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案惊奇!
近日,有消息称,重庆市大足区疑似虚设公办学校,“空挂”250多名教师编制,每年获得数千万元财政拨款,舆论大哗——这操作,已经超越了小说家的想象力。
大足区教委随后发布通报称,经查实,大足区城南实验学校存在办学场地不独立、教师混岗使用等不规范办学情况。
具体一点来说就是,在大足区教育委员会发布的2023年义务教育招生计划中,明确显示有一所公办初中“大足区城南实验学校”,计划招生12个班,学生600人。大足区人民政府发布的《大足区城南实验学校2023年部门预算情况说明》则显示,该校位于大足区棠香街道冉家店村5组150号,现有在职教师258人,退休教职工38人,遗属3人。学校下设办公室、教务处、科研处、政教处、总务处、安保办等职能科室。然而,根据媒体调查,大足区城南实验学校实际上并不独立存在,而是与大足区城南教育集团混同。上述预算情况说明所称的该校地址,在地图上并不显示为该校。
那么,人们最关心的是,一所并不独立存在的公办学校,近几年却获得巨额财政拨款,光2023年就达5367万余元,这些款项究竟流向了哪里?
教师薪水由国家付,学生学费归私人收,城南教育集团的算盘打得真好!
问题是,这到底是这家教育集团在“欺上瞒下”,还是得到了某种力量的默许和纵容,乃至与其组成了利益共同体?这一惊天乾坤大挪移是如何被捅出来的尚不得而知,但我们可以问一问,为什么运行了好几年,有关部门却没能发现、没有采取措施?相关监管呢?如果不是被“偶然”曝出,这样的财政漏斗还要漏到何时——众所周知,目前各地财政并不宽裕,纳税人的每一分钱都很宝贵。
12月1日,大足区教委工作人员回复媒体记者,称已针对此事成立工作专班,相关问题正在处理中。但考虑到这一骗取巨额财政款事件的性质严重性、操作的复杂性以及其背后可能的利益勾连,这事恐怕不能由大足区教委来成立工作专班进行处理——如果允许说得更明确点,大足区教委本身就摆脱不了沆瀣一气、成为利益共同体的嫌疑,最起码,也负有监管失察之责。
因此,面对这一骗取财政资金的惊天事件,应该提级处置,不管涉及哪个层面,一律问责到底、处理到底,并拿出具体举措杜绝此类事件再度发生。唯此,才能修复当地岌岌可危的政府公信力。
编辑 沈静愉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林嘉嘉 三审 詹婉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