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瑞银证券举办“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解读及基建行业展望”媒体分享会。瑞银证券亚洲工业行业主管、中国研究部副总监徐宾回顾了“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在带动中国和沿线国家经济上发挥的巨大作用,提出未来十年“一带一路”倡议将从基建、贸易、中东等三个维度产生深远影响,从而带来一系列投资机会。
徐宾认为, “一带一路”倡议自2013年提出以来,给全世界带来重要贡献:在交通运输方面,中欧班列运行了1.6万班次,载货量达到160万标准箱,在中欧贸易中约占到了8%,使铁路运输成了替代海运的一个重要运输方式;在基建方面,中国承包商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获得了不错的订单;拉动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增长。
从未来十年的角度观察,“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值得更加看好。
在基建投资领域,瑞银测算“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潜在的基建需求每年将达到1.1万亿美元的规模,乐观的情况下有可能达到2万亿的规模。中国的政策性银行包括多边发展银行所提供的融资渠道将发挥重要作用。整个中国基建的产业链,包括承包商、工程机械、原材料提供商,都将从中受益,从而给中国基建产业链走出去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例如,中国工程机械产品对海外品牌的逐渐替代,交通运输、建筑、电力领域的中国承包商的海外竞争力有望进一步加强。未来基建项目的海外订单将进一步增加。
在贸易领域,过去十年 “一带一路”的确拉动了沿线国家之间的整体贸易,中国的出口也从消费端的低端产品,如玩具、纺织、服装,转向资本品类的出口,例如电池材料、工程机械、汽车等,预计未来出口增速将大幅提升。中国目前积极铺设交通运输网络,将使陆路运输更加便捷。
另外,徐宾认为,中东市场将成为未来十年发展的一个重要亮点,中国和中东之间的关系合作将越来越紧密。具体而言,包括4个发展方向:一是战略合作,中国产品向中东出口,中东的原油、能源向中国出口;二是中东天气炎热,人们更愿意待在室内,从而产生更多对于互联网的兴趣,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将与之形成互补;三是中东投资能力强大,中国资产的吸引力越来越强,带来更多的合作;四是中东基建需求大,对中国建筑公司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基建市场,未来增量巨大。
(原标题《瑞银证券:“一带一路”推动中国基建产业链“走出去”》)
编辑 黄小菊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郑蔚珩 三审 詹婉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