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1月8日是第二十四个中国记者节。8日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趣味工间运动会在深圳报业集团新媒体大厦拉开帷幕。平时或奔波在新闻一线,或在电脑前奋笔疾书的记者编辑们通过握力器、弹力带、跳绳、爬楼梯等简单有趣的形式展开了一场“PK赛”。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深圳商报社相关负责同志参加启动仪式。
全媒时代,当一名记者需要“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不仅要“妙笔著文字”,还要一专多能:能拍、能写、能上镜。也曾经有人调侃,地球不爆炸,记者不放假;宇宙不重启,记者不休息。多重压力下,以记者为代表的媒体从业者,成为肩颈腰腿等关节病侵袭的高危人群。
2023年,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提出举办创新型公益体育赛事。旨在鼓励社会力量创新举办公益赛事活动,构建更加贴近深圳市民需求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体系,不断提升群众参与体育赛事活动的热情。
如何将年轻人拉进全民健身阵营,将全民健身的理念推广到更广大人群?作为2023创新性公益体育赛事活动的一部分,本次记者节办公室工间趣味运动会以2023年记者节为契机,在媒体从业人员中间推广全民健身活动。通过握力器、弹力带、跳绳、爬楼梯等小型简便、触手可及的工具和锻炼方式,带动更多媒体从业人员提升兴趣、参与锻炼,持续探索“办公室”健身的创新形式,不断扩宽全民健身内涵。在激发大家参与兴趣之余,活动主办方希望通过组建团队比赛,鼓励员工相互合作,增强团队凝聚力;更希望结合办公室人群日常工作场景,让办公室随心、随处锻炼形成一套相对固定并易复制可推广的流程,为更多上班族打造工间锻炼模板。
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促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努力使全民健身、共享健康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市民在新时代追求更高生活质量的新时尚。随着深圳城市的高速发展,上班族群体成为这座城市人口比例最大的组成部分,此类人群正承受着工作、生活、家庭等各方面压力。工间碎片化运动希望不影响该人群工作与生活的前提下,使其可以在上班通勤途中及居家、办公时利用零碎时间进行碎片化运动,帮助上班族人群提高身体健康水平。
近年,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在全国率先推广“工间碎片化运动”。经过前期探索,目前已研究制定《多场景碎片化运动解决方案》,开展了碎片化运动指导师培训,建设全国第一家工间碎片化运动器材实验室,有一批企业已经开始推广践行。通过不断地普及和推广碎片化运动,让更多有需要的人参与其中,以充分贯彻落实《深圳经济特区促进全民健身条例》,加快推动深圳全民健身事业创新发展。希望本次活动的举办可以带动更多新闻工作者关注自身健康,感受运动便利,降低大家参与健身锻炼的时间成本、器械成本、场地成本,吸引更多更广的人群加入全民健身大队伍中来。
随着活动启动,参加活动的记者编辑们在深圳市社会体育指导员老师的带动下进行热身,并熟悉握力器、跳绳等健身小器械的科学锻炼方式。随后,记者编辑们进行了谁更“给力”、一起来划船、纵身一“跳”、向“上”而行等创意比赛项目比拼。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助理教授陈海瑞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大众认知中,运动是需占用大块时间的“奢侈品”,工间碎片化运动鼓励大家利用碎片化时间锻炼,让运动成为生活“刚需品”。同时,通过健身小器械的推广和科学锻炼方式,解决上班族“不要动”“不会动”“不想动”“没空动”“没地方动”等难题,让运动做到随时可动、随处可动。
本次活动由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指导,深圳报业集团深圳商报社主办,深圳市深商传媒有限公司承办,洋河股份赞助。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编辑 黄力雯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高原 三审 万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