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打造具有深圳特点和深圳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目标 以走在前列勇当尖兵的担当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2023年全市高质量发展工作述评之十
沈仲平
2023-11-28 19:00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冬暖如春、绿意盎然,鹏城处处充满生机与活力。

实现新型工业化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任务。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论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深圳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部署,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省有关会议要求,锚定打造具有深圳特点和深圳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目标,以走在前列勇当尖兵的担当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为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关键支撑。

加快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

工业成为支柱和脊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成为全国的一面旗帜,深圳用40多年走出了一条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之路。新起点上,我市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大力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推动产业规模持续扩张、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质量不断提高、产业发展长期可持续,争当全国产业发展火车头、领头羊、排头兵。

全面建设数字之城。数字技术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推动力。我市深入实施“上云、用数、赋智”,以新城建对接新基建、以新基建带动新产业,加快建设数字孪生先锋城市、极速宽带先锋城市、数字能源先锋城市和通用人工智能先锋城市,目前已建成近8万座5G基站,近4成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深度上云上平台,入选全国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11月13日,2023数字孪生先锋城市创新大会开幕,深圳市数字孪生产业联盟启动,赋能数字能源、智慧交通、数字医疗等新产业新业态。顺应人工智能发展,我市构筑了“一条例、一方案、一清单、一基金群”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千行百业+AI”“公共服务+AI”“城市治理+AI”等应用建设。前不久发布的《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度)》显示,我市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达2488亿元。

2023数字孪生先锋城市创新大会现场。深圳特区报记者 苗威 摄

拥抱数字化,焕发新活力。各行各业包括服装、钟表、家具等“千年不倒、万年常青”的传统行业纷纷吹响数字化转型“集结号”,从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到企业管理、市场营销,数字技术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作为全球最重要的钟表产区,深圳拥有完整的手表产业链,钟表企业达1500多家,产量占全球42%,今年10月钟表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2%,势头强劲。在千行百业积极拥抱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我市加快培育在全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2023胡润中国产业互联网30强》公布,华为、工业富联、腾讯、金蝶4家深企上榜。

抢占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制高点。坚持低碳、零碳、脱碳发展理念,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推进各行业节能减排低碳发展。龙华华宝新能工厂园区是全球第一款光充户外电源的生产基地,也是行业首个国家级绿色工厂,没有噪音、不见粉尘,利用智慧能源系统,每年减少的碳排放相当于种下8000棵树。11月16日,由粤港澳大湾区(深港)计量检测认证发展促进联盟主办的“大湾区碳足迹标识认证助力绿色高质量发展”专场活动举行,推动碳足迹标识认证在行业的示范应用。同日,首届中国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大会发布“2023年度上市公司ESG最佳实践案例”,格林美、工业富联、深高速等一批深企入选。目前,全市单位GDP能耗、碳排放强度、水耗分别降至全国平均水平的1/3、1/5、1/8,城市绿色竞争力居全国城市第一。

抓住绿色低碳风口,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和储能产业。今年前三季度,我市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125.8%,“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加速呈现。在新型储能领域,全市从事储能相关经营业务的企业超7000家,集聚了比亚迪、欣旺达、华为数字能源等多个生态链主,正浩创新等户储场景龙头以及贝特瑞、德方纳米等细分领域专精特新企业,四大锂电材料全球市占率超20%,系统集成的电源侧储能全球市占率12.9%,便携式储能全球市占率37.7%。11月15日至17日,第六届亚太能源监管论坛在深举办,与会国内外嘉宾实地考察了“光储超充、车网互动”一体化停车场超充示范站,纷纷点赞深圳绿色低碳发展成就。

深圳携手科技企业力建“超充之城”。深圳特区报记者 何龙 摄

持续推进各次产业融合发展。大力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扎实建设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助力制造业企业由提供“产品”向提供“产品+服务”转变,提升产业体系整体效能。今年工信部发布了第四批服务型制造示范名单,6家深圳企业上榜。11月13日,作为全球领先的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华为宣布与美团以鸿蒙系统为基础,在产业创新、技术应用、商业发展等方面展开合作。至此,已有金融、旅行、社交等多个领域的企业和开发者加入鸿蒙生态,形成“鸿蒙千帆起”景象。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共生、双向赋能。我市扎实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创新推出创投日、“小微通”等举措,加快建设国际风投创投中心,不断提高金融业高质量发展能力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创投日推出一年来,实现超1130亿元重大基金落地,服务企业超1.4万家;前三季度,全市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3.7%,私人控股企业贷款同比增长11.6%。人力资源服务业是促进就业、服务人才、助力发展的重要力量。11月22日至23日,第二届全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大会在深举行。目前全市集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近两千家,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3.86%。以设计为引擎,汇聚全球优质创新力量。11月23日,2023第十一届深圳国际工业设计大展开幕。全市各类工业设计机构近2.2万家,工业设计规模和实力领跑全国。展会既开拓市场又促进资源协同配套,今年是深圳会展大年,仅11月就有高交会、海博会等一批国家级国际化大展接踵而至,线下展会能级不断跃升,线上展会加速成为“永不落幕”的展会,链动全球产业风向。

