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28日,2023碳达峰碳中和论坛暨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在深圳举行。来自德国、乌兹别克斯坦、丹麦、荷兰等数十位国际嘉宾在深圳共同见证深圳市绿色化、数字化转型发展成效,探讨落实“双碳”目标过程中的挑战和机遇。
“我第一次来深圳,在这个新的创新城市,亲眼见证了深圳在智能化的成就。”乌兹别克斯坦高等教育、科学和创新部发展科学和创新行动司司长舒拉特·奥塔约诺夫(Shukhrat Otajonov)在接受读特融媒体记者专访时表示,此次深圳之行希望能在低碳发展和绿色发展方面发掘更多合作潜力。
舒拉特·奥塔约诺夫接受读特专访。读特融媒体记者 魏丹 摄
合作为绿色转型注入强劲动力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乌兹别克斯坦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参与者和坚定支持者,目前在乌中国企业2000家,一大批企业合作项目给当地绿色转型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舒拉特·奥塔约诺夫表示,在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领域,中国企业给乌兹别克斯坦提供了许多设备和技术支持,“不同行业的企业家们都非常愿意和我们合作,也非常支持我们的想法,一直以来合作关系十分友好。”
据了解,中国能建签约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州光伏项目建成后,将极大提升乌兹别克斯坦绿色电力供应能力和新能源发展水平。此外,比亚迪已与塔什干市政府签订协议,塔什干市政府将向比亚迪采购2000台电动大巴,双方共同推动当地公共交通电动化转型。
在27日举行的国际(深圳-中亚)零碳城市产业合作圆桌会上,舒拉特·奥塔约诺夫表示,希望能进一步了解中国的科技生产成果并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合作。“我们与中国在低碳技术开发方面的合作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我们可以合作的领域包括碳材料生产、开发、回收的有效方法,以及联合研究从电力到农业各领域应用新型碳材料。在这一领域与中国进行密切合作将有助于创造新的技术解决方案,并且帮助我们向更清洁、更持续的生产流程进行过渡。”
舒拉特·奥塔约诺夫在国际(深圳-中亚)零碳城市产业合作圆桌会上发言。主办方供图
在深圳寻求新机遇
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是中亚地区第一大城市和重要的经济和文化中心,近年来不断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在交通、能源、建筑等领域实行智能化和信息化升级改造的试点工作。
“目前乌兹别克斯坦非常重视支持科学和创新活动,以及节能减排的措施,我们从国家层面正在进行多项的改革,也出台了一些规范性、纲领性的文件。”舒拉特·奥塔约诺夫说。
在促进绿色发展的过程中,除了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之外,舒拉特·奥塔约诺夫希望能更好地推进专家与人才交流活动。“我们有技术的需求,但同时也需要了解这些技术的人才。”他表示,希望未来有机会能带领乌兹别克斯坦相关领域的学者到深圳学习专业知识,也希望能邀请深圳各界代表和专家到乌兹别克斯坦进行线下交流,了解当地项目。
“我们希望能学习深圳的先进经验,并将其运用到乌兹别克斯坦,促进当地绿色经济的发展。”舒拉特·奥塔约诺夫告诉读特融媒体记者,此次参加2023碳达峰碳中和论坛暨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的团队中,既有乌兹别克斯坦政府部门代表,也有各个城市的管理人员,“无论是对接政府还是来自不同行业的企业,我们都做好了随时商谈的准备。”
编辑 严偲偲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赵偲容 三审 田语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