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新时代改革开放论坛举行 聚焦“中国式现代化与全球城市治理”
深圳特区报 记者 杨丽萍 通讯员 郭剑峰
2023-11-06 17:25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近日,在深圳改革开放干部学院成立三周年之际,第三届新时代改革开放论坛在深圳前海召开。论坛以“中国式现代化与全球城市治理”为主题,由深圳改革开放干部学院、深圳大学主办,深圳改革开放干部学院政党发展研究中心、深圳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承办。来自中央党校、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等数十位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围绕全球视野下的城市治理创新、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发展之路、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发展格局、数字化治理与智慧城市建设等议题进行深入研讨交流。

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也是最具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之一。加速建设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需要粤港澳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加强开放合作,在区域一体化背景下推动实现更高水平的融合发展。

深圳市委党校副校长谢志岿研究员认为,大湾区城市发展已进入“都市圈时刻”,但从现实情况来看,有形无形的“围墙”和“壁垒”正制约着深圳的都市圈发展,例如交通断层、公共服务壁垒、零和博弈思维。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完善合作共赢机制推动都市圈一体化发展,包括通过完善GDP和税收分成推动深圳产业向周边有序转移、完善共建共享机制加强都市圈交通和公共服务合作供给、通过发挥市场力量和社会组织作用推动都市圈产业协作,以及推动完善都市圈政府间协作的顶层设计工作机制。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管学院李琦助理教授横向对比了加州湾区、纽约湾区、东京湾区的人才战略,提出打造“人才湾区”需要博采众长,吸收各地的发展优势。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才战略,要以数量庞大的世界级龙头企业、不断壮大的独角兽企业及高新技术企业引才,以高水平的重点实验室与科研机构育才。在高校层面,需要以数字驱动人才的重点培养,及企业对于数字化目标实现的落实;产学研结合,加强高校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和吸引人才中的重要地位;发展高校在大湾区的分校模式;吸引海外高校在大湾区建立中国中心。

深圳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谷志军教授指出,深圳纵深推进先行示范区建设,要以示范性重新定位改革创新的价值,在市场化、全球化和信息化等相互交织的改革进程中,进入回应社会差异性、回应经济市场化、回应社会多元化“三重回应”新阶段后,深圳改革创新必须实现三大转变,即从本土叙事向全球叙事转变、从单一叙事向多元叙事转变、从保守叙事向开放叙事转变。

当前,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城市治理带来了巨大变化。推进城市治理的数字化转型,以数字化技术、场景和模式赋能智慧城市建设,提升数字惠民服务,成为中国城市治理创新的鲜活经验。

四川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院长姜晓萍教授指出,面对数智驱动城市韧性治理所带来的一系列伦理风险,包括治理技术失灵、治理主体异化、隐私权侵犯、数字鸿沟、数字歧视与社会不平等、制度兼容性难题、治理场景不匹配,等等,因此,有必要通过建立伦理风险治理的共同体、健全伦理风险治理的政策法规体系、坚持伦理风险治理的原则、完善伦理风险治理的标准、明确伦理风险治理的路径、探索全景式伦理风险治理模式、建立伦理风险治理知识互动平台等方式对数智驱动城市韧性治理的伦理风险进行防控。

深圳改革开放干部学院副院长陈家喜将政党视角引入城市数字治理,回顾了深圳城市基层治理创新的开展过程,并以深圳“民意速办”改革为案例,全面分析技术驱动的城市数字治理创新举措,展示了从技术赋能到规范标准,从再造流程到注重反馈的全过程,解析党建引领民意速办的实践机理,包括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统筹作用,发挥基层党组织线上与线下服务相结合的贯彻作用;推动服务平台与党建平台相互嵌入的整合作用,回答了“党建如何引领城市数字治理”这一重要命题。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叶林教授以广州市全域服务治理改革为案例,提出要围绕“以人民为中心”,转变超大城市发展与治理方式,打造市域治理现代化的特色体系。在实践过程中,突出技术的力度、治理的效度和城市的温度,充分将新技术融入市域治理,以技术创新反推治理流程再造,通过全域服务治理为市民服务,突出服务意识,完善基层治理,形成多元包容、城乡融合体系。

最后,深圳改革开放干部学院副院长陈家喜教授进行总结发言。他以三组关系回顾了整场论坛:第一组关系是中国式现代化与全球城市治理,也是本次论坛的主题,与会专家从各自的研究领域与实践经验出发,对于如何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着力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展开了精彩论述。第二组关系是宏观叙事与微观叙事,与会专家中既有从政治发展、边疆治理、超大城市、湾区发展等全局和战略高度理解把握中国式现代化,也有对深圳、广州、成都等地城市治理创新案例的经验分享与个案研究。第三组关系是全球视野与中国关怀,与会专家的汇报兼具国际视野与本土情怀,为中国城市治理创新的理论与实践注入新发展动能,为加快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贡献学术力量。

编辑 刘悦凌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高原 三审 万晖

(作者:记者 杨丽萍 通讯员 郭剑峰)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