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勤耕不辍。
9月以来,全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深圳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抓好第一批、第二批主题教育的衔接联动,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按照市委七届七次全会工作安排,锚定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抓紧抓细抓实、实干苦干快干,全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加快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奋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勇当尖兵。
壮大支柱挺起脊梁巩固提升
以新型工业化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实现新型工业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任务。深圳坚持工业立市、工业富市、工业强市,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持续增强工业支柱和脊梁作用。
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协同共进。地处龙华大浪服装基地的玛丝菲尔大厦,因独特的外形设计,新晋成为网红打卡地。以玛丝菲尔、TANGY天意、艺之卉、影儿等为代表的深圳本土服装品牌,走俏国内国际市场,带动深圳服装产业迈向高端。服装产业一片红火,家居产业更是愈加“聪明”,电力线载波、开源鸿蒙、开源欧拉、星闪等新技术加快应用,全场景智能家居产业茁壮成长。走进华为智能屋,从玄关到客厅,灯光次第渐亮;环境智控系统预判环境温度、湿度、空气质量,自动调配至适宜状态;只要NFC轻轻一碰,30秒即可完成上百设备的全屋配置。深圳深入实施《现代时尚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3-2025年)》,助力服装、钟表、珠宝、家具、眼镜等优势传统产业高端化、数字化、品牌化发展。
▲2023国际数字能源展期间,市民在南方电网首个全液冷超充示范站——深圳会展中心超充站体验“一杯咖啡 满电出发”的超快充电体验。黄海鹏 摄
传统产业焕发新颜,新兴产业一片生机。10月12日,深圳举行“20+8”产业集群产学研对接人工智能专场活动,发布第二批15个“城市+AI”应用场景清单。在福田,元戎启行L4自动驾驶车辆开展自动驾驶出租车示范应用;在龙华,无人扫路机自动清扫垃圾,自动避让行人、车辆,自动行驶到指定垃圾桶倾倒垃圾;在坪山,自动驾驶小巴串联坪山区政府与坪山高铁站……人工智能全域全时场景应用正加快落地。近日,深圳发布《深圳市新能源汽车超充设施专项规划(2023—2025年)》,提出建设世界一流“超充之城”,助力新能源汽车发展。深高速长圳服务区超充示范站设立的深圳首个高速全液冷超充站,让众多车主体验到“一杯咖啡,满电出发”的极速充电愉悦感。除了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产业,深圳正大力发展储能、医药和医疗器械、海洋经济等新兴产业、新兴业态,努力培育源源不断的新支柱新动能。今年以来,深圳新增A股上市公司21家,数量位居全国各大城市榜首。
▲“城市+AI”不同场景下的环卫作业人工智能设备应用。
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新基建风头正盛,作为全球5G第一城的深圳,已累计建成逾7.4万个5G基站,全力推动“万兆入企”,打造“双千兆、全光网、1毫秒、万物联”极速先锋城市。数字科技引领风向,华为最新发布全球首个全系列5.5G产品解决方案,提供10倍网络能力,加速人、家、物、行业、车5大联接升级。数字应用加快落地,10月24日揭牌的深圳市智城翼云科技有限公司,借力中国电信在数字产业领域的优势,吸引上下游企业集聚,加强算力、城市运营、民生服务等领域的运营合作。数字经济企业加快集聚,推动深圳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不断增长,产业规模和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均居全国城市首位。
▲深圳已累计建成逾7.4万个5G基站。深圳商报记者 钟华登 摄
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持续提升。今年以来,深圳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举措频出,继首次针对供应链服务企业召开座谈会、举行中国产业链创新发展峰会后,近期又发布《深圳市加快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力争到2025年形成5个以上千亿级、10个以上百亿级产业垂直供应链协同企业,努力成为先进制造国际供应链资源要素配置中心。9月26日,商务部发布2023年全国商贸物流重点联系企业名单,深圳怡亚通、优合、朗华等15家企业入选,数量位列全国前茅,供应链链动全球。
