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国际论坛2023年会:专家学者共探资本、产业新循环

深圳特区报记者 邹媛
2023-12-06 20:36
收录于专题:特区报·经济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12月6日,以复苏与新循环——产业新生代·资本新逻辑为主题的南方财经国际论坛2023年会举行。

12月6日,以“复苏与新循环——产业新生代·资本新逻辑”为主题的南方财经国际论坛2023年会上,海内外专家学者和研究人士、监管和主管单位代表、全球金融机构和企业家代表齐聚,围绕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及科技、资本和产业的新循环体系等课题建言献策。

主论坛现场,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理性预期学派领袖人物、美国纽约大学经济学教授托马斯·萨金特表示,全球化创新经济需要有开源的网站让各国科学家交换想法,需要有允许来自不同国家的科学家进行讨论的国际科学会议和开展研究的国际合作实验室。他说道:“创新很难预测,它包括很多风险和不确定性,科学家和创业者会利用风险或管理风险,他们需要银行、交易所、券商等金融中间商的帮助。我们把这些作为一种有组织的方式,以社会性的行为让大家来共担风险。”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提案委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张军扩以“复苏中的全球与中国”为主题发表演讲。他表示,我国经济从整体上呈现出恢复、回升的良好态势。但当前经济恢复仍存在以下问题:市场需求不足,社会零售品消费总额过去两年增速有限,同时房地产投资拖累整体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而以美元计价的出口增速仍然处于负增长状态;发展分化问题比较突出,工业增加值不同行业增速差距较大,总体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同比出现下滑,亏损面积虽然缩小但问题仍然存在。

论坛上,中国证监会原主席肖钢作了题为《打造地级市新引擎,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报告。他表示,要充分认识地级市在高质量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深入分析了地级市高质量发展的挑战,并对加快推进地级市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肖钢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同时,经济快速发展中,人才、产业、公共服务等均往一线城市、二线城市聚集,从而带动和引领全国经济总量聚集增长,促进国家实力增强,这是现代化的一般规律。

肖钢认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仅靠资源向大城市特别是超大型城市集中是不够的,还需要有一批强有力的地级市发展作为承接与支撑。当前,地级市的承载能力不断提升,未来可以承担更多的职责和任务,从而有效化解我国快速城镇化过程中积累的矛盾,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新引擎、新动能。

此外,论坛现场邀请到伦敦证券交易所副首席执行官Charlie  Walker 、港交所高级副总裁暨中国区上市发行服务部主管韩颖姣、纽约证券交易所国际资本市场主管Cassandra Seier、贝莱德智库亚太区首席投资策略师Ben Powell围绕“全球资本市场互联互通”展开讨论。

伦敦证券交易所副首席执行官Charlie Walker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最开放、最国际化以及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之一。伦敦证券交易所利用资本市场平台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并支持英国上市公司在中国展开业务,助力可持续发展和跨境交易。这与大湾区的发展目标相契合:建设国际创新中心,成为绿色转型标杆,探索供应链协同发展新模式,建立国家级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

同时,上海证券交易所南方中心总监万建强、纽约证券交易所中国区主管葛辰皓、伦敦证券交易所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Jon Edwards、东京证券交易所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逯家乡、韩国交易所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姜永升先后发言。

万建强表示,2018年11月科创板实行注册制,至今已有5周年时间,经过5年发展,科创板已经成为中国硬科技企业上市的首选地,助力高科技自立自强。

编辑 王雯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张雪松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邹媛)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