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周五)晚9:15,广东卫视《丝路汇客厅》第四季收官之作——第八集《丝路智者》全国首播!从湾区出发,前往斯德哥尔摩、上海、新疆喀什,探寻那些文化认同、释疑增信的动人故事,与丝路智者们共赴一场繁荣之约。
以茶会友成佳话,文明如茶香氤氲世界
中国驻瑞典大使崔爱民分享了中瑞两国“以茶会友”的历史:1739年,“哥德堡号”远航中国,将瑞典的黑铅、粗绒等销往中国,而后满载瓷器、茶叶、香料和丝绸返回瑞典。此次航行拉开了中瑞两国交往的序幕,也开启了中瑞海上丝绸之路。千百年前的丝路货物“茶”,成为中外沟通的文化桥梁。
栏目组专访中国驻瑞典大使崔爱民
丝路信物——“哥德堡号沉船茶叶”
今年72岁的瑞典“一带一路”研究所所长史蒂芬·布鲁尔,生于美国,毕业于华盛顿大学,37岁时移居瑞典,是国际知名研究所——席勒研究所(瑞典)的理事成员。
一直从事国际问题研究的他发现,欧洲地区及西方媒体所宣传的中国不够客观,因此,他将视线转向中国以及由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他自发创立了瑞典“一带一路”研究所并担任所长,专注于中国现象研究。和他有着同样疑惑的经济研究专家侯赛因·阿斯卡里也加入其中,担任副所长。这家非营利性的多功能智库,使用信息分析的方法推动瑞典、欧洲对中国的客观认知建立。
一菲采访瑞典“一带一路”研究所所长布鲁尔
在他们深入研究、开展合作、读懂中国的过程中,成就了一段段因“茶”结缘的故事。侯赛因在参会间隙,和上海外国语大学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王广大餐叙品茗,公正客观讨论“一带一路”的相关研究。
“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的新疆喀什,是古丝绸之路的重镇,茶成为丝路流通的重要商品之一。深圳大学经济特区研究院院长、一带一路国际发展(深圳)研究院院长陶一桃邀请了多国的学者专家齐聚喀什“2023世界经济特区发展论坛”,为当地的发展与腾飞建言献策。史蒂芬受邀在论坛上发表演讲。
一菲与经济特区问题研究专家陶一桃漫步于新疆喀什
一菲与陶一桃院长、史蒂芬·布鲁尔所长在新疆喀什共话中外智库间的交流与合作
陶一桃认为史蒂芬的观点很有意思,他说:“这是想在喀什再复制一个深圳。”实际上很多专家学者都是这样看的,不仅认为喀什经济特区由深圳来援建,是在喀什来复制一个像深圳那样取得巨大成就的特区,同时是中国经济特区的成功经验也可以复制到他们本国,使他们国家的市场经济得以发展。
共建“一带一路”源于中国,惠及世界。“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史蒂芬、侯赛因行走在中国,了解、认识中国,在西方为中国发声;奔赴下一个十年,将会有更多丝路智者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笃定前行。
打造彰显世界文明交流互鉴语境下的国家相册
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广东卫视推出大型文化探访节目《丝路汇客厅》第四季。节目共八集,每集35分钟,于9月15日开播,每周五晚在广东卫视黄金档播出,并同步在英国、瑞典、印度尼西亚、柬埔寨、菲律宾等国家的新媒体平台播出。
纵观本季节目,奋力开创了“一带一路”视域下的全球传播新范式,国际视野、湾区表达,每集围绕一件“丝路信物”展开叙事,聚焦一个“丝路主题”,深度挖掘背后的故事,讲述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鲜活景象,用现实烟火折射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成果。节目还邀请中外学者、嘉宾交流互动,画龙点睛,彰显世界文明交流互鉴语境下的国家相册。
丝路寻访人周国平(左)拜访卢旺达驻华大使詹姆斯·基莫尼奥
小中见大,从“丝路信物”透见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源远流长。《丝路汇客厅》第四季精心选取了广彩瓷器、广绣披肩、通草画等具有湾区代表性的物件,作为开启寻访之旅的“丝路信物”;主持人谢一菲同专家学者、行业达人等,组建参与寻访之旅的“丝路寻访团”;更有菲律宾驻华大使及著名纪录片导演竹内亮的助力。每集小中见大,围绕一件“丝路信物”展开叙事,讲述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鲜活景象。如《寻回遗落的中国“明信片”》这期,从通草画见证了百年来中外交流的一张东方名片、承载了百年来中国与世界文化贸易的轨迹,探寻延展出中西文明互鉴的脉络,记录了中西方文化交融与碰撞的历史。
丝路寻访人麦子向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粤绣(广绣)代表性传承人阮贤娥学习广绣技艺
以温情绵密叙事,以探秘故事感动人心,以多元连接文明互鉴。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节目用最真诚的心去感受那些丝路使者的故事,力图呈现一种景象——更温情的、鲜活的丝绸之路。用细节推进叙事,用触动人们心灵深处共同的情感故事,唤起观众情感的同频共振和心声的共鸣。节目一头连接着“古丝路精神”的历史厚度,一头连接着“新丝路精神”的创新思维。如在第三集中,主持人从广东刺绣大披肩这件“丝路信物”展开探访,发现在过去数百年间,中国广东刺绣大披肩因花色图案精美、质地好,深受西方各国女士的欢迎。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抵达菲律宾之后,从这里转运到欧洲各个国家,“马尼拉披肩”风靡一时。而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广绣代表性传承人阮贤娥,设计的花色被西班牙莱蒂齐亚王后用于裙装,并在2017年出席一次招待会时穿戴,广受时尚界好评。文明互鉴,美美与共,《丝路汇客厅》从而展现了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国际视角,湾区表达,把节目拓展为国际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的活动。六年里,节目团队从湾区出发,走访瑞典、英国、俄罗斯、土耳其、柬埔寨、老挝、埃塞俄比亚、莱索托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记录200多组人物群像,拍摄2万分钟视频素材;从故事的生动讲述,到成就的充分彰显,再到精神的弘扬赓续,记录下一个个充盈着实践厚度与精神温度、让中国梦和世界梦紧密相连的“一带一路”故事。《丝路汇客厅》发挥纪实影像“国家相册”作用,下足“脚力、脑力、眼力、笔力”之工夫,记录“一带一路”擘画出的共同梦想如何扎根广袤山海!《丝路汇客厅》在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面,所做的努力不止于此。主体节目外,栏目和中国一带一路网、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发展(深圳)研究院、瑞典“一带一路”研究所等高端智库联手,解析行业数据、创办权威论坛,衍生拓展出“国际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的丰富活动,持续致力于为文化传播“走出去”工程输出成功实例。
制片人谢一菲表示,接下来,栏目组将继续通过电视节目、文字图书,甚至是举办读者会、分享会等更多形式,讲述“一带一路”上生动鲜活、有温度有深度的故事,让世界看见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一菲拜访“澳门科技一号”卫星项目首席科学家张可可教授
广东卫视供图
编辑 王子烨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张雪松 三审 张露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