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墨之美”新水墨艺术展正在南山博物馆举办。日前,一场以“新水墨”为话题的研讨会在此展开,众多学界大咖围绕何为“新水墨”、“当下探讨新水墨的意义何在”、“新水墨未来将走向何方”等问题展开讨论。
策展人、参展艺术家梁桂华介绍,“融墨之美”新水墨艺术展集合九位来自深港澳不同年龄、不同地域、不同背景的艺术家,用绘画、装置、影像等不同艺术形式展现传统走向当代的多种可能。展览的有趣之处在于,艺术家们相互之间有着截然不同的专业背景和职业经历,在新水墨的旗帜下,他们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各自对生活的感受和艺术的理解。
活动中,中国国家画院邹明导师表示,“新水墨”根植于中国水墨,有水墨画的基本特色。这个特色有别于传统水墨画的技法、图式包括表现内容。他认为,没有东西文化融合,水墨之新就无从而来,新水墨是文化的思考,而不是技术的思考。基于这样的考虑,他在教学中导入了综合材料绘画、新表现主义等内容,与学员们共研共学,在交流互动中,广开思路。
著名艺术家陈湘波早年以工笔画闻名画坛,近年来,也频频尝试抽象水墨、数码装置等跨界创作,在他看来,新水墨之新,对材料的自由运用也是重要的一个方面。“无论用什么样的表达形式,内在呈现的必须是中国独有的核心价值、东方意境。”在参观展览中,陈湘波发现,艺术家梁桂华基础深厚,刚刚拿起画笔一年,就在省级展览中获得铜奖;年轻艺术家大胆用装置表达水墨意境“涟漪”,充满了温暖诗意的东方情景,这些都非常不容易。陈湘波强调,深圳是个创新的城市,邹明举起新水墨的旗帜,吸引了这样一群艺术家对新水墨课题进行深入研究,是特别有意义的一件事。这是深圳艺术家应该面对的课题。
陈向兵既是一位知名艺术家,也是一位资深的艺术批评家。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在台湾和香港兴起的现代水墨,到20世纪九十年代西方抽象表现主义对中国水墨画的影响,陈向兵从新水墨的渊源讲起,深入剖析了新水墨产生的文化背景,他认为现代人知识结构的变化、中西艺术语言的对冲,带来了对水墨语言的思考。陈向兵说:“看到这个展览,我发现邹明老师这个班很注重水墨材料上的突破,每个人都在突破自己,寻找自己。他们没有被限定在某种技法中,而是把各自对社会的观察,引入到自己的创作中,扩展自己对水墨的理解,寻找自己的突破点,这一点是非常可贵的。”
众多业内人士在研讨会上畅所欲言,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陈少明表示,当代水墨创作要把现代人的视觉感受和科技的发展结合在一起,不必太在乎界限,而更应注重效果;光明区美术家协会主席冯英杰看了展览感到眼前一亮,他用“新”、“意”、“美”来形容展览作品,希望有机会带学生来参观新水墨展览;深圳市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会长邓浩认为,新水墨在不同场景、不同载体应用广泛,可以参与到大众层面,举办更多接地气儿的活动;深圳市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副秘书长陈瑞奕在展览中看到了新水墨的更多可能性,强调当代水墨可以结合各种媒体和媒介,更重要的是传递观念思想。
编辑 许家宜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郑蔚珩 三审 周斐斐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国庆的红漫过鹏城街巷,中秋的月挂在深圳湾的夜空,这个双节,不必复杂,只需一次简单的 “比心”,就能把对祖国的赤诚、对家人的思念,装进深圳的每一处风景里。无论你在深圳何处,用手势“比心”,让国庆、中秋元素入镜,拍一张照片、剪段创意短视频,或是写下拍照打卡图文攻略,带话题分享出来,让你对祖国的爱、对家人的情,被更多人看见! 【本期话题】#双节在深比心祖国#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0月8日 【活动奖励】优质内容可获得“深圳盒子”、读特客户端开屏展示机会
防台风准备不用手忙脚乱,总有人琢磨出省时又管用的省心办法——或许你有快速封窗的懒人技巧,又或许你总结了台风天必囤清单……这些防台风的实用经验,都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本期话题】#防台风准备大作战# 【活动礼品】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参与形式】在鹏友圈带话题发布视频动态(视频为mov或mp4格式),我们将根据动态的质量、评论数、点赞量选出5位用户送上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1份。
台风预报员一定要专业吗?不,来鹏友圈放开“整活”,用夸张表情“追”台风走位、幽默语言输出硬核防台风知识,用有创意的方式解锁“台风预报员”新身份,让台风防灾知识悄悄“出圈”! 【本期话题】#台风预报员挑战# 【活动礼品】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参与形式】在鹏友圈带话题发布视频动态(视频为mov或mp4格式),我们将根据动态的质量、评论数、点赞量选出5位用户送上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1份。
#台风预报员挑战# 《等风来》 图一:9月22日17:40 听说有台风,我和妈妈去钱大妈囤点菜,谁知货架空空。 图二:18∶30 妈妈在网上订菜, 外卖小哥破天荒地隔了4小时送达,他们一定忙到飞起。 图三:22:00 家里的小猫咪不知道台风将至,惬意地趴着。 图四:9月23日8:00 因台风停课的我按部就班地居家学习。 图五:9:00 同学爸爸发了一个视频,不知哪里来的猴子爬到了闹市区的一棵树上,它是不是也预感到台风将至? 图六:11:30 在家,我也要开启我热爱的体育时间。 这是台风“桦加沙”来临前,一位小学生“等风来”的日常。🙃🙃🙃 未完待续。
#读特小记者# Hi~ 👋 秋澄万里,太平山顶,400多万造价的刘德华蜡像是有心跳的哦🇭🇰 其他蜡像是150万一个,眼球👁️需要72个小时的工艺才能打磨得惟妙惟肖,几可乱真。[强] 这次带爸感受到了时间上山[太阳]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