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侨报》社长高进:欧洲年轻人在深圳找到很多发展机会

深圳晚报 记者 林咪玲
2023-11-06 15:34
收录于专题:五大洲媒体看深圳
摘要

作为华文媒体的代表之一,《欧洲侨报》社长高进与其他华文媒体及国内外全球商报联盟媒体高层一同组成的采访团,参观了福田红树林保护区、南山能源生态园和盐田灯塔图书馆、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等地,亲身感受了深圳在经济、科技和生态等方面的发展变化。

11月4日至9日,香港商报联合全球商报联盟在深圳举办“2023世界华文媒体社长总编辑深圳行暨全球商报联盟第九届年会”,邀请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和非洲等五大洲的华文媒体及全球商报联盟媒体高层齐聚鹏城,亲身感受改革开放成就。

作为华文媒体的代表之一,《欧洲侨报》社长高进与其他华文媒体及国内外全球商报联盟媒体高层一同组成的采访团,参观了福田红树林保护区、南山能源生态园和盐田灯塔图书馆、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等地,亲身感受了深圳在经济、科技和生态等方面的发展变化。

▲高进(右)在福田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深圳变化太大了!”

高进是江苏人,20世纪90年代初,国内刮起了一股出国热,为了提升自己,拓宽视野,当时已是主治医生的他接受了所在三甲医院的委派,告别家乡前往罗马尼亚研学医术。1997年,他因为拍摄的海外侨胞庆祝香港回归图片被国内媒体采用,兴趣使然同时意识到传媒行业在未来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于是转而投身传媒领域。2000年,他在罗马尼亚创办了《欧洲侨报》,并担任社长兼总编。

“深圳变化太大了!”采访中,高进激动地说出第一句话。高进对深圳怀有深厚的情感,他称这里为“梦开始的地方”。在罗马尼亚研学和工作期间,早在1993年,他就来过罗湖,并购买了房子。他说,当时,深南大道是唯一的主干道,眼前的景象都是等待建设的样貌。此后,他与深圳有了许多连接,包括与香港商报进行交流活动、在深圳开展船舶业务、将《欧洲侨报》办事处搬到南山……

▲高进

他说:“从罗湖到福田、南山,再到宝安前海,深圳的发展势头非常强劲。”他认为,深圳的内在活力源于这里年轻、开放、创新、奋进。

“欧洲年轻人在深圳找到很多发展机会”

作为媒体人,高进了解到不少关于欧洲人在深圳创业、工作和生活的故事。尤其让他印象深刻的是,有一位罗马尼亚武术教练Duiu Onofrei 来到中国迷上深圳的故事。 Duiu Onofrei 是一名国际志愿者,在南山国际化交流中心服务。同时他也是"观气道"的一名武术教练,2021年他带领的学员在"观气道全球大赛"上斩获一金、一银、一铜。他的梦想是能够将下一届观气道全球大赛办在深圳,吸引全球近30个国家的近千名武术爱好者来到深圳。

他进一步补充道,在2023年9月8日的2023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开幕音乐会上,就有来自罗马尼亚的世界级女高音天后歌唱家安吉拉·乔治乌与世界各国的艺术家联奏联唱,将“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音乐精华之作联袂展现。“有一些从事体育、动漫和科技创新方面的欧洲人才也聚集在深圳,欧洲年轻人在深圳找到很多发展机会”。

“回去后向更多欧洲人讲述深圳故事”

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坚定支持者和《欧洲侨报》媒体高层,高进见证了中国与罗马尼亚友好往来的岁月,尤其对“一带一路”共建有不少感触。

11月5日,深圳举办全球商报联盟关于“‘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暨国际传播”座谈交流会,世界华文媒体高层就“自身媒体情况”“一带一路”共建及“如何开展国际传播合作”等话题互动交流。

作为一个媒体人,他对“一带一路”共建有着深刻的体悟。他说,罗马尼亚是中国在中东欧地区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当地媒体与周边各国华文媒体来往频繁,这为中东欧国家华文媒体共同助力“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良好基础。

他认为,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海外华文媒体应该牢牢抓住“一带一路”这一历史机遇扩大在本地的影响力,利用本地语言和英语,深耕新媒体平台,获得更多的用户,使自己的平台趁势壮大,收获事业的“第二春”。并且,海外华文媒体还应利用熟悉所在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优势,使其成为“一带一路”倡议的“窗口”,架起两国民间交流的桥梁,让当地民众听到中国声音,读懂中国故事。

他说,中文在罗马尼亚是第二大外语,十年前,《欧洲侨报》成为欧洲的一家主流媒体,持续用英文和罗马尼亚文宣传中国的发展,成为唯一一家用罗马尼亚文宣传中国的媒体,在热爱中国文化的罗马尼亚人中间备受欢迎。

此次见证到深圳的迅猛发展,他计划回去后,利用《欧洲侨报》的影响力,通过英文和罗马尼亚文向欧洲的人们讲述深圳的故事,吸引更多的创投企业和年轻人来到这个梦开始之地。

见习编辑 孔盼成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张玉洁 三审 万晖

(作者:记者 林咪玲)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