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迎来冬至节气。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
冬至过后,全国各地的气候都将进入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数九寒天”。每九天为一“九”,从“一九”数到“九九”,就到了冰雪消融、春暖花开时。
除了气象上的重要意义,冬至对中国人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节日。在传统观念里,冬至是计算二十四节气的起点,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在北方,每年冬至日许多家庭有吃饺子的习俗;在南方,一碗汤圆寓意团团圆圆、和和满满。
预警升级!深圳寒冷橙色预警信号生效中!
今天(22日)的深圳是极冷的,早晨气温图“冻到发紫”,气温较昨日同时段下降约1-2℃,最低温街道前十均未超6°C。
深圳市气象台已于2023年12月21日16时00分将全市寒冷黄色预警信号升级为橙色,信号可能持续2-3天。
深圳天气介绍,近几日天气的画风与12月上半月形成鲜明对比。
在12月上半月,深圳平均气温刷新了同期最高记录,最高气温更是高达30.8℃,刷新了12月同期最高气温纪录,宛如回到了夏天。而16日开始的冷空气,让深圳日最高气温48小时内直降17.4℃,一夜之间进入“冬装模式”。
按气候学标准,当五天滑动平均气温≤10℃时, 从满足条件的五天中首个日平均气温≤10℃那天起就算入冬(达到即算)。从最近气温统计来看,12月20日五天滑动平均气温达到13.7℃,深圳虽然未完全进入冬天,但已经开始在入冬的边缘试探了。
据@深圳天气 消息,未来五日寒冷天气持续,气温继续下降。本周末或将迎来下半年最冷时段,“小冰人”将和大家一起度过!
具体预报:
▪ 今日(22日)阴天转多云,天气寒冷;气温6-11℃;东北风4-5级,沿海、高地和海区阵风7-8级;相对湿度40%-65%。
▪ 23-25日最低气温维持在5-7℃,天气持续寒冷,白天可见阳光,空气干燥。
▪ 26日起寒冷天气逐渐缓和,气温逐日回升,但早晚仍较冷。
深圳天气提醒,本次寒冷过程持续时间长,深圳(深汕)高山局地可能出现(冰)霜冻!
寒潮天气降温剧烈 健康防护牢记这几条
近期,受寒潮和冷空气影响,全国多地出现强雨雪天气。国家疾控局发布的《寒潮公众健康防护指南》指出,寒潮可能带来健康风险,不同重点人群需根据寒潮特点针对性做好防护措施。
防护指南明确,有三类人群需要重点做好寒潮天气下健康防护,包括敏感人群,如婴幼儿、儿童、孕妇、老年人等;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人群,如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人群;户外作业人员,如交警、环卫工人、建筑工人、快递员、外卖员等。
寒潮预警信号分蓝色、黄色、橙色、红色四级。针对蓝色、黄色预警信号,指南明确通用的防护建议有做好房屋保暖检查及保暖用品储备;关注病原体感染特别是经呼吸道传播的病原体感染,及时接种疫苗;室内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适时通风换气;使用取暖设备时,避免发生烫伤和煤气中毒等意外事故;出入温暖的室内时,注意温度的缓冲,不宜忽冷忽热;外出时避免意外伤害及事故发生;避免进行剧烈的户外体力活动等。
回温倒计时!看你家何时“解冻”
在今冬来最强寒潮和补充冷空气的接连打压下,自12月13日前后,我国大部陆续进入冰冻模式,寒冷程度堪比常年三九四九,华北、东北多地甚至经历了史上最冷12月中旬。不过,今天(12月22日)开始,持续多日的低温状态将迎来转折,各地气温会逐步回升,到下周初,中东部大部气温都会升至较常年同期正常或偏高水平。
进入冬至节气,数九开始,但冷空气将变得乏力,我国气温经过低谷之后呈现回升的趋势。今天白天,一轮持续回暖将自北向南开始,本周末各地气温偏低的格局就会有所改善。到下周初,多地累计升温幅度将超过10℃,最高气温0℃线也将北抬到华北北部,长江中下游最高气温则会回升到10℃以上,华南升至20℃左右。
但是气温的回升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预计26日至27日,新一股冷空气将再次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带来大风降温天气,后期气温整体会有所波动。
中央气象台预计,12月下旬,除了我国西部地区气温偏高外,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1~3℃。
编辑 刘珂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新闻稿,体验做一个读特小记者! “我是读特小记者,面对世界很好奇。我有新闻数不清,叽咕叽咕写不停~”爸爸妈妈们,你们的小记者,是不是也对身边大小事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有着旺盛的探索欲和表达欲呢?快邀请你们的小记者,勇敢地拿起笔,来读特“鹏友圈”撰写新闻稿吧! 小记者的眼睛里有大大的世界,小记者的才华会被我们看见!快来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个人自我介绍和新闻稿件,体验做一个读特小记者吧! 【本期话题】#读特小记者# 【招募对象】6岁到18岁青少年(小学到高中阶段) 【话题时间】2025年全年 【动态内容】800字以内,自拟题目,以身边发生的新闻事件为主题撰写新闻 【参选要求】①有效作品数量为每月1份;②参选者填写报名表一份 【版权提示】小记者在活动中上传的文字、图片、短视频以及其他形式的活动内容、知识性成果等,应确认拥有其作品的著作权并不侵犯他人权利,并授权活动组织方将这些作品应用于相关活动,版权归小记者本人及读特新闻客户端双方所有。如发现抄袭、侵犯第三人权利或其他不诚信行为,主办方有权取消参与资格。因抄袭等侵权行为引起任何纠纷均由创作者本人负责。 【报名流程】①关注“读特新闻”公众号;②回复“读特小记者”获取报名方式;③添加官方工作人员二维码;④将报名表私信工作人员;⑤工作人员将您拉进海选群;⑥将群内昵称改为参选者姓名 【发稿流程】①参选者在“读特”APP“鹏友圈”内注册账号;②更改账号名为参选者姓名;③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个人自我介绍1份,本人原创参与活动的新闻稿件1份 【入围奖励】①电子聘书1份;②账号将获得官方黄v标识,成为读特记者号;③被采纳的稿件将被收纳至读特“读特小记者”专题页面;④优秀稿件将会酌情给予稿费奖励
00:05
《2025人工智能发展白皮书》发布,深圳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数量居全国第三
打卡
打卡
00:59
前海桂湾公园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