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光灯 331期|告别“课间圈养”,关键是要厘清责任边界
晶报APP 晶报记者 李跃
2023-11-07 09:36

晶报

阳光媒体 非常新闻

没想到,在整个教育场域中并不起眼的“课间十分钟”,连日来成为关注热点。

多家媒体报道,由于很多学校要求学生课间不要下楼,不能高声说话、跑跳,被抓到还会扣分等,课间十分钟,偌大的校园变得空空荡荡。山西某地还有一名教师发视频吐槽“课间圈养”现象,称七成学生课间不出教室,即使是20分钟的大课间。

究其原因,主要是出于安全考虑。许多学校和老师担心课间活动存在安全隐患,为了方便管理并规避风险,一些中小学便对课间十分钟戴上了紧箍咒。规定课间十分钟的活动范围、活动种类、声音大小,规定班主任的监督职责并与班分的扣罚挂钩。

新华社就此推出了一篇叫《把课间十分钟还给孩子》的评论称,怕孩子出问题,怕被追责,就采取限制学生课间外出活动这种“省事儿又保险”的方法,实则是一些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懒政。

评论称,两年多前,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明确提出遵循教育规律,着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保障学生休息权利。课间休息十分钟,是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学校应当把立规定则的心思更多地用在关爱学生、提升管理水平上,而不是牺牲孩子的课间休息时间,更不能剥夺孩子到操场上跑一跑、跳一跳、喊一喊、笑一笑的权利。

红网则推出《实现课间十分钟自由,关键在学校敢于放权》的评论称,既然课间十分钟的主体是学生,那么怎么安排应该交由学生自己来决定,安排权属于学生自己,学校必须要放权。换句话说,只要学生们不违反校纪校规,是坐在教室里喝水休息、去卫生间解决生理问题,还是和同学在校园里说说笑笑,都是他们的自由。学生课间十分钟想做什么,要根据他们自己的情绪状态和需要,学校不能剥夺他们的这种权利,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方式为他们作安排。

《中国青年报》发表的评论文章《告别“圈养”:让课间十分钟重现活力》,则站在学校角度,分析了课间十分钟“消失”的原因。文章说,“一旦出现安全问题,无论学校有责无责,家长大概率都会闹到学校,有些即便无责,迫于网络舆论的压力,学校也只能担责以息事宁人,有些班主任、学校领导也可能因此被问责。在这样的结果导向之下,不少学校宁愿牺牲学生的长远健康以换取眼前的管理平安。”

就在大家为课间十分钟话题而争论不休之际,爆出了一起引发广泛关注的校园安全事件——近日,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稻香村小学一名学生,在放学后的足球训练中出现身体不适,经抢救无效死亡。目前,学校负责人薛某已停职,并与第三方人员足球教练张某某和闫某某一起,正在接受相关部门调查。

这起事件,与课间十分钟消失背后的安全话题具有高度关联性。《新京报》就此发表评论称,“对于在校园里发生的意外事件,社会理应关注,但需要理性关注,而不应添油加醋、乱加枝节”。

文章认为,课间十分钟消失已给全社会敲响了警钟,那就是要为学校办学营造良好环境,包括舆论环境。显而易见,一有意外事故发生就对学校恶意揣测、造谣传谣,不可能给学生带来好的教育。这也提醒教育部门,面对由学生意外事件引发的舆情,不能被舆论牵着鼻子走,而要坚持依法治教,清晰界定学校、老师应当承担的责任。

看来,要让课间十分钟乃至整个教育恢复活力,一方面,得先厘清、明晰责任边界,不能让学校成为“无限责任公司”,解除学校这方面的后顾之忧。正如《新京报》评论所说,需要先给学校吃一颗“定心丸”;另一方面,在此基础之上,也需要学校采取增加防护设施、派设巡查老师等安全措施来为课间十分钟“松绑”,防止学校以安全为名剥夺孩子们运动与休息的权利。总之,它需要学校展现责任担当,同样也需要家长抱以宽容和支持,两者缺一不可。

编辑:李一凡

(作者:晶报记者 李跃)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