优化供给深化融合提升品质
服务业更好满足产业升级需求和市民美好生活需要
加快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深圳大力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以及服务业不同领域融合发展,着力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高端化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品质化升级。
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提质提效。10月11日,深圳(罗湖)数字人民币应用生态合作平台成立,全国首个数字人民币产业园运行,优渥的扶持政策已吸引首批9家意向入园企业签约,正加快培育数字人民币应用生态体系。该产业园所在的红岭新兴金融产业带,每平方公里的营收已达1000亿元。金融业加快发展,为实体经济注入源源不断活水。近日,深圳印发关于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实施意见,20条举措按下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及产业发展“升级键”。深圳市产业投资人大会举行,落地合作项目总规模超过600亿元。“深圳创投日”第12站走进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迄今累计实现规模超1130亿元的重大基金签约落地,成为金融资本拥抱实体创新的“新名片”。
▲ 全国首个数字人民币产业园启幕运营,9家企业签约。深圳特区报记者 赵新明 /图
软件业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日前,“2023深圳・中国1024程序员节”举办,院士、行业大咖云集,共话软件产业发展前景。深圳瞄准打造“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以及“国际软件名城”,深入实施《深圳市关于推动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持续推出配套政策,着力打造深圳市软件园、深圳市软件产业基地等重点软件园区,助力软件企业实现更好更快发展。今年1-9月,深圳软件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4.1%,总量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二位。
▲第109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在深圳召开。
会展业助力打造产业活力场。办好一个展,带活一条链。日前,第109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在深圳举行,吸引超过30个国家和地区约4000家知名食品和酒类企业参展,创历届秋季糖酒会规模之最;第四届深圳国际人工智能展汇集近200家人工智能企业参展,近200位院士、专家学者和行业领军企业代表出席;AWC 2023深圳国际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全产业博览会吸引全球汽车产业上下游资源齐聚,带来全新技术产品,助力深圳加快打造“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今年以来,深圳会展经济显露旺盛活力,规模越来越大、规格越来越高、能级不断跃升。
物流业助力物通天下货畅其流。近日,堪称物流界奥斯卡的“亚洲货运、物流及供应链大奖”在新加坡举行颁奖典礼,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荣获“亚洲最佳集装箱码头(超400万标箱)”大奖。深圳积极构建海空港一体联动、服务全国、通达全球的要素流通网络,盐田国际平均每天4班去欧洲、6班去美国,每周提供近百条航线通达全球,深圳机场国际及地区货运航线已覆盖全球5大洲、2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
既畅通国际国内物流“大动脉”,也打通城市物流“小血管”。日前,顺丰亮相第17届中国(深圳)国际物流与供应链博览会,自主研发的方舟ARK 150型无人机和楼宇机器人等多项智慧应用备受关注。龙华首条医疗运输航线启用,首次运用无人机运送临床检验标本。南山区大力推广无人机末端配送业务,在世界之窗、深圳湾睿印RAIL IN等商圈,从外卖下单到无人机送达降落点,全程不超过15分钟,较传统配送模式提效近150%。
▲顺丰无人机。
面向全国放眼全球转型升级
更好发挥消费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
各大商圈人潮涌动、热门餐厅大排长龙、展演市集花样“上新”……今年以来,市区联动开展各具特色的促消费活动,掀起一波又一波消费热潮。深圳坚持立足本地、放眼全球,大力引进培育面向全国全球的企业和业务,不断提升城市消费能级。
