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起千年古音 一睹丝路风情

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焦子宇/文 记者 刘羽洁/图
2023-10-27 10:20
摘要

世界上有这样一个乐团,花了数十年,挖掘重现了北非、中西亚、东欧地区的民族古乐器,带领观众穿越千年,游历高加索雪山和古巴比伦文明,探索民族音乐的发展之路——这就是来自亚美尼亚的巴比伦古德耶夫民族古乐团。

世界上有这样一个乐团,花了数十年,挖掘重现了北非、中西亚、东欧地区的民族古乐器,带领观众穿越千年,游历高加索雪山和古巴比伦文明,探索民族音乐的发展之路——这就是来自亚美尼亚的巴比伦古德耶夫民族古乐团。日前,该乐团应2023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邀请,在龙岗文化中心上演了“丝路古音”千年时光之旅音乐会。通过音乐家极具魅力且精致无比的演奏,探寻亚洲人类文明与音乐薪火相传的历史,追溯民族器乐的起源与传承。

巴比伦古德耶夫民族古乐团演出现场。

音乐里,有穿越千年的故事

作为当今音乐界最有影响力的民族古乐团,巴比伦古德耶夫民族古乐团集合了东欧、中东地区以及中亚各国家与民族地域的古代传统乐器及演奏家,在创始人亚美尼亚作曲家、音乐学者莱文·艾斯肯尼的创作与重新编配下,重现了古代中东与东欧的音乐,并用室内乐合奏的精致形式将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呈现在现代的音乐舞台上。

唢呐、管子、琵琶、二胡等绝大多数的中国民族乐器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不少特色乐器是同根同源的“兄弟姐妹”,随着文化融合,互相影响、借鉴,成为今天各国独特的音乐宝藏。当天音乐会上,乐团以“精彩演奏+深度讲解”的呈现方式,为观众阐述着巴比伦古音、古叙利亚古音、亚美尼亚古音、高加索地区古音、中国音乐,五个时期、五个不同地域文明的历史、风貌、音乐与文化。在主持人与演奏家们的互动中,观众了解了台上9种古乐器的前世今生,亲密接触了那份来自远古的神秘而极富氛围感的优雅。

乐器里,有文化传播的声音

扬琴的旋律,也许曾经飘荡在伊朗高原的王宫庭院里;清脆的古典吉他,诞生在黄沙漫天的阿拉伯沙漠里。

巴比伦古德耶夫民族古乐团成立以来,以其融汇东西方历史的传统乐器演奏与精湛的古曲编配,让世界乐坛眼前一亮。这种穿越不同文明间的交融与借鉴,在“一带一路”故事里抒写着波澜壮阔的华美篇章。音乐会现场,观众近距离看到了包含东欧、中东、中亚等国近20种古代民族乐器的集中亮相,在舞台上重现欧亚大陆千年历史长河里那些璀璨的艺术文明。

中国古典曲目《春江花月夜》在演奏家的手中,通过充满异域风情的乐器,会展现出怎样的意境?演出现场,当熟悉的旋律回荡在音乐厅上空时,一幅幽美邈远的春江月夜图浮现在观众眼前。韵律婉转悠扬,让人仿佛看到了唐朝中华文明在欧洲流传的盛景。

编辑 黄小菊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高原 三审 刘思敏


(作者: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焦子宇/文 记者 刘羽洁/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