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要怎么发展?听听这些企业家怎么说

深圳特区报记者 叶志卫 通讯员 蔡漫琪
2023-11-10 17:52
收录于专题:专题 | 宝安产业
摘要

深圳特区报记者叶志卫通讯员蔡漫琪。接下来,宝安将认真落实市委调研宝安的部署要求,奋发进取、乘势而上、抢位发展,全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以最优服务支持广大企业安营生产、安心发展、为宝安多作贡献。

11月9日,第五届“深圳企业家日”刚过不久,宝安召开“宝安有宝商,领湾向未来”企业家日座谈会。区委副书记、区长王立德,区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姚刚等区四套班子领导与企业家代表面对面交流,共同庆祝深圳企业家的专属节日。

当天共有60位企业家代表参加会议,主要包括上市企业、工业百强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负责人。会上,区发展和改革局、区科技创新局、区工业和信息化局介绍了宝安惠企政策,曾少强、苏瞒、夏军、王永锟、何加锐、陈永强、邱伯华、林洺锋8位企业家代表先后发言,围绕产业升级、科技创新、营商环境、人才政策、要素保障等建言献策。王立德认真听取大家发言,深入对话交流并回应企业家关切,要求各有关部门认真研究与会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不断提升服务工作水平,支持企业做大做优做强。

会上通报了全区前三季度经济发展情况,1-9月,全区GDP实现3696亿元、增长8.9%,总量、增速均全市第三,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广大企业家的努力拼搏和辛勤付出。王立德代表区委区政府对广大企业为宝安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表示感谢,他表示,企业和企业家是宝安的宝贵财富,目前全区拥有市场主体91.8万、占全市22%,其中国高企业7061家、规上工业企业510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10家。接下来,宝安将认真落实市委调研宝安的部署要求,奋发进取、乘势而上、抢位发展,全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以最优服务支持广大企业安营生产、安心发展、为宝安多作贡献。

读特新闻+

八位参会企业家代表说感受、谈认识、提建议

畅所欲言话机遇 同心聚力谋发展

曾少强

深圳市宝安区工商联(总商会)主席(会长),深圳翰宇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

宝安通过深化并联审批机制、探索“三个一”企业服务机制、打造亲清政企服务平台等,持续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支持广大民营企业家扎根宝安、全力发展。一系列政策举措,极大坚定了企业家们的发展信心、激发了干事创业的热情。我将与区工商联一起,当好民营企业家的“娘家人”,为广大企业在宝安发展撑腰、打气、鼓劲,提供最优服务;同时,团结带领企业家始终听党话、跟党走,争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典范,为宝安加快“三城”建设贡献更多宝商力量。

苏 瞒

深圳市特区建发海洋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非常感谢宝安区领导和各部门的大力支持,集团和海洋公司在宝安区的各个项目得以快速推进。位于宝安区的海洋新城和中欧蓝色产业园,是深圳落实国家海洋强国战略、深化改革开放战略、深港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通过发挥湾区腹地、深圳产业化、香港基础研究优势协同,积极引进欧洲先进海洋要素,引导宝安区和南山区陆域电子信息、工程设备制造、专精特新等优势企业向海发展。下一步,将借助前海“扩区”的政策优势,充分发挥宝安区政府、前海管理局和特区建发集团三方优势,打造“1+2+3”海洋产业体系和生态圈。

夏 军

区政协委员,深圳市创世纪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

创世纪定位为“行业领先的高端智能装备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经过近20年的发展,公司数控机床业务具有完整的研、产、供、销、服体系,近三年累计投入研发费用超过5亿元,形成有效专利733件,已成为国内数控机床行业龙头企业。

创世纪是宝安本土企业,我深刻感受到区委区政府对制造业的关心和支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的投入,推动工业母机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我们创世纪受益匪浅,不仅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为宝安制造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王永锟

区政协委员,斯坦德机器人(深圳)有限公司董事长

我是一名“90后”。2006年大年初五,我们5个哈工大的同学从哈尔滨飞到了宝安。到宝安的时候,我们兜里只有10万块钱,在宝安中心区租了一个办公室,开始了创业生涯。

印象非常深刻的是,我们之所以能被关注,得益于宝安区的扶持。当时参加宝创赛获奖后,宝博会免费提供了一个40平方米的场地供我们作展示,就是在那里,我们接触到至关重要的第一批客户:华为、中兴和富士康等。感谢宝安区提供平台,让我有机会与成熟、成功的企业家交流,汲取智慧力量,进而真正从创业者转变成为企业家。

何加锐

区政协常委,深圳市鼎和盛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

我在1999年创办了鼎和盛。这家在宝安土生土长的企业,在宝安区委区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一路坚持到现在。

恰逢“双区”建设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为民营经济发展带来了全新的动力,为企业家施展才华搭建了广阔的平台。新的征程已经启动,希望大家在今后的日子里一如既往地积极响应宝安区委区政府的号召,落实各项规划,继续保持创业干劲、发挥创新才智、勇立时代潮头,取得更大的发展成就,担当更多的社会责任,赢得更好的社会赞誉,让我们共同努力,为高质量建设宝安“三城”作出更大的贡献。

陈永强

区政协委员,影石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

作为扎根宝安的民营企业,影石创新在短短8年时间内,从一个大学生创业团队快速成长为全球领先的智能影像品牌,离不开宝安区委区政府的鼎力支持。作为先进制造业大军的一员,影石创新深切感受到,区委区政府通过在产业结构、产业基金、发展平台、要素配置等多方面不断完善政策体系,以积极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建设制造强市持续贡献力量。

未来,影石创新也将坚持走“专精特新”“科技创新”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在国际舞台上亮出“中国智造”招牌,成为世界一流的智能影像品牌。

邱伯华

区政协委员,震兑工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当初震兑选择落户深圳宝安,是极其正确的。成立不久就得到各级政府的关怀与支持,更是作为区主要领导挂点企业受到重点关注,使得震兑在短短四年间,从零订单、零客户,没有母体任何项目支持的情况下,发展成为国内唯一能够对远洋、近海、内河各类船型提供全谱系智能系统和服务的产业科技公司,占有率处于行业领先,也是英国劳氏船级社向全球海事界推介的唯一中国AI供应商。接下来,震兑将继续以深圳作为总部,形成“商业公司、研究中心、项目公司”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

林洺锋

深圳市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宝安是产业大区,未来在多个行业领域一定能培育出很多龙头企业。建议在能代表宝安区短期、中期、长期发展的产业链中,筛选出一批企业作为链主企业,推出“一链一策”“一企一策”的扶持政策,充分发挥链主企业头雁引领和生态主导优势,带动更多中小企业融入供应链、创新链,以链式效应带动产业大集聚、集群大发展,构建具有竞争力的宝安产业链生态圈。

此外,为进一步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宝安企业建设国际品牌刻不容缓,希望宝安区推出相关补贴政策,加大对企业“走出去”的支持力度,让世界感受“中国制造”的魅力。

(本文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编辑 姚静霞  二审 麦苗茵  三审 万晖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叶志卫 通讯员 蔡漫琪)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