积极打造服务市民和游客的消费旅游环境。给力补贴让“买买买”更“嗨”,近日2023深圳购物季首届“海外好物节”举办,来自法国、澳大利亚等国超40家海外品牌展台上摆满了美食、美酒、美妆好物,消费人气爆棚;2023深圳国际汽车展览会暨智能网联及未来出行汽车博览会成交总金额逾57亿元;多个区也纷纷推出汽车专项促消费活动,不断激发消费潜力。特色活动让“逛吃逛喝”有更多新花样,福田区在深业上城举办“不止微醺节”,“干杯,深圳”首届金啤文化节在罗湖区开幕。多样选择让市民玩得更精彩,南山区发布“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工业遗址观光之旅、“山海之间”改革开放历史文化休闲之旅两条精品旅游线路,深圳国际电玩节暨2023深圳动玩嘉年华吸引全国超十万动漫游戏爱好者参与。
▲8月10日晚,2023深圳购物季启幕。
吃喝玩乐购,带火黄金周。中秋国庆双节期间,深圳上榜全国消费热度前十城市,实现旅游收入同比增长115.17%,20家重点景区假日期间接待游客数同比增长66.23%,深圳世界之窗旅游人数接待量在广东景区中排名第一。
大力培育引进联通世界的平台和商品。近日,深圳市商业网点规划(2023-2035)公开征求意见,提出规划打造世界级地标商圈,以及一系列全国级引领商圈、区域级活力商圈和社区级便民网点。今年以来,从湾畔Mall、光明N次方、会展湾·花园里开门迎客,到近期KK TIME京基百纳等亮相,深圳优质购物中心今年持续“上新”,为市民提供国际一流的商业载体和更广阔的消费新空间。今年中秋国庆期间,全市重点监测的商圈客流总量同比增长122%,销售额同比增长19.8%。
▲7月8日,深圳老佛爷百货在深业上城开幕。受访单位供图
线下人气旺,线上订单火。直播电商基地多点开花,在服饰品牌聚集的大浪时尚小镇、黄金珠宝闻名的水贝万山珠宝产业园、电子产品集散地华强北等,企业通过平台直播、短视频营销等实现了销售转化和产业升级。
加快进度提高效率强化带动
全社会投资延续较快增长态势
10月10日,深圳市2023年第四季度新开工项目启动活动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火热举行,271个新开工项目总投资约3149.1亿元。深圳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时不我待、分秒必争,向着全年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破万亿元的目标全力冲刺。
▲深圳图书馆北馆。
重点领域投资支撑有力。抓好产业投资特别是制造业投资、技改投资。9月28日深汕特别合作区举行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高端电子化学品产业园产业招商对接会,17个项目现场集中签约、计划投资额超400亿元。抓好创新投资。10月10日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协同创新区一期项目开工、总投资150亿元,同期总投资30亿元的前海深港智能制造产业园,以及总投资4.66亿元的前海深港人工智能算力中心也启动开工。抓好基础设施投资。地铁五期建设全面提速,深大城际、深惠城际取得新进展,深圳图书馆北馆、深圳美术馆(新馆)开放试运行。9月22日,《深圳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工作规则》印发,进一步提高中央财政补助资金使用效益。截至9月底,深圳已开工改造老旧小区104个,开工率100%。
重大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国庆长假期间,深圳多个重点工程“不打烊”:龙岗区布吉文体中心项目现场,建设者白天抓紧施工、夜晚“挑灯夜战”,用实干快干奏响节日最美乐章;深圳湾畔,中建科工承建的深圳湾文化广场项目,近1500人坚守岗位持续作业,再现特区建设之初的火热激情。深圳积极做好重大项目服务保障,快马加鞭推进项目建设进度,努力形成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在建一批、达产一批的良好格局。今年全市共安排重大项目909个,1-9月已完成年度投资计划82.9%。
▲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建设平稳高效。深圳特区报记者 周红声 摄
民间投资信心增强。近日,广东省委依法治省办通报了2022年度法治广东建设考评结果,深圳获评优秀等次,全省排名第一,实现三连冠。深圳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努力为企业形成长期稳定发展预期。与此同时,我市坚持“心诚+行程”,持续面向全国全球加大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力度,加快汇聚更多产业、企业、资本、人才。近日,网红糕点品牌企业鲍师傅的创始人鲍才胜表示,深圳是民营企业的福地,“我们将把全球市场总部设在深圳”。10月10日,宁德时代旗下子公司时代骐骥在深圳举行重卡换电启动仪式,今年以来宁德时代先后在坪山和龙岗建厂。
稳住存量开拓增量优化结构
外贸保持较快增长
作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连接点,深圳坚持用好全国全球的市场、资源,抢抓机遇全力扩大国际经贸合作,升级货物贸易、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数字贸易,不断培育更多外贸增长点,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1-9月,深圳进出口额增长7.3%。
