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紫砂第一人”徐风最新长篇力作《包浆》问世
深圳特区报驻沪记者 匡彧
2023-10-26 18:10

近日,被誉为“书写紫砂第一人”的“中国好书”作家徐风最新长篇力作《包浆》由译林出版社出版发行。故事从古蜀镇古南街宜兴紫砂世家一间聊壶茶坊讲起,作家用二十余万字的篇幅,渐次展开制壶、鉴壶、藏壶故事,牵连起数百年紫砂工艺史和文化发展史,描绘出数代人接续创造、守正创新的艰辛历程。包浆既透出岁月之光、人生之境,更是以器载道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灌注。该书入选2023年度中国作家协会重点作品扶持项目,受到广泛关注。

从“壶王三部曲”《壶王》《壶道》《壶殇》,到非虚构作品《布衣壶宗》《花非花》《做壶》,徐风被读者称为“最会写紫砂的中国作家”。如果说其早年的作品侧重于用文字“制壶”,《包浆》则是用文字“品壶”。在这部暌违十年的小说新作中,他以古蜀镇紫砂收藏世家葛家三代的故事为主线,串联起自清末至今近一个世纪的江湖往事。

紫砂世家之子葛家印,为保护祖先传下的珍宝老壶,节衣缩食,忍辱负重。晚年,他想把所有珍藏托付给唯一的女婿钦子厚。一次次的考验,使得翁婿之间矛盾爆发。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葛家印写下一组密码,钦子厚按图索骥,找到几个旧笔记本和一把生锈的钥匙,破译了藏壶地点,历经千辛万苦,老壶重现,沧桑扑面。他奔走于各地博物馆,寻访当事人以及后代。僧帽壶、提梁壶、龅瓜壶、孟臣壶、双蝶壶……每一把壶背后都是一个震撼心灵的故事。钦子厚一路拜师学艺、寻访记录、守护创新,最终和妻子决定将葛家三代几百件传世名壶捐出。在种种生命际遇中获得的长足成长,是岁月养出的包浆。

徐风在这个人物身上寄托了以器启道的中国传统文化,他认为:“钦子厚从一个边缘的、无所事事的、有所厌世的人,在解读祖辈留下的传奇紫砂老壶的过程当中,慢慢有了一种社会责任,壶成了他的精神导师。最后把几百把传世名壶都捐给了国家,这才是最精彩的‘包浆’。”主人公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带出家族,激活传统艺术的生命力,达成了古与今、技与艺、传与承、守与创的沟通与联结。

“包浆”是整部小说的题眼,也是中心之旨。包浆是做壶人与养壶人共同赋予紫砂陶艺的灵性,既是岁月沉淀显现的光泽,也是经历人生磨砺后达到的境界。《包浆》凝结了徐风多年来对紫砂文化、器物之道、世俗哲理的思考与探索。

徐风说:“我写了这部《包浆》,器物上先辈的精神给予了后辈力量,最精彩的‘包浆’是人,而不是器物。”

《包浆》延续了徐风创作一以贯之的民间性与日常性,体现出江南市井的生动与淳朴。他以“紫砂名片”和作家的双重身份,将江南民间之手艺史、生活史、审美史和习俗史深藏于一把紫砂的方寸天地,以民间经验娓娓道出中国紫砂精神。在他眼里,“紫砂本身就是江南文化家族里的一个孩子、一个分支,紫砂壶靠文化来滋养,反过来它也滋养了人们的生活。俗世的江南生活很大程度上是一体的,从家具、紫砂壶、楼宇、房屋,哪怕小到一把折扇,都是从容温煦的生活态度的体现”。

小说借好读耐读的故事,充沛展示了江南文化的活色生香。“河绕山转、街随山走”的古南街上,官吏、讼师、僧人、商贾、郎中、手艺人、民女、窑户,形形色色的人物穿插其间,编织出陶都百景的瑰丽图卷,仅特色小吃,就有鸭饺面、百合羹、一网鲜、响油鳝丝,不一而足,蕴含着作者对一方水土的情有独钟。

(图片由译林出版社提供)

编辑 刘悦凌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关越 三审 张露锋

(作者:深圳特区报驻沪记者 匡彧)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