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区40年∣马峦街道筑牢民生“保障线”提升居民获得感幸福感

​读特记者 吴璇玲
2020-08-20 21:19
收录于专题:特区40年 逐梦坪山
摘要

智慧居家养老 推进“老有颐养”全省首批五个、全市唯一的“互联网+养老”试点平台在马峦启用

各类帮扶落到实处、民生服务不断加强、社会保障更加完善、人民福祉持续增进……近年来,马峦街道瞄准“民生幸福标杆”的定位,筑牢民生“保障线”,提升辖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

高质量推进“民生微实事”

“四点半课堂”引入专业老师和社工,开展学生作业辅导和兴趣爱好培养活动;社区的残疾、孤寡老人及特殊困弱家庭不分户籍,由党员干部联合社工、志愿者结对帮扶;“大万世居麒麟醒狮公益培训班”,让居民在潜移默化中学习礼仪、爱上健身,进一步擦亮马峦的特色文化品牌……

这是马峦街道“民生微实事”提升民生福祉的一个缩影。据悉,街道每年投入数百万元,开展了服务类、工程类、货物类等项目三百多个。为精准收集群众需求,“民生微实事”项目申报可以跨年度实施,提前三个月开始征集,让项目的论证更完善,也让居民拥有充足时间进行了解与讨论。如今,一批批充满民生温度的优秀项目得以脱颖而出,使辖区居民享受到更多发展“红利”。

智慧居家养老 推进“老有颐养”

全省首批五个、全市唯一的“互联网+养老”试点平台在马峦启用,全区首家长者饭堂在马峦试运营,马峦工作人员进居民小组为老年人集中办颐年卡……近年来,马峦街道全面创新养老服务方式,保障辖区长者“老有颐养”。

2019年,坪山区民政局、马峦街道联合打造的居家养老信息化服务线下服务站正式启用,集居家养老、医疗机构、老年人培训服务、老年人法律及心理咨询于一体。街道同步启用“居家养老信息化服务平台”,为老人提供“12349”政策咨询热线、7×24小时紧急呼援、定位服务、预约挂号等一系列养老服务,开启智慧居家养老模式。

宽敞的饭堂干净明亮,热气腾腾的饭菜色美味香,丰富多彩的老年文体活动引人入胜……为进一步满足社区老人专业化、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马峦街道试运营全区首家长者饭堂,帮助辖区特困、独居、孤寡、高龄、失独、失能等特殊困难及生活需要照料的老年群体,解决日常用餐困难的同时,提升他们的生活品质。

完善社会保障 织密社会救助网

为增强困难群众申请救助的主动性,马峦街道组建社会救助政策宣讲组、举办社会救助政策宣讲会等,使辖区居民知悉各类救助政策。为加强辖区户籍困难群众的兜底保障力度,街道完成辖区户籍困难家庭调查,落实各类补助的发放。

为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马峦街道陆续开展文化素养、职业技能、居家能力训练等服务。全面落实扶残优待政策,累计发放残疾人补助两百多万元;以助残日、爱耳日、爱眼日等为契机,开展丰富多样的宣传活动,在辖区营造扶残助残的氛围。此外,街道扎实开展临时救济、危困救济工作,力争实现“弱有众扶”。

编辑 刘春雨

(作者:​读特记者 吴璇玲)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