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在京举办新型储能产业专场推介会

广州日报
2023-10-11 18:30
摘要

10月10日,广州市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广州市南沙区在京共同举办“筑梦南沙•共赴星辰大海”——新型储能产业专场推介活动。

10月10日,广州市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广州市南沙区在京共同举办“筑梦南沙•共赴星辰大海”——新型储能产业专场推介活动。本次活动邀请到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节能中心、广州市属储能领域龙头国有企业、产业联盟、专业投资机构等30余家企事业单位参加,广州市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主任刘勇向企业家发出邀约:与广州、南沙共乘东风、携手同行、奋楫远航。

广州致力打造“新”千亿级储能战略性支柱产业

广州市南沙区,在空间位置上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被誉为“湾区之心”。《南沙方案》的出台落地赋予了南沙新使命、新定位,从“湾区之心”到“未来之城”,南沙不仅立足广州、广东谋发展,更承担着协同港澳、服务湾区的历史使命。

今年8月,广州印发了《关于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推动新型储能产业与广州市其他相关产业深度融合,打造成为成长性好、市场潜力巨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广州南沙新区(自贸片区)驻北京商务联络办事处负责人张别佳介绍,进入2023年以来,省、市两级政府不断推出新型储能的专项政策,形成了很好的政策氛围,目前南沙区正积极抢占新型储能产业制高点和产业发展前沿,发挥储能产业基础较好、龙头企业实力较强、科技成果储备相对丰富等优势,将新型储能产业打造成为区内“制造业当家”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储能市场是全球最具增长潜力的领域之一。新型储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是推动能源革命的重要保障,也是富民强国的新兴产业,对于加快构建现代能源体系,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也是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推动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作为中国第一个专注在储能领域的非营利性国际行业组织,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副秘书长李臻以“新型储能产业发展现状及政策分析”为主题发表主旨演讲。她提到,储能产业快速发展是能源转型大势所趋,在“双碳”目标与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要求下,可再生能源电力装机和占比迅速提升,“靠天吃饭”特征明显。而要提升电源可靠的保供能力,就要以新型储能为重点,发挥其灵活调节作用,向电力系统发输配用各环节提供服务。

广州储能集团是国内储能行业首家地方国资和上市民企混合所有制企业,由广州产投集团联合广州发展、广州工控、广州地铁设计院、鹏辉能源、智光电气等产业集团和上市公司注册成立,注册于广州市南沙区,注册资本20亿,一成立便成为国内储能领域大事件。广州储能集团总经理胡宗宝通过视频连线,向现场嘉宾介绍了广州储能集团的公司架构、发展规划、工作情况等内容。他提到,下一步,广州储能集团将打造成为全产业链经营、多种场景应用、多种技术开发的集储能研发、园区建设、设备制造、招商引资、孵化器、创新投资等功能于一体的新能源产业集团,重点开展电化学储能、机械储能、新能源、股权投资、科技研发等五大业务。胡宗宝总经理讲到,集团注册地设在南沙,正是对南沙的未来充满信心,未来愿与南沙共赴“星辰大海”。

南沙科金控股集团在会上分享新型储能产业发展思路。目前,该集团正联合上市公司、央地企业、能源科技产业龙头企业共同组建广州南沙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能源科技产业综合服务商;同步探索碳基金、碳资产管理、零碳产业园、氢能、节能环保等创新示范项目,支持南沙打造全国绿色低碳产业标杆。

“储能需求正当时,产业合作是主旋律”——广州融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产品规划部总监张光辉热情地介绍了南沙储能基地的建设开展情况,今年,融捷集团在南沙整体布局的项目总投资将超150亿元,达产年产值超300亿元。融捷南沙二期项目开工将进一步完善南沙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材料产业链条,构建储能电池的技术支撑,同时也是响应《南沙方案》和省、市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的重要印证。

诚邀各界朋友到广州共赴“芯晨大海”

广州市南沙区投资促进局招商负责人向与会嘉宾推介南沙。在粤港澳大湾区加速融合发展的背景下,中央给予南沙前所未有的支持力度,高规格出台《南沙方案》,为南沙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眼下,南沙正打造“芯晨大海”产业集群,即以加快发展“芯”片和集成电路研发制造为核心,以创新发展承载“晨”光和希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引领,强化发展高端装备、智能制造、汽车等“大”制造为根本,以聚力发展“海”洋经济、进一步对外开放为导向,积极“抢滩”未来。

普华永道合伙人吴昱英从财税专业从业者的角度,将南沙新区税收优惠政策与国内多地做了对比,并做了分享与解读。她表示,南沙非常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并致力营造适宜科创企业的营商环境,随着南沙的税收政策不断优化,将吸引更多代表未来趋势的产业企业扎根南沙。

广州市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主任刘勇在主题发言中分享了广州、南沙与北京在城市共同发展方面的一些体会,主要是三个“缘”。第一,两地产业有“缘”。省市产业配套政策为广州、南沙推动新型储能工作指明了方向,北京拥有国内最完备的储能产业结构和人才资源,选择北京作为推介广州、南沙新型储能产业的切入地,正是基于首都资源优势、广州区位优势的综合考量,也是广州、南沙推进新型储能工作的底气。其次,两地服务有“缘”。在与北京的互促发展中,有两件事非常重要,一是为企业搞好服务,让两地的企业和企业家满意;二是为院校、行业协会、技术机构搞好服务,让北京的人才优势、产业优势、科技优势变成助力广州、南沙发展的现实生产力。“筑梦南沙”系列活动成为服务北京朋友、了解南沙的重要平台、窗口。第三,两地人文有“缘”。千百年来,北京、广州两地相互交融,有着不可分割的地缘、文化血脉,南北文化认同是北京、广州两地紧密联系、交流合作的血脉纽带,也是助力构建“人文湾区”的重要基础。“驻京办一项重要职能就是在京宣传岭南文化、广府文化,希望通过文化的纽带将大家紧密连接,从情感共鸣延伸到事业共进,”刘勇在现场发出邀约:“希望朋友们到广州、南沙多走一走、多看一看,亲身感受广州、南沙的色彩、味道、温度。”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于梦江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于梦江

(原标题《广州在京举办新型储能产业专场推介会》)

编辑 秦涵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张雪松 三审 陈晨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