携专业赋能舞台,还有一群身影忙前忙后,见细节落地时眼里满是光 —— 公益从不是一个人的奔赴,而是一群人的同心同行。 走过湾区,见过参演者反复校准手语的专注,也见过他们眼中的自信光芒。他们用不同方式追光,却都在证明 “平凡亦有光芒”,这正是音乐会的意义:让每个努力的人被看见,让每个梦想被听见,让 “公平与尊重” 成为可触摸的温暖。 这场满含温暖与爱心的音乐会期盼您的到来。在这里,您将看到的是指尖的艺术,更是拼搏的梦想;听到的是无声的心声,更是公益的回响 —— 您的到场,就是对 “尊重每一份价值” 的最好回应。 如果您也怀揣着关爱之情,渴望感受这份特殊的温暖与力量,那就赶紧搜索 “关爱残友志愿者协会” 公众号,报名来到现场吧!让我们一同在福田中学演艺中心,见证指尖的跃动,感受湾区的和声,为梦想插上翅膀,让爱与温暖在这个秋日,洒满每一个角落。
党员市集暖民心 岗厦邻里共赴双节之约 9月26日,恰逢中秋国庆双节临近,在福田街道公共服务办、岗厦社区党委、妇联、关工委的支持下,社区深挖传统文化内涵,创新设计主题游园会,匠心打造“民生微实事”——“月满岗厦·情浓邻里”党员服务市集暨中秋国庆邻里节活动。本次活动从“微”处着手,在服务上见实效,将民生服务、文化传承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为居民献上了一场有温度、有深度的节日盛宴。 在“党员服务市集”活动中,“书记面对面”摊位备受居民关注。社区党委书记亲自接待,耐心倾听并记录居民诉求。一位长者反映希望社区多组织老年人活动,加强老年人结队互助。文书记表示今后会定期组织老年人活动,开设更多健康讲座、书法绘画班、老年合唱团,定期安排网格员探访服务。书记的积极回应让居民们纷纷点赞,大家表示:“书记亲自听诉求,还快速给出解决方案,我们心里踏实多了!”社区党委始终把居民幸福放在首位,希望通过“书记面对面”活动,为居民解决更多“急难愁盼”问题。通过活动拉近邻里关系、社区融合,让党群成为居民温暖的家。 此次活动不仅为居民带来了众多实际、便捷的服务,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百米”,同时也丰富了居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增进了邻里之间的感情,让居民们感受到了社区大家庭的温暖和关爱。今后,岗厦社区党委将持续深化“党建+民生+文化”工作模式,把党员服务市集打造为常态化惠民平台,让民生微实事更好顺应群众期盼,全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