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汕特别合作区: 创新推广管理体制 打造飞地经济样本
读特记者 石义胜 林捷兴
2020-08-20 11:37

历史的长河波澜壮阔,总会托起改革的弄潮儿;巍峨的群山雄关漫道,总能闯出时代的攀登者。

一年前的8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明确提出,“创新完善、探索推广深汕特别合作区管理体制机制”。自此,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下称深汕合作区)正式由广东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翻开了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新篇章。

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汕合作区广大干部群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敢于担当、善作善成,奋力探索出一条具有深圳标准、体现深汕特色的“飞地”发展之路,奋力打造中国“飞地经济发展模式首创者、飞地治理模式首创者、飞地农村城市化实践首创者”。

深汕特别合作区、深职院开启战略合作。

白纸作画 规划引领

玉不琢不成器。站在深圳经济特区巨人肩膀上的深汕合作区当如何擘画未来?

市委书记王伟中指出,深汕合作区的城市规划与建设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重要关注点,合作区要立足新起点,把握新机遇,坚持规划引领,坚持最高标准,坚持提质提效,全力推进全区基础设施建设,一张蓝图绘到底,把合作区规划好建设好发展好。

市长陈如桂要求,深汕合作区要坚持高标准高定位,规划引领、交通先行、生态为重,完善教育、医疗、商业等配套,加快人才集聚、产业发展,在带动产业集聚的同时,不断提高城市发展潜力。

为落实省市领导的要求,深汕合作区将做好规划作为城市建设的首要任务,坚持在规划中统筹,在统筹中规划。

2020年6月1日,由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管理委员会联合主办的赤石河一河两岸规划设计国际咨询资格预审会召开。根据现场得票统计结果,确定了6家受邀咨询机构进入下一阶段国际咨询,同时选出了2家备选机构。

从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到中心区概念城市设计,从滨海地区城市设计国际咨询到赤石河一河两岸规划设计国际咨询,深汕合作区始终坚持国际视野,对标国际一流,一步一个脚印,将城市规划工作落实落细。

《深汕特别合作区总体规划纲要(2020-2035年)》已经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目前正上报省政府审批。赤石河一河两岸规划设计方案已完成国际咨询答疑,正推进规划设计完善工作,累计开展控制性详细规划、专项规划编制50多项,完成了土地利用、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市政工程、城市风貌、保障性住房发展、滨海片区概念等一系列规划工作,滨海地区城市设计初具成果,管廊、农村居民点、市政场站选址等专项规划编制稳步推进。

根据规划,2020年,深汕合作区建设用地达到33平方公里,初步建成港产城融合的城市雏形。到2025年,建设用地达到70-80平方公里,人口规模达到60万-70万人,建成现代滨海新城主体框架。到2035年,建设用地达到145平方公里,人口规模达到150万人,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设施按远期300万人口标准配置,建成一座中等规模的滨海城市。

“以前出了村就是农田和荒山,现在到处是高楼大厦和现代化的厂房,柏油马路越修越多,新城公园越修越漂亮,家乡变得越来越有城市范儿了。”鹅埠镇上北村村民刘木桂说。

机制调整 砥砺前行

2019年1月,深圳市公安局深汕分局正式成立,作为深圳市公安局派出机构,按正处级建制。3月,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11个新设机构集中实现了揭牌,随后,5个市直部门派出机构陆续成立。与此同时,深圳当年面向全国招考469名公务员,深汕合作区作为深圳第“10+1”区,首次被纳入深圳市公开招考工作范围。在省委组织部、市委组织部大力支持下,提前完成了全区四镇108个党组织2519名党员组织关系成建制划转工作。按照市委组织部部署,在市委组织部和深圳10个区(新区)的大力支持下,加快推进“1+4+6”党群服务中心结对共建……

2020年7月8日,深圳深汕特别合作区人民检察院揭牌,该院经最高检和深圳市人大常委会批准设立,作为深圳市人民检察院派出机构,行使人民检察职权,是全国首个特别合作区检察院,标志着深汕合作区体制机制调整又迈出了一大步。

作为改革创新的试验田,深汕合作区与深圳其他“功能新区”相比,一个显著的不同是,深汕合作区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探索,配备了完善的公检法机关。去年初,深圳市公安局深汕分局挂牌成立,不久的将来,深汕特别合作区人民法院也将揭牌。

今年上半年,深汕合作区体制机制调整稳步落地,与深圳一体化发展步伐持续提速。机关事务管理中心、建筑工务署等14家事业单位成立方案初步确立。完成100名选调及公开招录公务员的考察、调入手续,市场化选聘区直管企业领导5名,干事创业队伍进一步充实。“四镇一场”接管框架进一步确立,公务员职级套转基本完成。