持续优化出口结构。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深圳制造持续火爆全球。9月28日,小漠国际物流港宣布,汽车出口突破1万辆。从过去流行的服装、家电、家具等“老三样”,再到如今的机电产品特别是锂离子蓄电池、电动载人汽车、太阳能电池“新三样”,深圳出口产品结构持续升级。今年前三季度深圳机电产品出口增长10.5%,“新三样”出口分别增长24.1%、432%和21%。
▲深汕小漠国际物流港出口新能源汽车。
为助推贸易升级,深圳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坂田、平湖等跨境电商产业园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推动产供销、内外贸、上下游一体化发展。目前,全市拥有超过15万家跨境电商卖家,约占阿里巴巴国际站、速卖通、eBay等平台中国卖家的一半,亚马逊中国卖家中则有1/3来自深圳。
▲8月27日,深圳机场联合跨境电商物流头部企业云途物流举行合作签约暨航线发布活动。
出口产品走俏全球的同时,深圳服务贸易持续创新,形成外贸新增长点。每天近千万人次乘坐的深圳地铁已走出国门,中标埃塞俄比亚轻轨等多个轨道交通运营服务项目,累计海外服务总里程达198.83公里。在前不久举行的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39家深圳企业及机构参展,签约合同金额1.6亿美元,其中技术贸易合同占比90%以上。
加速挖掘进口潜力。近期,深圳出台推动货物贸易进口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各区各部门各单位也纷纷拿出务实举措,推动进口贸易稳规模、优结构、提质量。深圳海关建立重大项目进口成套设备一站式通关服务机制,构建从海关检验检疫到减免税审核部门及口岸、属地海关的上下联动和协同合作通道。今年1-9月,海关保障进口协作机器人等制造设备193.8亿元,同比增长34.5%。前海联合交易中心等五大平台能级不断提升,其中深圳国际珠宝玉石综合贸易平台创新产业链保税监管模式,降低进口环节交易成本,助力企业买全球、卖全球。今年前三季度,深圳进口农产品、黄金分别增长4.4%、17.3%。
▲前海联合交易中心。
积极拓展全球市场。近期,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巴布亚新几内亚总理詹姆斯等外国政要连续访深,为深圳拓展全球大市场提供新机遇。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活动上,深圳企业收获一批新订单,洲明集团与沙特、传音控股与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贝特瑞集团与印尼海洋与投资统筹部、中国广核与老挝能源矿产部等签约继续深化合作,积极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前三季度,深圳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同比增长12.4%。
▲深企洲明科技LED技术“点亮”沙特阿拉伯利雅得狂欢季。
与此同时,深圳抢抓机遇拓展欧美等市场。9月底,深圳侨务代表团前往西班牙、德国、瑞士开展经贸文化交流活动,意向签约金额超33亿元。10月24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州长加文·纽森访华内地首站来到深圳,亲自体验了电动巴士,表示“深圳过去几年取得的成就非常令人瞩目,尤其是短短几年内电动公交网络覆盖全市”,并现场试乘了比亚迪电动汽车,赞叹其原地掉头是“跨越性技术”。未来,我们将会积极加强在新能源巴士以及电动化智能化等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加大投入优化生态强化合作
创新之城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在成都大运会和杭州亚运会上,华为、腾讯、洲明科技、海能达等深企深度参与赛事服务保障,深圳科技元素闪耀赛场内外。深圳坚持把创新作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主动能、核心动能,着眼全球配置一流科创资源,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和创新政策,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杭州亚运会场馆。受访单位供图
国际一流科创平台加速崛起。近期,市人大常委会召开《深圳经济特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条例》立法座谈会,拟在科研要素跨境流动监管等方面拿出更多创造性、突破性措施;市政府与北京大学签约共同打造北京大学深港(河套)科学创新中心;全市第四季度新开工项目中,河套合作区再开建4个重大项目,将新增优质产业空间134万平方米……深圳正举全市之力高标准建设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加快链接全球科创资源。
