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迎来十周年,深圳彰显积极作为。作为我国唯一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机构驻深机构,中国信保深圳分公司近年积极服务“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创新运用出口信用保险功能,在服务深圳参与发展中国家电信基础设施建设中取得了显著成果。
积极参与当地电信基建
由于部分发展中国家的电信行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联接成本较高,这为深圳电信企业进入当地市场参与电信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广阔机遇。而在这些企业发力耕耘当地市场的背后,有着出口信用保险的一份“助力”。
记者了解到,中国信保深圳分公司支持华为、中兴深入参与“全球南方”电信基础设施建设,通过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和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十年来累计支持深圳电信企业在发展中国家电信业务金额超过793亿美元,惠及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110多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
“在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的支持下,位于印尼、埃塞俄比亚、埃及、阿根廷、土耳其、科威特、墨西哥等国的100多个电信项目在‘全球南方’落地,涉及承保金额超过75亿美元,为‘全球南方’实现信息化、数字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电信网络基础。”中国信保深圳分公司副总经理孙俊竹说。
例如,该公司于2020年承保支持加纳农村通信及数字网络覆盖项目,为中资银行发放的2.12亿美元项目贷款提供了保障,免除了银行对资金安全的后顾之忧。这为整个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重要支持,大大提升了加纳农村社区及偏远地区2G/3G移动网络覆盖,促进了当地经济增长。
为电信项目提供低成本融资
发展中国家电信项目建设对资金的需求巨大,资金融通则成为项目建设的关键,对此,为“全球南方”电信项目量身定制产品、服务,成为创新开展融资业务的要诀。
例如,在充分探索市场需求后,华为出口南非TELKOM电信项目成为中国信保深圳分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率先落地的新兴市场本地币融资保险项目,为出口商、业主和融资银行量身打造了风险共担的融资保险架构,成功推动融资银行为项目发放36亿兰特的贷款。
近年来,国内龙头电信企业与国际大型电信运营商之间普遍采用了“框架合同+订单”电信项目合作模式。对此,中国信保深圳分公司为电信项目量身打造了“框架+订单”承保模式,将项目审批时长从数月降低至1周内,效率显著提高。自2021年试点以来,该公司累计批复支持10余份电信框架合同,授信金额合计超过12.6亿美元,支持电信订单超过220个,承保金额超过11亿美元。
在化解发展中国家电信业务风险上,出口信用保险的风险补偿作用也得到充分发挥。孙俊竹介绍,十年来,该公司在发展中国家电信业务项目下累计支付赔款超过6.9亿美元,通过向海外买家追偿,累计帮助电信企业追回欠款和化解风险超过39亿美元,及时弥补了电信企业和融资方损失,得到企业高度认可。
(中国信保深圳分公司供图)
(原标题《服务“一带一路”电信基建 ,出口信用保险彰显“深圳担当”》)
编辑 刘悦凌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许家宜 三审 刘琨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