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诗歌照亮城市——2023中国(东莞)森林诗歌节开幕
深圳特区报记者 申卫峰 通讯员 利民 文/图
2023-12-03 00:08
收录于专题:粤来粤好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东莞文化强市建设又添“国字号”荣誉。12月2日下午,让诗歌照亮城市——2023中国(东莞)森林诗歌节开幕式暨大型森林诗会在谢岗银瓶山森林公园举行。开幕式上,中国诗歌学会正式授予东莞“中国诗歌之城”牌匾,授予东莞谢岗“中国诗歌创作基地”牌匾。东莞成为全国第10个、广东首个“中国诗歌之城”。

本次活动由中国诗歌学会、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谢岗镇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东莞市文化馆、谢岗镇文化服务中心共同承办,采用线下演出+线上同步直播的方式,让社会各界共享东莞这座“中国诗歌之城”的诗意与荣光。

东莞不仅是一座年轻且充满活力的时尚潮流之都,一座先进的国际制造名城,更是一座极富浪漫和诗意的城市。

开幕式上播放的《东莞,中国诗歌之城》视频短片,全面介绍了东莞诗歌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发展成果。作为一座名副其实的诗歌之城,东莞诗歌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从宋代发轫,自明代以来,名家辈出;是广东“打工诗歌”的重要发祥地,诗人群体庞大,也是“新工业诗”创作与研究的重镇和“生态诗歌”写作的倡导之城、实践之城;旧体诗词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发展,常平、厚街、清溪三个镇被广东中华诗词学会授予“广东省诗词之乡”;诗歌创作群体庞大、成果丰硕;中国(东莞)森林诗歌节等城市诗歌文化品牌活动方兴未艾,呈现出“市镇联动,百花齐放”的良好态势;童诗氛围浓厚,诗歌进校园活动蓬勃开展,东莞小诗人沙龙连续三年被评为“广东省十大诗歌事件”。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诗歌融入城市肌理,让城市更优雅、生活更美好、灵魂更有趣。新世纪以来,东莞积极拥抱诗歌、创造诗意,将城市诗歌活动纳入由文化部门主导的公共文化服务内容范畴,大力打造常态化的诗歌品牌,开展制度化的诗歌赛事,以诗润城,以诗化人。

其中,东莞市文化馆发挥着“领头羊”的重要作用,发挥人才、职能和平台优势,不仅主导打造了两年一届的东莞市诗歌大赛、一年一届的东莞儿童诗大赛、两年一届的中国(东莞)森林诗歌节、“好好说话,天天读诗——东莞小诗人沙龙”品牌、一年一度的东莞新年诗会、著名诗人生态东莞采风行等诗歌赛事活动,还依托文化馆总分馆体系,让整座城市充盈着浪漫诗意。全市设立了14个文学、诗歌重点创作基地,南城的“诗歌文化日”、东城的“五月诗会”、凤岗的“兴贤诗会”、谢岗的“诗歌季”,诗歌文化品牌活动在东莞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良好态势,各具特色。

“东莞的山水、人文,孕育了一代又一代诗人的灵感,也让这片土地成为诗歌的沃土。”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中国诗歌学会会长杨克在致辞中对东莞的诗歌成果给予高度肯定,“东莞的诗歌成绩有目共睹,是粤港澳大湾区的代表性诗歌城市,也是全国新一线城市推进诗歌文化建设的范例。”

创办于2019年的中国(东莞)森林诗歌节,是全国首个以“森林”命名的诗歌节,每两年一届,今年是第三届。杨克表示,森林诗歌节立意高远,不仅是对美好生活的颂赞,更是对生态文明的深刻思考。“森林诗歌节的举办,不仅是对诗歌艺术的致敬,更是对生态文明的倡导。在这里,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传统诗歌的魅力,还可以感受到现代生态建设的力量。这些诗作,既承载着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承载着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正如这片土地上的每一片叶子,每一滴水珠,都充满了生命力和创造力。在这里,诗歌不仅是一种文化的表达,更是一种生活的方式。它深深扎根于这片土地,与东莞的山水、人文息息相关,与每一个东莞人的生活紧密相连。”

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殷柱华在致辞中表示,接下来,东莞将以荣获“中国诗歌之城”国字号荣誉为新的起点,不负使命,继续完善诗歌文化建设的激励制度,坚持“请进来”“走出去”,加强诗歌创作人才队伍的培养,努力推出更多富有新时代特色的诗歌精品,强化诗歌作品的成果转化,同时立足东莞文化强市建设和“人文湾区”建设,放眼全国,擦亮“中国诗歌之城”文化名片,为推动中国诗歌文化繁荣和生态文化建设贡献东莞力量。

编辑 欧阳晨煜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张雪松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申卫峰 通讯员 利民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