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情绪产品热销 专家提醒不可沉迷 花钱购买情绪产品 不如积极调整心态
深圳晚报记者 李超 实习生 谢婉莹
2023-10-30 10:32

线上购买虚拟情绪产品,线下光顾解压体验门店,越来越多年轻人通过各种新颖独特的方式缓解情绪压力。情绪消费的火热现象背后,实际上是当代年轻人“花钱买开心”的体现。不过,专家提醒,购买虚拟情绪商品要注意其背后存在的法律风险,注意个人信息的保护。同时,及时调整情绪状态,保持身心健康也尤为重要。

虚拟情绪产品吸引不少尝鲜者购买体验

城市生活的快节奏,让越来越多年轻人更加注重情绪价值,相关的情绪消费产品层出不穷,互联网上诸如“爱因斯坦的脑子”“树洞体验”“好运喷雾”等虚拟情绪产品吸引了不少市民购买体验。

虚拟情绪产品是什么?深晚记者在电商平台上搜索“爱因斯坦的脑子”,发现相关商品并不少,此类商品事实上就是以噱头售卖祝福语,消费者从中获取一定的心理安慰价值。其中,销量最高的店铺已经售出6万余单,其余大部分店铺的商品销量都在300单以上,产品的热度可见一斑。

类似的商品还有“野生大象”“野生霸王龙”等虚拟产品,商家标注“大象”会自动寻路、“霸王龙”已打疫苗等有趣的介绍,顾客购买后就可以与客服开启一段轻松无厘头的聊天,通过一种另类的方式解压。

除此之外,还有为朋友购买一只“虚拟蚊子”的网络服务,顾客下单后指定服务对象,根据客户要求,商家会添加指定对象的联系方式进行服务,为其送上一首由“嗡嗡嗡”组成的一大段文字的“蚊子歌”,常常让被服务对象哭笑不得。通过无厘头的社交方式,让体验者舒缓情绪。

诸如此类的虚拟情绪产品让年轻人收获了更加多样化的体验,同样也催生了一大批解压新产品和新服务。

年轻人通过“解压”商品舒缓压力

除了情绪商品,基于直播的情绪解压消费,也受到不少年轻顾客的青睐。在某短视频平台上,深晚记者随机点进一家带着“解压”标签的直播间,主播一边切肥皂一边跟观众聊天,吸引了5000多人观看,直播间点赞量超过10万,不少顾客也通过刷礼物的形式“消费”解压。

而在线下,各类解压体验馆、轰趴馆、DIY手作馆等解压新业态也在越来越多商场落地,越来越多的顾客愿意为情绪价值买单。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深圳共有160家企业的名称、经营范围、产品服务或商标含有“解压”二字。

在海岸城的一家解压体验馆,商家为顾客提供了射箭、拳击、旱冰场等多种类型的解压服务体验,场馆内还开设了一间“发泄屋”,顾客穿戴好防护服后可以在房间内砸碗、呐喊,尽情发泄心中的压力,吸引了不少顾客到店体验。

除了解压体验馆,还有不少提供解压手工创作的DIY手作馆,也颇受有解压需求的年轻人欢迎。

市民周女士因为工作压力大,就经常与朋友相约来到手作DIY馆进行手工创作。“我做过奶油胶手机壳、手工串珠、石膏娃娃涂色,专心制作一样东西的过程是很解压的。”她说。

不管是线上虚拟产品,还是线下解压体验馆,消费人群大部分都是年轻顾客。年轻顾客因为工作压力、生活压力等因素亟须通过这类看似“无聊”的方式舒缓情绪、释放压力。

“我们的客户群体基本上是年轻人,这类服务就是类似于电子陪聊。”一位售卖“树洞服务”的网店商家告诉深晚记者,根据客户不同的需求,他们会提供倾听、安慰、陪伴等不同类别的服务形式,为顾客提供一定的精神支持。

在店家看来,现在的年轻人面临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产生了很多负面情绪,如果不及时排解,很容易造成心理健康问题,“提供这种服务也是为了告诉年轻人,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很重要。”

“情绪商品”有一定作用 但要防止依赖和沉迷

对于“情绪消费”火热的现象,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心理咨询师王留锋认为,解压体验对于人们缓解日常生活中的压力和焦虑情绪有一定的作用,“购买类似虚拟情绪产品,消费者可以获得一种短暂的快乐和满足感,但也要防止依赖和沉迷,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这种现象可以归结为‘安慰剂效应’。可能源于人们内心的孤独、无聊、渴望被认同和追求新鲜感等心理需求。”王留锋认为,购买虚拟情绪产品,可以获得一种短暂的快乐和满足感,但不能忽视的是这种快乐和满足感往往也是“虚拟”的,并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获得满足。

对于不少年轻人更愿意为情绪商品买单的情况,王留锋认为,这种情况反映了当代年轻人对于心理健康的关注和对于情绪情感状态的调整需求。年轻人往往面临着学习、工作、情感等方面的压力和困扰,需要正确调整情绪状态,以保持身心健康和积极向上的心态。

王留锋建议,年轻人要积极调整心态,找到自己的动力和支撑,在日常生活中,要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与亲朋好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也可以适当培养兴趣爱好,增加生活的乐趣,当面对压力和困难时要学会冷静思考,必要时可以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与此同时,针对线上虚拟产品的法律风险问题,广东普罗米修律师事务所律师袁春琴也给出了自己的意见。她认为,从法律层面来看,只要商家在上架类似产品时解释清楚,一般不会构成虚假宣传和诈骗。“这类产品一般也不会违背公序良俗,或者侵犯任何人的权利。”

此外,袁春琴强调,消费者在购买类似商品时可能存在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进而引发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因此消费者在购买此类产品时要加以防范,避免上当受骗。

编辑 黄力雯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钟诗婷 三审 周斐斐

(作者:深圳晚报记者 李超 实习生 谢婉莹)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