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大运河畔的红色历史!首部书写“运河支队”的长篇小说《大河》出版

深圳特区报驻沪记者 匡彧
2023-07-11 13:10
摘要

近日,译林出版社出版发行著名作家张新科六十万字的长篇新作《大河》,将“运河支队”尘封于历史的峥嵘往事讲述给现代读者。

“铁道游击队”的故事因被写成小说并改编成电影电视剧而广为人知,其实,在苏鲁交界、运河两岸,还有一支规模更大的传奇部队——“运河支队”,他们曾与铁道游击队并肩作战,为抗日战争胜利建立了不朽功勋。近日,译林出版社出版发行著名作家张新科六十万字的长篇新作《大河》,将“运河支队”尘封于历史的峥嵘往事讲述给现代读者。

《大河》是国内首部“运河支队”题材的长篇小说,也是张新科历时十余年书写的心血之作。“运河支队”是著名的“铁道游击队”的兄弟部队,抗日战争期间活跃在苏鲁边界、运河两岸,与日、伪、顽、特、匪各方势力裹血力战,罗荣桓元帅称这是一支 “能在鬼子头上跳舞的部队”,陈毅元帅盛赞“运河支队可以写成一部大书”。《大河》的出版,弥补了“运河支队”在文学序列中的书写空白。因此,《大河》又被批评家称作“大运河畔的《铁道游击队》”。

《大河》以“运河支队”为主线,回望运河沿岸在党的领导下军民一心抗击日寇的光辉历史,使革命文化和运河文化相映生辉。译林出版社表示,整理、挖掘大运河沿岸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是丰富大运河文化内涵的应有之义。《大河》的创作问世,揭示了大运河文化蕴含的红色血脉,让曾浴血奋战在运河之畔的革命先烈不再缺席于历史记忆,实现了革命文化和运河文化的高度融合。

张新科在《大河》首发现场

作为一名擅长以小说笔法创作革命题材文学作品的作家,张新科对江苏大地上的红色文化熟稔于心。从 2010年开始,他实地调查走访国内外革命历史遗迹,以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红色故事为原型,写成了《远东来信》《苍茫大地》《铩羽》《山河传》《鏖战》《渡江》《江山》等十多部长篇小说,被誉为“当代重大革命和谍战题材创作领军人物”,先后获江苏省紫金山文学奖、江苏省和河南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等重磅奖项。

张新科表示,《大河》创作源自与运河支队后人的交流。当年他在徐州高校工作时,接触到运河支队的后人,他们向他讲述了“爷爷奶奶”们的故事,并表示“特别羡慕铁道游击队的爷爷奶奶们,他们的故事家喻户晓,而我们长辈的故事没有人写”。张新科深受感动,萌发了要挖掘这段湮没于历史的英雄部队革命故事的念头。这之后的十余年时间里,他不间断地拜访运河支队成员后人,收集第一手材料,多次实地走访铜山、贾汪、柳泉、利国、邳县、睢宁、张山子、微山湖、黄邱山套等运河支队战斗过的地方,查询收集了200多篇(部)记载运河支队的书籍资料。在此基础上写就《大河》一书,让长久以来鲜为人知的运河支队的英雄往事重归大众视野,同时告慰了长眠地下的运河支队数千英灵。

“运河支队”抗日纪念馆内景

《大河》的出版体现了译林出版社涉足原创文学、加强主题出版的决心。译林出版社社长葛庆文表示,愿意与各方共同努力,推动《大河》的影视改编等多形态传播,力争让《大河》像《铁道游击队》一样,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受访单位供图)

(原标题《讲述大运河畔的红色历史 首部书写“运河支队”的长篇小说<大河>出版》)

编辑 黄小菊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张克 三审 余晓泽

(作者:深圳特区报驻沪记者 匡彧)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