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AI时代艺术创作的“时”与“势”,布吉大芬举办知识产权系列活动

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实宜 文/图
2023-11-23 22:38
摘要

11月23日,以“ AI替代的是「艺」还是「术」”为主题的知识产权系列活动在深圳市龙岗区布吉街道大芬美术馆举行。

11月23日,以“ AI替代的是「艺」还是「术」”为主题的知识产权系列活动在深圳市龙岗区布吉街道大芬美术馆举行。活动现场,专家学者、法律工作者与艺术创作者等齐聚一堂就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交流意见、共商未来,探析AI时代艺术创作的“时”与“势”,凝聚广泛力量为艺术事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本次活动由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指导,大芬油画村文化发展中心、深圳市版权协会主办,龙岗区人民法院、大芬美术产业协会、大芬美术家协会协办,中国商报、北京市京师(深圳)律师事务所特别支持。

活动通过普法讲座、主题沙龙、线上展览、交流互动等多元形式,以线上线下同步推出,旨在深入贯彻《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 年)》《“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等文件精神,积极落实中央、省、市、区关于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各项要求,让知识产权保护真正惠及一线文创工作者,促进知识产权建设水平不断攀高,探索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管理和服务新路径,逐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知识产权保护“大芬模式”。

为艺术创作者的原创作品装上“保险阀”

大芬油画村拥有超8000名艺术创作者,超400名原创画师。作为深圳首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广东省版权兴业示范基地,近年来大芬一直保持着在创新引领赛道上大步快跑。相关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从大芬油画村走出的艺术作品年产值已达数十亿元,原创动能强劲、经济发展向好。

为更好地帮助创作者拥抱AI科技,帮更多原创作品装上“保险阀”,活动邀请了新文创商学院执行院长贾田和北京市京师(深圳)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知识产权中心主任管巧丽律师分别从《油画产业中的AI数字力量》《文创领域知识产权保护策略及合规建议》切入,作主题演讲。

贾田提出,任何艺术创作者都不要成为最后一个应用AI人工智能软件的人,要善用这门技术,为创意迸发、产业推广服务。他认为,AI可以突破创作者眼界、信息接收和提取能力的局限,能实现同期数名名师画匠为作品赋能,让作品价值瞬间得以提升。

管巧丽表示,文创作品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是一个系统工作,我们倡导前瞻性布局。著作权是从作品诞生之日开始就存在的,创作者首先要树立良好的保护意识,产出作品后要第一时间进行版权登记或存证留档。同时,如无法避免需进行维权,就一定要抓住作品中“独一无二”核心元素呈证,厘清法律关系,维护版权利益。

随后,龙岗区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庭长龙富泉、深圳市版权协会常务副会长陈彦,深圳市文化创意行业协会监事长、大芬联盟主席栾立银,深圳市创意设计知识产权促进会副会长周奇等四位知识产权与文创产业研究方面的专家,围绕AI赋能艺术发展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展开“圆桌对话”,并与现场观众一起畅谈AI艺术在多领域、多维度、多层次融合背景下的未来走向。

与会嘉宾一致认为,无论艺术创作者还是艺术机构负责人都需积极拥抱科技浪潮,保持诚实守信创作初心,践行知识产权保护行动,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有力支持全面创新,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和谐社会助力。

元宇宙线上展厅亮相 沉浸式体验“吸睛”

虚实共生的创新平台,AIGC(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沉浸式体验,三维空间的人机交互……活动同期,大芬美术馆发布的“元宇宙线上展厅”,成为全场焦点。

“这是一场科技与艺术的‘双向奔赴’。”据大芬美术馆副馆长张可介绍,元宇宙线上展厅以技术为底、创意为源,强化沉浸式互动体验,通过区块链、大数据、AI、云计算等关键技术支撑,既打破了时空局限让馆藏展品更立体地呈现于大众眼前,也彰显了科技力量赋能艺术创新、艺术创作为科技注入美感的魅力。

元宇宙展厅共展出60件AIGC作品,所有作品都是创作者借助AI人工智能技术创作完成。举一纲而万目张。“元宇宙展厅”开启了大芬美术馆科技与艺术深入融合的新篇章。

当前,大芬正以前沿科技和美学创新驱动AI时代艺术产业价值聚变,携众同行为每幅原创作品搭好舞台、上好“保险”,共创新未来。

编辑 姚静霞 二审 刘春雨 三审 王越胜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实宜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