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吉街道打造“十分钟社区教育服务圈”,高标准推进学习型街道创建

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实宜 通讯员 张莉敏 周媛 段玲玲 文/图
2023-10-21 09:40
摘要

今年,布吉街道入选2023年深圳市学习型街道,这既是对布吉街道社区教育工作的一次大考,也是推进全民终身学习的重要举措。

大芬美术馆引入“乔治·莫兰迪展”等世界级艺术资源,品牌展览带旺人气;社区里,校园图书馆成为居民家门口的“共享图书馆”,老年人跟随老师学画练书法找到新精神追求……这些都是当前龙岗区布吉街道创建学习型街道的生动实践。

今年,布吉街道入选2023年深圳市学习型街道受评街道,这既是对布吉街道社区教育工作的一次大考,也是推进全民终身学习的重要举措。一直以来,布吉街道高度重视、持续推进学习型街道建设,不仅全面吹响创建学习型街道的动员令,聚力提升机关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也持续擦亮大芬油画村、文博宫等文化招牌,通过搭平台、建师资、扩资源、送教育、办活动等方式,为市民群众提供多样化社区教育资源,加速构建“人人皆学、时时可学、处处能学”的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加速构建,以文化浸润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位市民和每一个角落。

搭机制强队伍——

干部带头讲学,全域动员推动形成全民学习潮流

创建“学习型街道”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是提高辖区干部群众整体素质、树立文明形象的重要抓手。

布吉街道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今年年初,布吉街道便成立街道创建学习型街道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布吉街道创建学习型街道规划》和《布吉街道创建学习型街道实施方案》,组织召开工作动员部署会和业务培训会,从行动上精准发力,制定责任清单,倒排时序进度,实施挂图作战,全力完成“学习型街道”创建工作任务。

机制搭起来了,落实关键在凝聚合力组建一支队伍。布吉街道及社区充分整合现有教育资源,安排专人负责社区教育管理工作,多措并举组建社区专兼职教育教师队伍和志愿者队伍。一方面邀请机关事业单位、各社区业务骨干带头学、带头讲,发挥领导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另一方面充分利用辖区学校、培训机构、知名企业、医院资源,邀请学校老师、机构讲师、企业高管、医院医师等专业人士,为居民开班授课,分享各领域学识;同时,广泛动员挖掘社区达人、能人,组建志愿者队伍,感染带动居民好学乐学。

布吉街道还将创建学习型街道贯穿于街道的中心工作之中。今年3月,布吉街道召开“攻坚堡垒 实干先锋”十大任务暨“五型模范部门”创建工作部署会,街道各单位紧扣“布吉新城 东进门户”战略目标,努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攻坚型、创新型、廉洁型的“五型模范部门”,其中“学习型”位列首位。

同时,布吉街道通过线上线下等多样化举措,积极推动终身学习氛围进机关、进小区、进园区、进街区、进校区、进家庭,并融入到基层治理工作中,在辖区营造起人人爱学习、处处好学习的良好学习氛围。

“从传统文化到法律知识,从健康养生到智慧养老,布吉街道学习课程类型丰富、活动多样,服务人群覆盖了各个年龄段。”居民汪先生表示,随着街道学习宣传活动的深入铺开,进一步点燃了群众在家门口学习的热情,还有效拉近了邻里之间的感情。

活用特色文化学习阵地——

打造文化创意品牌,突显文化产业优势

文化产业是布吉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布吉街道辖区内拥大芬油画村、文博宫等景点,以及大芬美术馆等综合质量过硬的艺术场馆。近年来,布吉以做大做强大芬油画村、文博宫两个文化产业项目为重点,着力打造文化创意品牌,促进经济文化融合发展。

大芬油画村是全国首批和深圳市首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也是深圳文博会分会场的开创者和分会场举办纪录的保持者。它目前已集聚1200多家画廊和门店,知名企业60多家,集聚油画从业人员约8000人,辐射周边地区从业人员已达2万人。

近年来,大芬油画村主动适应新常态,扶持原创作品,打造画展品牌,建立了一条完整的原创艺术产业链。300多位原创画家、29位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76位省级美术家协会会员,推动了“大芬原创”的迅猛崛起。在近5年的国内重量级展览中,大芬原创作品频繁现身,百余幅作品入选国家级和省级美术展。

