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区举办“世界慢阻肺日”宣传活动

深圳特区报记者 帅文清
2023-11-17 16:01
摘要

11月15日是第22个世界慢阻肺日,一场名为"肺系生命,刻不容缓"的公益宣传活动在南山区蛇口法制文化广场举办。

11月15日是第22个“世界慢阻肺日”,一场名为"肺系生命,刻不容缓"的公益宣传活动在南山区蛇口法制文化广场举办。此次活动由南山慢病院联合蛇口街道、区助老协会等单位共同举办。

来自南山慢病院的专家们提醒大家,出现慢性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喘息和胸闷等症状,就应该警惕是否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慢阻肺好发于中老年人且高发于秋冬季节,若不加干预,慢阻肺可进一步发展导致肺心病和呼吸衰竭。

吸烟是主因之一

市民普遍“病名不熟症状熟”

南山区慢病院结核病防治科副主任郭旭君表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常见的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疾病,慢性咳嗽、咳痰和呼吸困难是其常见症状,但由于这些症状可能与其他疾病相似,所以很容易被忽视或误诊,市民们对该病的认知度有待提高。因此,此次活动旨在提高市民对慢阻肺的认识,提醒市民积极行动起来,早期诊断发现慢阻肺,并主动进行自我健康管理。

值得注意的是,吸烟是引发慢阻肺的重要原因之一,被动吸入二手烟也可能引发慢阻肺。研究显示,二手烟暴露水平高的人发生慢阻肺的风险是低暴露水平者的1.48倍。因此,戒烟是慢阻肺预防的重要措施,可以减缓慢阻肺患者肺功能下降的速度,从而减缓慢阻肺的自然病程。

呼吸专家联动

阻断慢阻肺行动刻不容缓

当天,来自华中科技大学深圳医院、前海蛇口自贸区医院、南方科技大学医院的呼吸科专家还受邀进行现场义诊,为居民答疑解惑的同时,让大家对慢阻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现场还设置了多种趣味游戏,提供了慢阻肺核心知识问卷和慢阻肺风险评估问卷,促进市民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并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呼吸科专家表示,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慢阻肺患病率为13.6%,但慢阻肺是可预防、可治疗的。慢阻肺的早期症状非常隐匿,如果您或身边的人长期吸烟,或有慢性咳嗽、咳痰等症状,或爬楼梯、遛狗、做家务时比同龄人更容易出现呼吸困难、活动能力下降的情况,请一定及时到专业机构进行肺功能检查。

对于慢阻肺患者,坚持用药是最重要的!不要跟随“自我感觉”而随意停药。恰当的康复锻炼,可以改善慢阻肺的生活质量,呼吸治疗是可以给予很大帮助。

保持肺部健康是未来健康和福祉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尽早采取行动!

(本文由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李依林  二审 麦苗茵  三审 张露锋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帅文清)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