在离河套不远的西丽湖国际科教城,鹏城实验室发起设立的“鹏城愿景基金”发布,首期规模10亿元,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在光明科学城,24个重大科技创新载体建设稳步推进,为企业联动科研院校、共建创新联合体、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提供平台。
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强化。9月25日,大疆全新发布的航拍无人机Mini 4 Pro,首次搭载全向避障技术,性能技术再进阶。专注于激光领域的“小巨人”企业杰普特,八年磨一剑研发光纤激光器项目,其MOPA脉冲光纤激光器销量多年居全球之首。我国量产高功率光器件制造领头羊光越科技,研制的万瓦级传能光缆系列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其产品参与了中国天宫空间站项目,为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提供核心关键器件……一批细分领域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小巨人”“独角兽”崭露头角。深圳大力支持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今年A股半年报数据显示,深圳111家A股公司研发支出破亿元。2022年,深圳R&D经费投入强度达5.81%,位居全球城市前列,其中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达94.9%。
▲航拍南山区深圳湾公园日出风光。深圳晚报记者 宁杰文 摄
科技创新生态生机勃勃。资金活水助力。近日,深圳发布2023年度科技重大专项(第二批)项目申请指南,单个项目最高可资助3000万元。政府重金鼓励“揭榜挂帅”,企业真金白银支持创新。9月23日,第五届“科学探索奖”颁奖典礼在深圳举行,由杨振宁等14位知名科学家与马化腾共同发起的这一奖项,覆盖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十个领域,是国内金额最高的青年科技人才资助计划之一,五年来共资助了248位青年科学家。
知识产权赋能。作为全国首个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深圳坚持实施最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构建与创新驱动发展要求相匹配、与国际通行规则相接轨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系。近日,深圳建设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获授牌,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工作、海外纠纷应对指导两项考核蝉联全国第一。
聚才引智支撑。9月29日,深圳大学谢和平院士团队自主研制的全球首套深海沉积物(可燃冰)保压保温取样/存储装备搭载“奋斗者”号万米级载人深潜器完成海试任务,实现重大科学突破。刚刚迎来40岁生日的深圳大学,已培养近30万各类创新创业人才。10月24日,南方科技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薛其坤荣获本年度巴克利奖,成为首位获得这一国际凝聚态物理领域最高奖的中国籍物理学家。近日,斯坦福大学与Elsevier联合发布2023年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据不完全统计深圳上榜科学家超500人。近期发布的《2023理想之城——迈向教育、科技与人才高度发展的全球城市》显示,深圳成为全球创新人才最为向往的“理想之城”,折射出这座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
▲10月24日,南方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荣获巴克利奖。
在抓好经济发展的同时,深圳民生、文化、生态等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教育事业加快发展,红荔学校、滨河实验学校和深圳市第二高级中学深汕学校等开工建设,今年全市新增基础教育学位20万座以上。文艺精品不断涌现,《咏春》迎来第100场演出,吾城吾歌——新时代中国城市民谣歌汇在深圳启动、打造“中国城市民谣深圳首发中心”,深圳“90后”科幻作家海漄凭借《时空画师》斩获世界科幻最高奖——雨果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在杭州第19届亚运会上,深圳籍运动员共获得10枚金牌、5枚银牌、4枚铜牌。生态文明建设于细微之处见真章,腾讯总部滨海大厦给外墙“贴膜”减少“鸟撞”发生、深圳海滨公园晚上提前闭园关灯为鸟类提供更好栖息环境等话题冲上热搜,联合国副秘书长、人居署执行主任麦慕娜·谢里夫女士在深圳调研时点赞甘泉路近零碳示范社区,表示该社区公园可以命名为联合国人居署公园。
▲10月21日,获奖作家海漄在颁奖典礼后接受媒体采访。新华社记者 卢宥伊 摄