当前,深汕合作区正在积极协调海关、边检等中央驻粤联检机构合理设置驻区机构。

深汕智造 产城融合

“虽然疫情对今年上半年的生产造成了一定影响,但我们已经实现了满产,几款主打产品销量逆市上扬。”深圳易能电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波告诉记者。易能电气是一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部和研发中心设在深圳南山,生产基地(高新产业园)设在深汕合作区,变频器、伺服器等产品远销俄罗斯、东南亚等地。公司对原料采购、供应商品控都有严格规定,确保在深汕合作区生产的产品保持深圳质量深圳标准。

易能电气生产基地所在的鹅埠片区是深汕合作区的起步区,也是先进制造业集聚区。目前,该片区集聚了72个产业项目。

在厦深高铁鲘门站北侧,是力争打造成为全国最大的机器人小镇——深汕湾机器人小镇,小镇已纳入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示范区和三大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之列。如今,已引进显控、华睿丰盛、科卫、三宝、天鹰智能、控汇智能、普盛旺、合发、云鼠、远荣、金旺达等11家实体企业,锐博特创新基地等2个平台项目,储备了哈工大机器人集团、中航联创、赛迪研究院等20多家优质企业。13个已供地项目总投资74.68亿元,全部达产后预计年产值约92.48亿元,年税收约2.12亿元。

在毗邻蔚蓝的深汕湾畔三面环海的百安半岛上,占地面积约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2.78万平方米深汕海洋智慧港实现主体完工。负责项目投资兴建的区属国企——广东深汕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钟建安介绍,深汕海洋智慧港重点以“海洋+科技”模式着力打造海洋新兴产业链,以海洋科技产业与人工智能产业为核心重点发展水下机器人、无人船、无人水声探测器、深海传感器、海洋大数据等关键装备和技术,吸引海洋高等院校、科研所落户,建设海洋科研中心、成果孵化基地,是深汕合作区助力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战略支点。

产业兴则城市兴。深汕合作区选择高质量发展的方向不动摇,坚持以重大项目、高新技术产业项目、规模集聚项目三大优先为锚招商选资,加快建立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以电子设备及电子产品制造业、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装备制造、机器人等为主的产业集聚已初步形成。目前,全区已供地产业项目89个、其中来自深圳82个,全部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达900亿元、年税收约67亿元,可提供6.3万个就业岗位。

以人为本 宜业宜居

“刚来时,我只能住工厂宿舍,今年搬进了开元大厦的公寓楼,很快就可以住进自己买的新房。”深汕合作区智慧城市研究院贾林瑞博士话语中透着愉悦。两年前,他从北京师范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博士毕业,面临进入中科院读博士后或进省部委直属的事业单位的选择,却动员妻子辞掉大城市的工作,跟自己南下深汕合作区,在这座特别新城书写开拓者的故事。

安居方能乐业。深汕合作区坚持建好房等人才。去年11月底,深汕合作区出台住房制度改革“双六十”政策,明确规定,公共住房用地面积占比居住用地供应总量要达到60%、公共住房建设面积占比居住建筑总面积也要达到60%。深汕合作区三年内规划建设7万多套人才安居房,总建筑面积达157.2万平方米。深耕村、深乐村、深颐村、临安里、临邦里、临富里、临泰里等人才公共住房正在加快规划建设,全区2020年度供应任务基本完成。至2035年,将建设住房约40万套,其中保障性住房23.84万套,足以支撑百万人口的城市规模。

学有优教方面,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深汕西中心学校师资队伍、教学设施已配备到位,今年9月1日将正式开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深汕校区、百合外国语学校深汕学校、深汕合作区精致实验高级中学等项目加速推进,成功储备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和2所国外知名院校等优质教育资源。

病有良医方面,北大医院深汕门诊部运营、科室配置进一步优化,18名医疗业务和管理骨干配备到位,8月8日正式揭牌运营。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深汕院区建设项目筹备办公室设立,各项前期工作加快推进。

第6期望鹏大讲堂暨先行示范区建设动员部署会对深汕合作区近一年的先行示范工作做了总结,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党工委书记产耀东表示,下一步,全区将进一步调动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时刻望鹏、提质提效,大力弘扬“特别能担当、特别能创新、特别能务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包容”的深汕精神,用忠诚品格塑造深汕、用责任担当铸造深汕、用创新思维打造深汕、用实干精神建造深汕、用温暖情怀营造深汕,有效解决“难点”、打通“堵点”、补上“断点”,努力实现从“探索”到“引领”、从“先行”到“示范”的跨越。

编辑 秦天

(作者:读特记者 石义胜 林捷兴)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