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跨东西,连接珠江口两岸,又一座跨海大桥要来了!
本周,备受瞩目的“超级工程”深中通道迎来历史性进展——海底隧道贯通,标志着深中通道主线正式贯通,距离2024年建成通车跨越重要一步。
历时近7年,天堑变通途。这项克服自然阻力、技术难关,创下多项“世界之最”的国家重大工程,建成通车后将给深中两地带来什么影响?又将如何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破圈”融合?
深中通道建成通车后,深圳到中山的车程将从现在的2小时大幅缩减到30分钟以内,深中两地“半小时生活圈”将成为现实,深中一体化发展迎来最明显的利好。深圳与珠江口西岸融合发展有了更多增量空间,“深中同城”将不再遥远,届时,两地突破地理阻隔,空间互通、优势互补,可以实现更高效的资源配置,更合理的产业布局。
“深中同城”之外,深中通道对大湾区发展的意义更为深远。湾区融合,重在交通。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大核心交通枢纽工程,深中通道这条全长24公里的“S形”纽带,将连通珠江口东西两岸城市群,成为沟通珠三角“深莞惠”与“珠中江”两大功能组团的重要交通纽带。
深中通道不仅仅带动深圳和中山两座城市间的双城联动、紧密发展,也将为深圳都市圈和珠江口西岸都市圈的“破圈”合作带来新的机遇。由此可见,粤港澳大湾区的都市圈融合一体化发展,已然在路上了。
展望未来可以预见,在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新篇中,珠江口东西岸都市圈一体化进程加速,将会为大湾区创造新的发展源泉。跨越珠江,“破圈”融合,让我们拭目以待!
而刚刚过去的一周,深圳还有这些大事发生,一起回顾!
TOP 01
深中通道主线贯通,明年通车后深圳⇆中山半小时达!
11月28日10时15分,随着最后一方压舱混凝土浇筑完成,广东交通集团在建的国家重大工程深中通道海底沉管隧道贯通,这也意味着备受瞩目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交通枢纽工程主线贯通。明年深中通道通车后,从中山到深圳,将从目前的约两个小时缩短至30分钟以内。
TOP 02
干货满满!关于新型工业化,深圳这样规划
2022年,深圳首次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全部工业增加值全国城市“双第一”。未来,深圳将如何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建设制造强市?11月27日,深圳市召开相关新闻发布会。关于新型工业化深圳这样规划……
TOP 03
深圳“超充之城”雄心背后的新能源产业竞逐
11月28日,深圳召开全市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市委书记孟凡利专门强调突出发展新能源汽车和储能产业。11月30日,深圳再召开超充之城建设动员部署现场会,市长覃伟中在会上详解了深圳为何要建超充之城以及目标和推进的具体路径。深圳竞逐新能源这一未来赛道的必争决心瞩目可见。
TOP 04
单个项目资助上限1亿元!深圳打出“组合拳”加速工业企业技改升级
为深入贯彻中央及省委、市委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的工作部署,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于11月30日印发《深圳市关于新形势下加快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升级的若干措施》,以技术改造投资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TOP 05
深马男子组女子组冠军皆破纪录!直击高燃现场→
12月3日上午7时30分,2023深圳马拉松鸣枪开跑!来自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2万名选手一起在赛道上,用脚步丈量鹏城,跑出活力与激情。
TOP 06
基辛格去世,他这样说深圳
据美国媒体11月29日报道,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去世,享年100岁。1996年12月,已经73岁高龄的基辛格博士以他创办的战略咨询公司基辛格事务所董事长的身份,首次访问了深圳。这位风云人物对深圳这座年轻城市印象如何?一起来看!
