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有群众,笔下有详情!这本“9423”手账见证了“圳帮扶”的担当与深情

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绪山 通讯员 李小康 文/图
2023-10-23 18:50
摘要

记在纸上只是形式,装在心里才是最重要的。

“游某弟背上的脓疮治好了,要是没有去医院的那笔资金,后果真的不堪设想。”说起这件事,汕头市潮阳区河溪镇新乡村的村民们尤为感慨,也纷纷为此点赞。

游某弟是新乡村里的脱贫户,近期罹患脓疮,背上长满了脓疮,去医院治疗需要先提交一笔住院押金,多方筹措后,村里工作人员立即与深圳对口帮扶协作汕头驻潮阳区河溪镇工作队取得联系,经工作队入户核查,立即为该户申请4000元临时救助金并送其就医。

“南田村脱贫户林某三姐弟母亲突然过世,三姐弟仍在上学,可能存在辍学风险。”南田村工作人员少玲向河溪工作队反馈。经工作队核查,为姐弟仨送去3000元临时救助金,并定期回访实时监测。

这是深圳市驻河溪镇帮扶工作队一本叫作“9423”手账中记录的近两个月发起临时救助困难群众的实例。据介绍,为落实防止返贫,前期,深圳对口帮扶潮阳区工作组印发“帮扶提质 我在行动”专项行动方案,并指导所属3个驻镇工作队从监测到帮扶开展全链条防止返贫工作,通过建立一本防止返贫手账,一手抓监测,一手抓施策,确保牢牢守住防止返贫底线。

翻开河溪镇的这本“9423”的手账,9对应的是河溪镇目前存在的9户重点监测户,42是这9户监测户的人数,3是对应的“开发式帮扶、机制型兜底、临时性救助”三大举措。此外,手账还囊括了更多的突发困难户、红色风险户等类别,也都为他们量身制定了特定的帮扶举措。

在深圳对口帮扶潮阳区工作组的推动下,深圳对口帮扶的金灶镇、西胪镇、河溪镇也都建立了专属的手账,把困难户、风险户的急难愁盼记在纸上、装在心里,扎实做好“开发式帮扶、机制型兜底、临时性救助”。

在开发式帮扶上,三个工作队收集整理近年来毕业待业在家的大学生情况,并帮助完善简历,向后方派出单位及社会申请就业岗位,其中金灶工作队向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和深圳巴士集团推荐7人,目前已实现3人就业;西胪工作队向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和深圳市地铁集团推荐5人,目前已全部进入深圳市地铁集团招聘库;河溪工作队向社会招聘单位推荐2人,1人已被录用。在机制型兜底上,各工作队配合镇民政、妇联等广泛收集突发信息,协助完善兜底保障措施。在实施临时救助上,如前所述河溪镇工作队迅速解决游某弟罹患重大疾病缺乏就医资金的问题,使其得到及时治疗。据工作手账统计,深圳对口帮扶潮阳区工作组下属3个工作队共发放临时救助金118500元,帮助51户困难户解了燃眉之急。

“每一户的情况都不一样,必须为每户制定特定的帮扶措施,如引导帮助就业,提供就业机会,指导扶贫资产分红倾斜,向社会各界申请防止返贫专项资金,开展消费帮扶等。好记心比不过烂笔头,只有把困难群众的困难记下来,然后真正的去协调解决这些困难,那么这个才算是真正的帮助到他们,拉他们一把,记在纸上只是形式装在心里才是最重要的。”河溪工作队队员杨超说。

接下来,深圳对口帮扶潮阳区工作组将继续坚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主线,指导深圳对口帮扶潮阳区三个镇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完善防止返贫监测帮扶体系,通过“一本手账”实现监测帮扶两手抓,把群众困难记在纸上,扛在肩上,装在心里,确保不落一人,牢牢守住防止返贫底线。

见习编辑 孔盼成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张克 三审 张露锋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绪山 通讯员 李小康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