从9月以来深圳经济社会发展答卷中,可以看到全市上下努力奋斗取得的成效,但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工作中还有一些不足:产业发展要进一步打好基础优化结构,消费要进一步挖掘潜力提升能级,投资要进一步加强项目储备加快建设进度,外贸要进一步健全稳定增长机制,招商引资要进一步加大力度拿出丰硕成果,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在后续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击鼓催征,时不我待。进入四季度,各项工作迎来年度冲刺收官阶段。我们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按照省委“1310”部署和市委工作安排,锚定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抓紧抓细抓实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工作,咬定目标、全力冲刺,跑起来、抢时间、争一流,确保日有所获、周有所得、月有所进、年有所成,以更加有力的行动更加丰硕的成果展现担当和作为,努力为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作出深圳更大贡献。
(部分图片由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黄力雯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张玉洁 三审 陈晨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诚邀您来写诗!用诗歌和AI,#把深圳写进诗#,打开45年的深圳记忆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也是你在深圳的第___年。或许在莲花山的朝阳下,你留下和深圳的第一张合影;在深圳湾的潮涌中,你看着高楼大厦如璀璨星辰。在夜幕中点亮那些奋斗的故事、深情的岁月,如今有人把它们编织成诗画传扬。 今天,距离深圳经济特区45岁生日,正好还有45天。读特客户端联合深圳市作家协会、深圳市美术家协会,推出“诗颂深圳,AI绘鹏城”特别策划活动,以“诗、诵、画”三位一体形式,呈现一场致敬特区精神、展现时代风貌的跨领域文化盛宴。 与此同时,我们也诚挚邀请深爱这座城的您,在鹏友圈带话题#把深圳写进诗#,用诗意的祝福,给深圳写一封“云端诗笺”。 【本期话题】#把深圳写进诗# 【参与方式】在鹏友圈带话题上传文字、图片或30秒以内视频,分享你对深圳诗意的祝福。 每一行诗句都是最深情的告白;每一幅画作都是一份炽热的心意;每一段声音都汇聚成礼赞特区的磅礴力量;每一句奋斗者的祝福既献给深圳,也献给未来……让我们携手,以诗歌之名,共赴下一个璀璨征程!
“圳”好玩!分享你的暑假遛娃攻略 暑期精彩不断!深圳各大公园推出40余场主题文化活动,涵盖群艺展演、自然教育、体育健身、户外音乐、艺术展览及创意市集六大板块。同时,读特小记者策划了5场趣味活动,通过互动课程培养孩子们的写作和表达能力。这个暑假,你准备带娃去哪里探索呢?快来分享你的#暑假遛娃攻略#,一起发现更多好玩去处吧!
00:08
这个暑假,深圳公园40余场文化活动轮番上演
00:05
深圳低空经济应用场景不断“上新”,上半年新增无人机物流航线50多条
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新闻稿,体验做一个读特小记者! “我是读特小记者,面对世界很好奇。我有新闻数不清,叽咕叽咕写不停~”爸爸妈妈们,你们的小记者,是不是也对身边大小事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有着旺盛的探索欲和表达欲呢?快邀请你们的小记者,勇敢地拿起笔,来读特“鹏友圈”撰写新闻稿吧! 小记者的眼睛里有大大的世界,小记者的才华会被我们看见!快来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个人自我介绍和新闻稿件,体验做一个读特小记者吧! 【本期话题】#读特小记者# 【招募对象】6岁到18岁青少年(小学到高中阶段) 【话题时间】2025年全年 【动态内容】800字以内,自拟题目,以身边发生的新闻事件为主题撰写新闻 【参选要求】①有效作品数量为每月1份;②参选者填写报名表一份 【版权提示】小记者在活动中上传的文字、图片、短视频以及其他形式的活动内容、知识性成果等,应确认拥有其作品的著作权并不侵犯他人权利,并授权活动组织方将这些作品应用于相关活动,版权归小记者本人及读特新闻客户端双方所有。如发现抄袭、侵犯第三人权利或其他不诚信行为,主办方有权取消参与资格。因抄袭等侵权行为引起任何纠纷均由创作者本人负责。 【报名流程】①关注“读特新闻”公众号;②回复“读特小记者”获取报名方式;③添加官方工作人员二维码;④将报名表私信工作人员;⑤工作人员将您拉进海选群;⑥将群内昵称改为参选者姓名 【发稿流程】①参选者在“读特”APP“鹏友圈”内注册账号;②更改账号名为参选者姓名;③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个人自我介绍1份,本人原创参与活动的新闻稿件1份 【入围奖励】①电子聘书1份;②账号将获得官方黄v标识,成为读特记者号;③被采纳的稿件将被收纳至读特“读特小记者”专题页面;④优秀稿件将会酌情给予稿费奖励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