TOP 07
深圳相机“飞”上太空,宇宙收到4684条人类心愿
日前,影石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全景相机拍下的地球与银河同框的绝美影像,人们可以通过全景镜头回望地球,沉浸式体验“卫星第一视角”。这家深圳的科创企业更是将浪漫带上卫星:同框的不仅有地球、银河,还有网友的心愿。
TOP 08
壮观!万鸟齐飞,“鸬鹚大军”来深过冬
近日,在深圳人才公园内湖及深圳湾畔等地,迎来了上万鸬鹚“造访”的壮观场景。鸬鹚“大军”或在水面飞舞,或在滩涂嬉戏,时而争食鱼虾,吸引了众多观鸟爱好者及市民观赏拍照。
TOP 09
蹭炒热点事件、编造谣言信息……深圳网信办严厉打击违规“自媒体”账号
自今年3月“清朗·从严整治‘自媒体’乱象”专项行动启动以来,深圳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指导督促属地网站平台严格履行主体责任,集中整治“自媒体”造谣传谣、仿冒假冒、违规营利等突出问题。截至目前,指导重点平台累计清理违规信息16.6万余条,从严处置违规账号13.5万余个,并针对异地平台“自媒体”传播不实谣言和虚假信息等违规行为公布部分典型处置案例。
TOP 10
滴滴崩了,深圳人上班受困
11月27日晚,“滴滴崩了”上热搜。28日,滴滴官方称经技术团队连夜修复,滴滴网约车等服务已恢复,用户可下载滴滴App使用打车服务。28日早,深圳部分网友反映“深圳滴滴也崩了”,滴滴网约车服务并未恢复。
编辑 秦涵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张玉洁 三审 詹婉容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45载圳青春!用镜头捕捉深圳的活力与温度——不管是现代化天际线、山海连城的自然生态,还是深圳人的奋斗瞬间、科技园区的创新活力,都能拍成大片参赛~ 报业 er 集合拍大片啦!深圳报业集团“光影跃动・全员视界”视频大赛第一季火热启动,不管是镜头小白还是拍摄达人,快来鹏友圈秀出你的创作力吧~ 【话题标签】#45载圳青春# 【参与时间】即日起至8月25日 【参与形式】个人赛/团队赛 【提交方式】在读特客户端“鹏友圈”带话题发布相关视频 【提交提示】在“鹏友圈”发布视频后,请保留高清原片,如若获奖还需收集进行后续展播。届时可将视频作品原片发送到指定邮箱:dutenews@163.com 请务必在鹏友圈文案/邮件标题中注明:【45载圳青春】或【报家生活秀】-[个人/团队]-[短视频/长视频]-[作品名称]-[作者/团队负责人姓名+部门] 【结果公布】8月26日颁奖礼揭晓,优秀作品还会在读特和新媒体大厦屏幕展播哦~ 别犹豫啦,拿起手机/相机开拍,让你的镜头故事被更多人看见!
07:43
#45载圳青春#[团队] - [长视频] - [微光成炬,爱在梅林] 这是一个关于老龄的故事,也是属于梅林街道的故事,林叔,一位初来深圳的“新深圳人”,带着牵挂,从远方来到女儿身边。他原本只想短暂陪伴,却在梅林的街头巷尾,遇见了意想不到的安心与温暖——适老化的社区设施,细致入微的居家服务,热热闹闹的老年课堂、邻里茶话、健康义诊……原来,这里不只是年轻人奋斗的热土,也是一座懂得倾听长者心声的城市。在一点一滴的关怀中,他看见了生活的温度,也读懂了城市的深情。于是,他决定留下,不只是为了女儿,更是因为,这里,也成了他的家。跟随林叔的脚步,我们看见梅林的温度,看见深圳的包容,也听见那句熟悉的承诺——“来了,就是深圳人。” 而在这里,老了,也能幸福地留下。
01:18
#45载圳青春 45岁生日快乐,我的深圳!最想对你说……
00:12
#45载圳青春#夏日傍晚,孩子们在深圳市民中心广场上放风筝,他们手牵引线,风筝在头顶迎风飞,轻松又惬意。深圳市民中心不仅是深圳市政府的办公地,也是市民悠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开放包容,这里没有围墙,市民可以自由出入,是国内首例“没有围墙的政府”。
00:39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您还记得深圳当年的样子吗?您如果参与其中,不妨讲出您的青春故事,我们聆听。#45载圳青春#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