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双11”十五岁了。这个标志性的购物节自2009年起在中国兴起,渐渐成为全球最大的网购狂欢日。经过15年的发展,它不仅见证了中国消费市场的巨大变迁,也推动了电子商务行业的飞速发展。今年的“双11”,各大电商平台都聚焦了“低价”这一主题,希望为消费者提供最具竞争力的价格。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线下消费因为即时电商的加入展现了强劲的爆发力,实体商超激活“双11”新玩法,点燃消费者的购买热情。
全网平台主打“低价”
提高优惠力度、主打低价策略,无疑是今年“双11”最大看点。
今年淘天集团在“双11”启动会上,把“全网最低价”定为核心目标,包括三大行业发展中心和用户、平台、直播等横向部门,都明确“全网最低价”为核心KPI。
京东也宣布将以最具诚意的价格、最有吸引力的商品,用实打实的真低价,为消费者带来真便宜、闭眼买的消费体验,并与商家代表共同发起“真低价倡议”。
此外,拼多多“百亿补贴”频道也首次上线“单件立减”玩法,在补贴的基础上叠加价格直降。
近年来,消费者对于价格敏感度越来越高,而且市场上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电商平台需要通过务实的降价策略来赢得消费者。
淘宝百亿补贴还推出“买贵必赔”服务;京东聚焦低价策略持续发力,先后上线百亿补贴、9.9包邮频道,并推出买贵双倍赔、下调自营包邮门槛等;拼多多参与大促的品牌数量、商品数量均创下新高;苏宁易购“好物好价”补贴再加码;抖音舍弃跨店满减,直接将官方立减作为主推玩法……各平台都在通过不同的方式“低价”策略,来应对市场变化,满足消费需求,提升用户体验。
专家表示,今年“双11”的低价竞争,成为电商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也是一个有益的探索。这种低价竞争也推动了电商平台在供应链管理、营销效率等方面的提升。
即时零售催旺“双11”
上团购、开直播、冲业绩——“双11”不只是线上电商平台的主场,各地实体商超也正借力美团、饿了么等平台创新玩法,开启线上线下联动的“双11”促销活动,点燃本地消费热情。
今年“双11”,线下消费因为即时电商的加入展现了强劲的爆发力。饿了么数据显示,饿了么“双11”带动3C数码等多行业成交同比增长超过100%,全棉时代、切果NOW等商家成交增长超过100%。
外卖平台已经成为各大品牌全渠道创新营销的试验场。据某品牌外卖运营负责人耿斌介绍,饿了么为品牌带来了接近3倍的曝光增长,门店成交也再创新高。饿了么“双11”已经成为线下水果行业全年最重要的营销节点之一,也是刺激当下消费需求的重要工具。
据悉,“双11”期间,银泰百货、天虹百货、重庆百货、友阿股份、凯德MALL等多地实体商超综合体,纷纷在美团、大众点评推出多种品类的购物卡团购和主题直播活动,消费者可线上购买后到附近门店使用。一系列线上线下联动、商品零售与服务零售相融合的新玩法,打开了实体商超参与“双11”的新局面。
除团购外,美团直播成为各地商场抢滩“双11”的新玩法。10月27日,来自湖南的友阿股份在美团首场官方直播告捷——卖出超17300件商品,不到半天的直播销售额达5004万元,创美团单日直播新高。据悉,在美团官方直播间,友阿股份旗下全国15家门店百货、购物中心、奥特莱斯、电器、超市业态全程参与,包含购物卡、美食、美妆、服饰、轻奢、数码家电、玩乐等全部品类团购折扣券。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今年“双11”期间,各大商超线上线下联动,利用数字化提升经营效率,充分发挥本地门店和品牌的服务能力,让服务消费、商品消费的确定性更有保障。套路少了、优惠多了,实体商超反向吸引年轻人回到线下消费,这带来的不仅是短期销售额的增长,长期还有助于做大实体零售蛋糕,加速行业的全渠道经营。
“对于本地商超品牌来说,依托在本地长期积累的口碑与信任,再通过本地零售平台的助力,将进一步提升从种草到交易的转化效率。未来,线上线下齐发力,商品零售与服务零售共荣共生,有望成为各地商超数字化经营的新常态。”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表示。
编辑 黄力雯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范锦桦 三审 陈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