2023第十一届深圳国际工业设计大展主办方供图

联动生产促消费,我市加快推动批零住餐等服务业发展,促进生产、消费、贸易欣欣向荣。线上平台下单、线下实体接单,即时消费蓬勃发展。今年“双11”期间,全市邮件快件总处理量达5.3亿件,同比增长6%,快递旺季有望一直持续到春节。创造消费新场景,带来消费新体验。11月11日,以“消费点亮美好生活”为主题的2023-2024深圳跨年新春购物季启幕,计划推出近500场活动;福田区、光明区分别推出“首店生活节-明日好市”活动、购车嘉年华;南山区、龙岗区继续发力汽车促消费,助力基本类和升级类消费协同增长。

体现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要求

比亚迪近期披露业绩报告,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57.75%,净利润同比增长129.47%,其新能源汽车销量三季度再创新高,稳居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在龙头企业带动下,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不断集聚。如果拆解一辆新能源汽车便可发现,电池、电机、电控“三电”和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网联“三智”系统在深圳都能找到对应的企业,其中很多都是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完备的产业链折射出我市把握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不断强化产业结构韧性、提升生产效率。

保持并增强产业体系较为完备和配套能力强的优势。“我们对深圳及周边完善的产业链配套感受非常明显。”扎根深圳12年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旭宇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公司在深圳生产制造可以很快得到周边供应商响应,最新拓展的业务项目一年之内就实现落地。深圳工业门类覆盖工业41个大类中的37个,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产业配套。其中电子信息产业1.5小时路程内可找到从产品研发、设计、做出样品再到批量生产的全链条,1周内可完成从产品原型到产品再到小批量生产。

我市持续强链补链延链,不断完善产业配套,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前不久,龙岗区高端智能车载设备、龙华区新型显示器件两大产业集群上榜2023年度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目前我市共有7个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其中4个入选国家级集群,数量均位列全省第一。一个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产业集群落地开花,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强劲引擎。

不仅市域内加快集聚,我市还着力加强全国统一大市场下的区域协作,落实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加强与全国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的互嵌互补,共谋产业发展新高地,不断增强畅通国内大循环和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功能。今年以来,河源龙川(宝安)科技创新中心、连平(南山)产业科技孵化中心、南宁(深圳)东盟产业合作创新中心等相继揭牌,“双向飞地”蔚然成势。深圳善行医疗等56家企业落户深圳(哈尔滨)产业园区,目前两市累计实施合作项目达145个,已完成投资391.8亿元。今年1-10月,深圳企业与全国各地全行业贸易总额同比增长7%,深圳与全国各地资金流动总额同比增长14.4%,对外辐射带动作用不断提升。

深哈科创总部供图

提升产业创新能力。瞄准高端高质高新,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和载体,支持组建创新联合体,加快形成强大的科技基础能力、科技创新策源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11月16日,市委常委会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深圳市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项目经理人制改革方案》,将进一步健全财政科技经费分配使用机制,提升科技投入效能。11月17日举行的首届深圳企业创新发展大会上,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新材料国际创新中心等5家创新型研究院落户深圳,9个重大科技成果正式发布。同一天高交会现场发布的《全球城市产业创新指数报告》显示,深圳产业创新指数位居全球城市首位。

产业创新离不开一流的质量标准和品牌建设。2023年“深圳质量月”开展58项重点活动,持续擦亮“深圳质量”金字招牌,“美好生活、深圳制(创)造”日益成为消费者的普遍认识。2023年“世界标准日”发布数据显示,我市累计参与研制国内标准6132项、国际标准2915项,标准建设走在全国前列。近期,《深圳市打造一流质量品牌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若干措施》印发,提出13项扶持措施、21个配套资助事项,全力支持企业打造中国精品和国际知名品牌。

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我市大力实施全链条知识产权保护,出台全国首部综合性知识产权保护地方法规,开展数据知识产权和“区块链+版权”试点,入选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国家知识产权服务出口基地。目前,深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累计为近12万家企业提供服务,深交所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累计服务各类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和科技企业项目超1200项,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科技领军企业加快涌现,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2.3万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19年、国内专利连续5年居全国城市首位,体外膜肺氧合仪(ECMO)、核磁共振仪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实现重大突破,深圳正加速成为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的重要策源地输出地。

