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南山管理局组织开展了南山区步行系统专项规划与规划建设指引专题研究工作。据介绍,本次规划以“漫步南山”为总体愿景与脉络,对标借鉴世界先进步行城市经验,基于南山区生态与城市景观资源本底,通过出行人群画像和步行模拟预测,结合市民出行高品质、多样化的诉求,构建覆盖全区的“通勤通学+休闲步道”网络,提出步行空间设施优化方案,营造高效舒适、活力友好的南山特色步行环境。
打造易行高效的立体通勤通学步行系统
未来南山区轨道网络将进一步加密,轨道接驳步行需求也将持续提升。规划指出,将从立体维度上组织布局,规划地下、地面、地上三个步行空间,地下将结合轨道、道路空间,地面将结合绿化、建筑前区空间,地上将结合连廊、天桥空间,以达到分区布设通达、连续、立体的3级立体通勤通学网络,层次化保障市民高效出行。
三维廊道步行空间改造案例图
打造自然与城市交往相融的休闲步行系统
今年以来,“City Walk”(城市漫步)成为网络热词,“步行”也成了大众“慢”游城市的新选择。规划指出,南山区将以深圳“山海连城”版图为基础,拓展南山区优势特色,围绕深圳湾、大沙河、西丽水库、大小南山等南山核心生态资源,统筹南山生态廊道、休闲绿道、亲水碧道、文化驿道、远足径等公共开敞空间体系,构建“一环二轴三心”的核心休闲步道骨架。同时,匹配市民休闲娱乐热点,在社区层面拓展次级休闲步道,融合串联各大特色商圈、历史古迹、文体设施、城市公园等,共同绘制形成南山“City Walk”大地图,成为南山城市建设大名片。
打造符合多元诉求的步行空间设施系统
规划指出,南山区将协调休闲出行及通勤出行的诉求,结合市民活动特征、道路规划功能条件等因素,统筹打造功能复合的空间设施系统。具体包括加强休闲步道与绿化及建筑退线空间融合设计,制定包含驿站、打卡点、LOGO、铺装、标识、围栏、座椅等的全要素配套设施指引;布设风雨连廊、儿童学道、无障碍设施、指引标识、警示标志等配套设施方案,构建安全、舒适、友好的步行环境。
多元步行设施方案图
步行系统不仅是中短距离出行的主要交通方式之一,解决公共交通“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方式,也是绿色低碳出行的落脚点,更是市民们感知城市美好生活的重要依托。南山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步行关系着每个市民的每一天,此次规划统筹协调了南山区未来的步行系统建设,但这只是一个起点,未来,南山管理局将全力把高品质的步行体验,融入南山生活的每一个环节和每一寸空间。市民们可以期待一个更舒适宜人的步行环境,和一个更值得体验的美好南山。”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李依林 二审 汪新林 三审 田语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