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评|保护地名就是保护城市文脉

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赵强
2023-10-11 10:51
摘要

近日,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公示深圳市地名保护名录(第一批)。

近日,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公示深圳市地名保护名录(第一批)。

地名承载着城市的记忆,也是地方历史文化遗产和文脉保护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地名就是保护城市的文化根脉。

公示地名保护名录是地名保护的有效手段,通过一个个具体的地名及其来历、含义、历史沿革、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著名人物等,可以把这些见证和记录了深圳政治、文化、地理等历史演变以及居民群众生产生活、喜怒哀乐的“活化石”保护起来、传承下去,成为与这座城市血脉相连、彰显精神的永固部分。此次公示地名保护名录,意味着深圳在地名保护工作上又有了实质性进展,这一行动不仅将为深圳历史文化传承增添助力,还能让市民更好地了解深圳的过去,为城市的未来发展夯实文化基础。

地名文化反映了城市的沧海桑田之变,见证了时代的变迁。本次拟入选首批的112个鹏城地名,不仅串联起城市的历史遗迹、文化遗存,也记载了深圳的发展历程,发掘出城市的文化底蕴,勾描出这座城市的“编年史”。其中,传统文化与历史地名反映出深圳自古就有人类居住的历史事实,也留下了移民文化的痕迹;红色历史地名则记录了中国革命历史的一部分,深厚的红色资源让人们更加真切地体会到中国革命事业的艰辛与不易;从邓小平铜像到蛇口、国贸大厦、前海石,这些地名见证了深圳的快速崛起,更折射出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这些地名的公布和保护,对内增进了市民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对外则展示了深圳这座城市多元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不断进取的城市精神。

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地名保护名录的公示和保护,是对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视和珍视,也是为市民共享城市记忆创造条件。深圳当持之以恒、与时俱进地挖掘、保护、传承和弘扬地名文化,构建特色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全景展现这座城市的人文特质、发展记忆和特色风貌,为打造多元文化兼收并蓄、历史与当代相得益彰的“现代文化名城”添砖加瓦。

(原标题《保护地名就是保护城市文脉》)

编辑 黄小菊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高原 三审 周斐斐

(作者: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赵强)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