中国(深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读特融媒体记者 谢铨涛 摄

贸易链和物流的巩固是产业链安全稳定的重要支撑。今年以来,我市围绕加快打造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物流中心,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上动作频频:首次召开供应链服务企业座谈会,举办第二届中国产业链创新发展峰会,发布产业链供应链白皮书,出台加快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和促进物流供应链企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措施……目前,全市供应链服务企业超4000家、数量占全国80%以上。

畅达的贸易物流体系为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提供了基础性保障。我市携手香港、广州等城市共建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通过差异布局形成综合竞争合力;“大湾区组合港”累计开通线路36条,进出口货物达60万标箱;“湾区号”中欧班列开行3年来运送出口货物总值超百亿元……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让深圳加快成为全球采购、运输、仓储、分销、配送的重要枢纽节点。

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

11月15日-19日,第二十五届高交会在深圳重磅举行。从智能炒菜机器人到飞行汽车再到全磁悬浮人工心脏,一件件“黑科技”吸引了络绎不绝的海内外客商,充分展现“中国科技第一展”的魅力。据统计,今年高交会创历届展览规模、参与国家和地区数量之最,累计洽商交易金额372.79亿元。

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11月1日迎来第七个“深圳人才日”,我市发布《关于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 促进人才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问出身培养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不遗余力服务人才”,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全方位打造创新之城。近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公布2023年院士增选当选院士名单,深圳科学家颜宁、郑海荣、黄三文、李清泉等4人当选院士,乐思、常瑞华2位全职在深工作教授当选外籍院士。目前全市各类人才总量超679万人、高层次人才超2.4万人、留学回国人员超20万人。

大力引进高端人才的同时,我市高标准建设各类创新平台,推进高水平国际科技创新合作,让各类人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建设跑出“加速度”,链接全球一流创新资源,近200个高端科研项目快速落地,11名院士专家、超过300名海内外优秀科学家、2000余名创新创业青年纷至沓来,取得国内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桌上型电子显微镜、全球单体设备产氢量最大的电解水制氢系统等一系列尖端成果。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航拍图。深圳特区报记者 杨浩翰 摄

创新创造活力不断激发,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11月20日,市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低空经济发展,提出打造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和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验区。“天空之城”加速布局,低空经济“振翅高飞”。1-10月我市累计新开通无人机航线74条,完成载货无人机飞行量42.1万架次;集聚了大疆、丰翼科技、美团无人机等1500余家企业,覆盖物流配送、城市治理、应急救援等多种应用场景,初步形成全国领先的低空经济产业集群和产业生态。得益于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与新型储能、医药和医疗器械、人工智能、全屋智能、服务机器人、智能算力、虚拟现实等产业蓬勃发展,前三季度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占GDP比重提升至42.5%。

积极拓展国际市场。作为外贸大市,我市全面发力挖潜力拓增量,不断巩固提升贸易份额。1-10月全市累计进出口同比增长6.4%,其中出口同比增长14.4%,锂离子蓄电池、电动载人汽车、太阳能电池等“新三样”产品出口分别增长24.1%、432%和21%。跨境电商已成为我市外贸重要引擎,跨境电商上市企业已达10家、数量位列全国第一,深圳企业在全球建设运营的海外仓数量已超300个。

既大力发展货物贸易,也创新发展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在日前举行的2023中国(深圳)数据要素产业创新大会上,深圳发布全球首个数据交易综合性指数。深圳数据交易所自去年揭牌以来,已吸引数据卖方、数据商、数据买方等参与主体1423家,累计完成交易1207笔,跨境交易数量和交易金额均为全国第一。

2023中国(深圳)数据要素产业创新大会主办方供图

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提升引进来的吸引力和走出去的竞争力。外资加码布局深圳,近日英中贸易协会等组团来深考察企业、洽谈合作,英特尔大湾区科技创新中心、法雷奥(深圳)智能制造中心、星巴克中国创新科技中心等一批外资项目加速落地,今年前三季度我市实际使用外资530.49亿元。深企加速布局全球,近期欣旺达宣布在匈牙利投资建设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工厂一期,这也是其在欧洲的首个自有生产基地,加快推动国产新能源电池扬帆出海。据了解,深圳制造的消费级无人机占全球约7/10、通信基站占全球约1/2、智能手机占全球约1/7、电化学储能占全球约1/7、新能源汽车占全球约1/8、中高端眼镜占全球约60%、钟表占全球42%,女装占中国高端市场超60%。

夯实市场主体、产业投资、产业生态基础

近期,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先后赴各区调研,各区各部门各单位铆足干劲、奋勇争先,不断优化企业服务、持续扩大有效投资、营造一流产业生态,全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坚持抓大抓中抓小壮大市场主体。11月24日,比亚迪第6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距离其第500万辆下线仅3个多月,这是深圳乃至中国新能源汽车迅猛发展的精彩缩影。11月21日,《2023年广东制造业500强企业研究报告》发布,深圳133家企业上榜,入选企业总数最多、占比近三成。

