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11月10日至15日,由香港经济导报社主办的“2023 台港青年媒体人粤港澳大湾区体验营”在港深两地进行,体验营成员由台湾及香港青年媒体记者、资深记者、自媒体人等组成,以“科技前沿,文化盛汇”为主题。在第一天的活动中,台港青年媒体人参观了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和深圳报业集团,互动交流,相谈甚欢。
香港故宫馆长分享心得 神秘特展大受好评
11月10日中午,来自台湾的中国时报、工商时报、时报信息、时报周刊、经济日报、中视CTV等主流台湾媒体及自媒体的青年媒体人从台北桃园机场出发,飞抵香港国际机场。在香港九龙,台湾媒体人与来自香港本地的香港文汇报、香港商报、紫荆杂志、中评社、香港经济导报等青年媒体人会合。
文汇报中国新闻部主任林舒婕向台湾同行介绍了香港故宫的“凝视三星堆—四川考古新发现”展览,她简单介绍了该展览在四川省的火爆程度,瞬间拉高了大家对行程中参访香港故宫的期待。
体验营成员在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合影留念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是由北京故宫博物院与香港西九龙文化区管理局共同建立的,历时五年筹备,于2022年7月3日向公众开放。从绘画、书法、瓷器、青铜器到织绣、古代建筑,香港故宫博物院展出的藏品横跨中国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涵盖故宫博物院藏品的各个门类。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吴志华博士热情接待了台港青年媒体团。他向大家简单介绍了香港故宫的构成,分享香港故宫是一个“故宫学堂”,而不仅仅是一个文化艺术的场所的概念。他表示目前香港故宫有各式各样的团体来参观学习、充分凸显了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也部分解决了博物馆如何吸引年轻观众的问题。在被问到香港故宫是否会和台北故宫博物院有合作时,吴志华馆长表示:“其实过去两岸故宫都有合作,故宫的展品都是同一个根源的,香港故宫非常开放、非常愿意促进交流合作。”
吴志华馆长给大家作简单介绍
之后,在讲解的引导下,体验营成员参观了“凝视三星堆──四川考古新发现”特别展。展览呈现成都平原地区的三星堆、金沙和宝墩等遗址出土的120件珍贵文物,分四个单元讲述三星堆的艺术世界、城市生活、精神信仰和来龙去脉,聚焦距今2,600至4,500年前成都平原地区的物质文化与精神生活、蓼术造诣与技术成就。
台湾《工商时报》大陆新闻中心副主任李书良在参观结束后很激动,因为他是个历史爱好者。他说自己最喜欢展览中的青铜面具,他从未见过“三星堆”展览中这种神态的青铜器,这类青铜器带给他很强、很直接的视觉震撼,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和以前在台北看过、接触过的很不一样,但有相似之处。
“凝视三星堆──四川考古新发现”特别展
丁时照:冀台港青年记者多走多看,多结交深圳朋友
伴随着西九龙的海风,体验营成员搭乘跨境直通车前往深圳,第一站即参观了深圳特区报业大厦。香港经济导报社社长丁时照在深圳特区报业大厦4楼报业长廊热情接待了体验营成员。
丁时照向全体成员表示由衷的欢迎和感谢。他说,本次体验营成员年轻有为,活力满满,与深圳这座城市的气质十分吻合。深圳是一座平均年龄32.5岁的城市,在这里,年轻人都行色匆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向和目标。深圳从40年前的小渔村现在成为北上广深港的一线城市,是年轻人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铸就了这座城市。
丁时照希望体验营成员“多走一走,多看一看”,他说,深圳虽然没有名胜古迹,但是深圳充满机遇和希望,是一个极具潜力的城市。
“最重要的是,结交深圳年轻的朋友。”他希望大家能利用这六天的时间,好好了解深圳,了解香港,了解粤港澳大湾区。
体验营成员与香港经济导报社社长丁时照合影留念
之后团友们参观了深圳报业文化长廊。在参观展览时,团友们打卡了深圳报业集团的自动留影机,作为幕后媒体人,自己也体验了一把做报纸头版“封面人物”的感觉。
台湾媒体打卡“封面人物”
当晚,2023台港青年媒体人粤港澳大湾区体验营欢迎晚宴暨启动仪式在南山举行。晚宴上,来自台湾、香港的媒体人更带来才艺表演,包括二胡独奏和男女声独唱,赢得现场连连叫好。
接下来几天,体验营将全方位体验深圳的科技发展和文化生活。台港青年媒体人将参访科技企业、港口产业,并前往深圳市南山区中山公园棒球场参加“海峡两岸学生棒球联赛总决赛开球仪式”及相关活动,还将参观南头古城、天后宫等文化项目。精彩的探索之旅刚刚开始,令人期待。
编辑 黄力雯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范锦桦 三审 陈晨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创新之城深圳,也是“爱阅之城”,多年来一直深耕全民阅读。在地铁、公交上,在公园草坪、长椅上,在各具特色的书店、书吧里……你经常能在各种各样的地方,看到深圳人读书的身影。从社区的公共图书馆、街边的“24小时书吧”,到连续举办25届的“深圳读书月”,文化的力量正“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一起来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可以是你在通勤地铁上,读散文的片刻惬意;可以是你周末在莲花山公园,铺块餐布边晒太阳边翻书的悠闲;也可以是你深夜路过24小时书吧,透过玻璃看到陌生人专注读诗的温暖剪影~让我们一起收集这些闪光瞬间,让书香在交流中传递,让更多人感受这座城市的文化温度! 【本期话题】#爱读书的深圳人# 【活动礼品】有你“圳”好深圳盒子、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活动时间】即日起-9月20日 【参与方式】在鹏友圈带话题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我们将根据动态的质量、评论数、点赞量选出3位用户分别送上有你“圳”好深圳盒子1份和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1份。 【兑奖方式】活动结束后我们将为入选用户发送短信收集领奖信息,请您注意查收。
00:11
小梅沙畔,邂逅今日绝美落日 图为拍摄于9月11日,捕捉到深圳小梅沙的落日美景,那温暖的色调,将海、山、城都渲染得如梦如幻 。#读特小记者#
03:09
《好日子》
00:42
#水木年华25周年巡演深圳站 很幸运在读特抽奖活动抽中了水木年华的门票!谢谢读特实力宠粉,请我看了秋天的第一场演唱会! 散场时体育馆的灯亮起来,耳边还飘着《一生有你》的尾音,身边的人还在哼着“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后援会让我们去老师们的酒店等合影,合影后在吃烧烤的地方偶遇缪杰老师——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缪杰老师非常接地气,把刚在舞台上闪着光的青春,突然拉到了眼前的小桌子上。 演唱会时有多热血,宵夜就有多踏实。他没舞台上那么“亮”,穿简单的T恤,《在他乡》这首歌太适合在深圳奋斗的我们;缪杰老师还是我老家黔东南榕江县的荣誉村长,对粉丝十分亲切。许多人当年第一次听《启程》是在二十年前的校园里,那时《完美世界》是真的很火。我们把《一生有你》唱给他听,他还随着我们的节奏打着拍子。 临走时我说“榕江见!”,他也回我“榕江见!”。那些藏在旋律里的晚自习、毕业季、第一次离家的夜晚,被他在台上一唱,就全活了过来;而这顿没什么讲究的宵夜,更像给这场青春回忆加了个温暖的注脚——原来陪我们长大的人,真的就像身边聊得来的朋友一样,亲切又真诚。 谢谢读特助我圆梦,希望读特继续为用户带来更多福利,比心~
【图片动态】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