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不改,创新不止,第五期“职业青年说”开讲

深圳特区报记者 樊怡君
2023-12-09 20:53
摘要

12月9日,由深圳中华职业教育社主办的第五期“职业青年说”在深圳书城中心城南区大台阶开讲。

12月9日,由深圳中华职业教育社主办的第五期“职业青年说”在深圳书城中心城南区大台阶开讲。“大国工匠”、广东省技术能手、中广核核电运营有限公司控制高级主任工程师陈永伟以“创新与匠心”为主题,分享自己的从业经历与工作经验心得。市政协副主席、深圳中华职教社主任吴以环参加活动。

“在我们工作的工业厂房里,会时常听到这样的话语:‘活儿太麻烦了’‘难度太大了’‘黔驴技穷了,没招了’,这些也是我们遇到的痛苦点、麻烦点、烦恼点,会让人感到无所适从。但反过来想,痛苦点、麻烦点、烦恼点都可以是创新的来源,它们可以促使我们去开发一项新工具、优化一项新流程、改进一项新工艺、提出一个新算法、设计一个新方案。我们要向恐惧、紧张、不适应、不习惯发起挑战,在各类技能竞赛和科研项目中不断磨砺自己。”陈永伟表示。

“一些技能劳动者往往会比较注重技术技能知识层面的学习,但具备广阔的视野、更大的格局、不受限的想象力、匠人匠心精神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些品质可以让我们对工作经验进行系统性的总结,在此过程中不断拓宽知识面以及提升个人综合能力素养;还能让我们‘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这也是开展创造性工作的前提。”陈永伟认为。

“我想用三张曲线图来总结今天的分享。”陈永伟说,“第一条曲线是加德纳技术成熟度曲线。一项新技术问世之后,往往会受到众人的追捧,对它的预期会迅速到达一个顶峰值,然后人们对于技术的认知会慢慢回归于理性,我想通过这条曲线表达的是,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不盲从;第二条曲线是创新价值曲线,当我们有了一个创新的想法并准备把它应用于客观实际时,会发现这其实要经历许多阶段,在每个阶段,想法都存在‘泡汤’的可能性,这提醒大家要做好面对困难的预期和准备;第三条曲线是颠覆式创新曲线,它告诉我们,要胸怀梦想,保持想象力,让心中的小火苗永不熄灭。”

【嘉宾档案】

陈永伟,中广核核电运营有限公司控制高级主任工程师,1986年生,2009年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毕业后进入中广核工作,曾获 “广东省技术能手”、“深圳市鹏城工匠”、“深圳市政府特殊津贴”、“深圳市高层次专业人才”、“中央企业技术能手”、“中国电力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奖”等荣誉称号。他申请及授权知识产权104余项,获全国性行业协会、深圳市、中国广核集团及公司科技进步奖60余项,提出及实施优化项目39项,解决技术难题100余项,并进行重点技术攻关,实现关键设备国产化36项,产品在大亚湾反应堆重要保护和控制系统覆盖率达90%以上,通过技术创新为中广核集团创造了显著的经济价值。

(图片来源:深圳中华职业教育社、深圳侨报)

编辑 刘彦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桂桐 三审 张雪松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樊怡君)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