深圳本土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有一个重要特点,大家基本都是从小公司或个体工商户干起来,这是深圳创业史、创业精神的精彩写照。我市全力支持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加快成长,推动小升规、规做精、优上市。位于龙华区的深圳首个“专精特新”培育基地推出“上市直通车”服务,联合全球顶尖高校助力企业建立创新体系,孵化的11家企业即将陆续上市。当好“产业红娘”,11月24日,2023年可持续建筑环境亚太地区会议“超充之城探索与实践”分论坛在深圳举行,20家行业龙头企业、科研院所和行业协会组建粤港澳大湾区超级充电产业联盟。目前,全市商事主体达416.2万户,规上工业企业1.37万家,年产值超十亿企业477家、超百亿企业47家、超千亿企业5家,世界500强企业11家,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创新企业开天辟地、广大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铺天盖地的良好格局,呈现百花齐放、万紫千红、满园春色、满园花香的生动局面。

坚持抓投资就是抓发展。全力拓展投资增量,以心诚+行程持续面向全国全球招商引资。近期多个区相继举办招商大会,其中福田区、罗湖区、南山区、龙岗区、龙华区、坪山区、前海等现场签约总投资额均超1000亿元。高标准推进园区建设,大力推进老旧园区改造和工业上楼,不断种出“高产田”。福田区率先构建虚拟园区,一键链接政务服务、法律、会计、税务、金融等资源,为企业提供便捷触达的精准服务,已实现全区街道、规上企业、个体工商户3个100%覆盖。全力加快重大项目建设,让项目落得下、建设快、发展好,确保任何时点都有一批项目在谈、一批项目签约、一批项目在建、一批项目完工投产。近日,大鹏新区一批重大项目集中开建,中信金沙湾、鹏坝通道工程等众多项目落地。1-10月,全市完成工业投资同比增长50.3%,绝对额和增速均再创新高。

坚持以一流生态培育一流产业。扎实做好土地、人力、融资、能源、物流等全要素保供稳价降成本工作,不断巩固扩大综合成本比较优势,努力让企业经营省心省成本。日前,全市2172个工业园区转供电改造全面完成,实现工业园区从“一园一表”变为“一企一表”,每年可为6万余家企业减少用电成本超过30亿元。把整个城市都作为新技术、新产品的试验场,深入开展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重点新材料、首版次软件推广应用“三首”工程,积极开发开放应用场景。福田区落地全国首个数字人民币+公积金专窗,已实现产业资金拨付、公职人员工资发放等财政支付场景的数字人民币试点。11月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委联合下发通知推广借鉴深圳综合改革试点22条创新举措和典型经验,其中“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等一批涉及营商环境改革经验向全国推广。作为全市一号改革工程,我市营商环境改革已迈入6.0版本,已迭代推出千余条改革举措,持续激发产业发展活力。

在坚定不移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我市统筹推进民生社会各项事业,推动第二批主题教育不断走深走实。11月9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全市水电燃气加价行为治理的通告》,严格规范价格收费行为。近日,我市关于住房公积金租房提取有关事项的通知发布,公积金租房提取比例阶段性提高至100%。11月18日,笔架山体育公园开园,加快推动“五园连通”,让市民尽享生态福利。第二十四届深圳读书月启动,《深港“共读双城”共识》发布,2400余场阅读文化活动精彩纷呈,不断擦亮“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名片。深圳美术馆(新馆)开馆,深圳图书馆北馆面向公众开放试运行……我市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办好群众身边大大小小的事,努力让企业有感、群众满意。

深圳美术馆(新馆)。深圳特区报记者 胡蕾 摄

从10月以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答卷中,可以看到全市上下努力奋斗取得的新成效,但部分领域和环节仍存在短板,发展中也不断遇到一系列新问题:产业发展要不断培育新动能新支柱,投资要不断优化结构提升效益,外贸要继续扩大规模提升分量,招商引资要努力拿出更多丰硕成果,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提升。

使命催征,时不我待。深圳推进新兴工业化大有可为、前景无限。我们要胸怀国之大者、勇担光荣使命,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增强动力与活力,坚定不移推进新型工业化,抓紧抓细抓实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各项工作,振奋精神、勇争一流,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拿出一天比一天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一天比一天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用最大诚意的服务、最快速度的推进、最高效率的落实,坚决在全国全省推进新型工业化中走在前列、勇当尖兵。

编辑 许家宜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郑蔚珩 三审 田语壮

(作者:沈仲平)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