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改革开放篇⑥ | 长园深瑞:将电力能源核心技术牢牢攥在手里

深圳报业集团 记者 闻坤 周良成 杜婷 李旖露/文 杨少昆/图
2023-11-03 09:41
摘要

近日,由市委宣传部组织策划的“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第二季“改革开放篇”主题宣传活动,第五站走进长园深瑞公司。

在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园北区一栋方正的大厦里,全力运转的生产线如水流般奔驰不息,PCB电路板在电光石火间淬厉成型,经过一系列复杂工艺过程和测试后,一件件成品电气设备整装待发,它将从深圳出发,前往五洲四海。

作为国内第一批电力专业企业,长园深瑞继保自动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园深瑞)致力于全球能源技术创新和优质服务,在“发、输、变、配、用”电力能源领域全产业链布局,保护控制类产品覆盖10千伏-1000千伏全电压等级,成功应用于国内30000余座变电站,保障了约10%的全社会用电量安全。

从三峡输出、西电东送、国家电网1000千伏特高压工程等一大批国家重点输变电项目,到泰国首座智能变电站、埃塞俄比亚电网首都配电项目等,公司业务范围覆盖全球80个国家和地区。成立近30年来,业专于电、技精于能的长园深瑞做自主创新、持续创新的践行者,将电力能源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全系列产品实现安全可控,产品累计获350余项授权专利及软件著作权,参与制定160余份相关标准,向全球卓越的工业与电力系统智能化、数字化民族品牌不断迈进。




一线调研

长园深瑞:将电力能源核心技术牢牢攥在手里

长园深瑞产品累计获350余项授权专利及软件著作权,参与制定160余项国家、行业标准。 深圳特区报记者 杨少昆 摄

作为专业电力系统自动化和智能化领域的领军企业,很难想象,长园深瑞是由原中国电力部旗下的电力自动化研究所中的一个小科室(元件保护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研究室)于1994年改制成立。

“自改制以来,我们就一直从事电力系统相关的产品研发和生产制造。”长园深瑞总经理强卫表示,从元件保护起步,填补了国内母线保护空白,长园深瑞成为国内第一批该领域电力专业企业。

全文阅读,点击>>《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一线调研 | 长园深瑞:将电力能源核心技术牢牢攥在手里》

高端对话

长园深瑞总经理强卫:打造全球卓越民族品牌

深圳特区报记者 杨少昆 摄

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生产中,我们都离不开一样能源——那就是“电”。在“双碳”背景下,电力和新能源行业更是充满了机遇和挑战。如何应对新挑战,抓住新机遇,实现高质量发展?如何立足深圳,走向世界,打造全球卓越的工业与电力系统智能化、数字化“民族品牌”?

带着这些问题,近日,“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采访团走进长园深瑞公司,与总经理强卫面对面,畅谈长园深瑞立足深圳近30年,打造全球卓越的工业与电力系统智能化、数字化“民族品牌”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全文阅读,点击>>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高端对话 | 长园深瑞总经理强卫:打造全球卓越民族品牌》

专家视角

深圳市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董晓远:鼓励企业数字化转型

深圳特区报记者 杨少昆 摄

“长园深瑞在产品创新、数字化转型、新能源应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这令我印象非常深刻。”

深圳市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董晓远表示,长园深瑞抓住数字时代机遇,积极进行数字化转型,数字化技术在企业生产与服务相关领域中的广泛采用。例如在数字孪生、智能控制、人工智能及5G通信等新技术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过程中的工程实践应用,长园深瑞走在行业前列。

全文阅读,点击>>《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专家视角 | 深圳市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董晓远:鼓励企业数字化转型》

委员视角

深圳市政协委员常远:最重要的是技术上有备而来

深圳特区报记者 杨少昆 摄

“长园深瑞是转型非常成功的企业,确实以‘技术见长’推动了能源利用更安全更方便。”深圳市政协委员、市工商联副主席、市中小企业国际技术合作会会长常远表示,他对长园深瑞在“发、输、变、配、用”各电力能源领域的技术研发、全产业链布局以及为用户提供专业的电力设备和系统集成解决方案印象深刻,这对其他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范本。

全文阅读,点击>>《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委员视角 | 深圳市政协委员常远:最重要的是技术上有备而来》

短评

从“产品出海”到“品牌出海”

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王玥


深圳特区报记者 杨少昆 摄

作为国内第一批电力专业企业,长园深瑞立足深圳近30年,填补了继电保护领域国内的空白。从“电网高压继电保护产品基本被国外厂商垄断”到“将电力能源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长园深瑞的发展历程,为我们清晰展现了深圳本土高新技术企业是如何努力摆脱国外“卡脖子”掣肘,通过“自主替代”保障国家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如今长园深瑞的业务范围已覆盖全球80个国家和地区,向全球卓越的工业与电力系统智能化、数字化民族品牌不断迈进。

以长园深瑞为代表的“出海”深企,凭借其创新技术和优质服务,在全球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不仅为深圳经济增长、结构调整、科技创新提供了新引擎、新活力、新动能,也让传统的“中国制造”产品逐步摆脱“廉价”标签,持续提升中国“智造”品牌形象。

深企积极“走出去”开展对外投资和国际合作,是深圳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从产品“出海”到技术“出海”、品牌“出海”,既要全力以赴,更要稳扎稳打。当前,企业“出海”的航程中少不了风浪和暗礁,“行稳”充满挑战。深圳市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对企业的护航力度。今年7月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工作的若干措施》,为深圳企业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防范和纠纷应对服务,8月推出的《深圳市优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2023-2025年)》提出,提升跨境贸易业务办理效率,强化海陆空跨境物流服务动能。

从打价格战到价值战,从“产品出海”到“品牌出海”“技术出海”,靠的是企业自身争气,也离不开政府加油打气。政企合力“扬帆”,才能最大程度避免地缘政治风险、知识产权风险、法律风险、汇率风险等航程中的逆风,才能在国际市场上“立得住”“行得远”。

编辑 高原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郑蔚珩 三审 周斐斐


(作者:记者 闻坤 周良成 杜婷 李旖露/文 杨少昆/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