大芬美术馆不仅是传播美术知识的地方,也是承载与表达地方文化内涵的展馆,更是龙岗区及深圳市重要的文化地标。一方面,大芬美术馆在打造高端品牌展览、提高学术研究、丰富馆藏体系和发挥公共教育职能等方面持续发力;另一方面,也在促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和繁荣发展文化产业建设上担当重任。过去一年,龙岗区引入华润对大芬油画村进行有机更新,将打造“特色文化街区”与大芬美术馆升级改造相融合,促进美术馆焕发新的活力和生命,使文化艺术深深植根于市民的日常学习与生活之中。

文博宫作为“文化+旅游+科技+金融”示范型产业园区,自2011年开业以来,成功举办了7届文博会的分会场活动,已发展成为集展览交易、鉴赏体验、古玩收藏于一体的综合平台,致力于为市民群众打造一个全新的全球化综合型高端文化产业链。

正在建设中的布吉文体中心是龙岗区全面建成“十分钟文化服务圈”的标志性项目,包括文化馆、图书馆、电影院、展示厅、体育中心等配套服务设施,占地面积19427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7.7万平方米,总投资5.5亿元,未来将成为居民家门口的又一文化地标。

艺术街区、艺术馆、文化景区、文体中心……布吉街道充分盘活辖区特色文化阵地和独特文化资源,把丰厚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向居民精准配送终身学习服务资源,培育引导市民文化旅游、艺术消费习惯,为居民提供“家门口”的优质文化艺术大餐,切实让高雅艺术融入平常百姓家。

营造浓厚学习氛围——

社区教育百花齐放,打造“十分钟社区教育服务圈”

社区教育作为学习型城市的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型城市建设的中坚力量。布吉街道从配备社区基础设施、挖掘社区文化资源、满足社区居民需求多方面发力,推动教育服务可覆盖“从摇篮到拐杖”各年龄阶段、各类群体。

在阵地建设上,布吉街道优化辖区各类学习阵地建设,打造“十分钟社区教育服务圈”。优化现有的街道、社区及园区党群服务中心、区图书馆街道分馆以及图书馆社区服务点、街道及社区老年大学等阵地,完善教育教学多功能硬件设施设备,丰富图书画册、报刊杂志,让居民群众家门口可以享受丰富的学习资源。

在内容供给上,布吉街道活跃着7个民间文体协会团体带领着2100多名注册会员扎根基层,为市民送去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布吉街道积极推广阅读计划,开展了世界读书日“捏面人”非遗传承与体验、学雷锋教育实践、图书“大赦日”等读书活动,提升了市民的文化素养。

在受众覆盖上,布吉街道积极构建完善家校社企联动机制,着力营造“乐学善学”教育生态模式,社区教育、老年教育、职业培训齐头并进,为辖区居民终身学习领航。比如,布吉街道职康中心开展“音乐治疗”活动、心理健康培训、应急知识培训,举办水拓画职业技能培训班等,帮助残疾人提升技能,助其就业创业,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残疾人的生活水平。

在龙岭社区,该社区根据居民家庭基本情况及教育服务需求,试点开展以家庭美学教育、流动儿童心理健康赋能为主的项目,推动社区层面的家庭教育阵地建设;注重为家长赋能,培育优秀家庭教育志愿者队伍,联动学校、企业、社会资源等协同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以书香浸润家庭生活。

布吉街道长青老龄大学立足实际,不断优化课程设置、夯实师资力量,不断激发学员学习新热情。学校大力支持艺术团、“时光”摄影社、“巧手”剪纸社、“墨缘”书画院成员及各班学员走出课堂、走进实践,丰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

以创建学习型街道为契机,布吉街道让学习活动辐射到辖区全体居民,让学习效果惠及每个家庭,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增强民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获得感,激发起辖区居民的文化向心力,构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终身教育体系,不断使学习型街道创建工作落到实处。

编辑 刘思凡 二审 汪新林 三审 詹婉容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实宜 通讯员 张莉敏 周媛 段玲玲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