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驿站:用细致服务和精细化管理守护深圳

读特记者 宁若鸿
2020-08-18 17:08
摘要

从进站登记到安排出站,从隔离人员的三餐配送和情绪安抚到隔离酒店的设施修复和消杀,24小时昼夜不停的工作,一件件起雾滴水的防护服,一张张被消毒水泡白的手掌……让龙岗区宝龙街道德林健康驿站有序高效运转,入境人员安心隔离的同时,也守护了这座城市的安全。

安保人员彻夜值守

从进站登记到安排出站,从隔离人员的三餐配送和情绪安抚到隔离酒店的设施修复和消杀,24小时昼夜不停的工作,一件件起雾滴水的防护服,一张张被消毒水泡白的手掌……让龙岗区宝龙街道德林健康驿站有序高效运转,入境人员安心隔离的同时,也守护了这座城市的安全。

“健康驿站”,是深圳给集中医学观察酒店起的暖心名字。宝龙街道德林健康驿站于2020年6月17日设立,7月9日由B类驿站转为涉外健康驿站,截止8月17日12时,累计入住人数322人,离站人数311人。

德林驿站只是深圳设立在各区的多个“健康驿站”中的一个。作为入境人员来到深圳的第一站,健康驿站成为了这座城市抗疫的一道重要防线,成为疫情“特殊时期”人们观察这座城市的一扇重要窗口,这里每天都上演着的爱心故事,让人们感慨深圳真暖。

记者了解到,深圳的每个健康驿站均配备专人协调指挥。比如,德林驿站的区级专班领导是龙岗区委常委雷卫华、区人大常委副主任郭雁通、区政协副主席陈红。同时,市、区、街道还抽调了很多干部轮流到驿站协助。其中,市委组织部派出的派驻小组由一名处级干部和两名科级干部构成,深入到每个驿站,协助开展服务管理工作。处级干部在驿站进行领导值班,每人轮流24小时。另外两位干部则分头参加到各个小组,协助工作,总结经验,宣传优秀事迹,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并对驿站管理提出建议。

驿站的专班成员分为公卫组、医疗组、心理咨询组、外事组、警务组、消防组、安保组、消杀组、内勤组、登记组、前台组等11个小组,保障健康驿站的正常运行。

“市委组织部这次在市直机关抽调312名干部到超过100个健康驿站,深入最基层协助开展服务管理工作,我们小组就是其中之一,真的让驿站的管理效能和水平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基层忙得没有时间思考,需要思考的又没有具体实践,这次派驻涉及的面很广,真正让我们实现了工作的互相促进。” 曾被驻派到德林驿站一个月的市委政研室港澳处副处长唐艳琴告诉记者。

记者在德林驿站采访时发现,隔离人员在健康驿站能感受到无微不至的服务和关照。

对85岁老人细心照顾

一位85岁的老人彭照林曾独自一人入住德林驿站,老人讲一口湖南话,听不懂普通话。当时值班的黄应华站长恰好也是湖南人,就亲自负责起老人的生活起居,老人晚上睡不着觉,身体哪里不舒服,甚至交不了住宿费都会找到黄站长,黄站长听到老人需要吃香蕉也经常送香蕉给老人。隔离结束顺利回家后,老人和他的家人还专门寄去锦旗,感谢驿站的照顾。

邱德良辗转多地为年轻母亲借到的一壶热水

一次驿站临时停电,一位母亲缺少给婴儿冲奶粉的开水,工作人员邱德良便辗转跑了几家便利店,借到一壶热水交给母亲。这样的场景时常发生:他们会主动给小朋友赠送儿童玩具,还会帮助老人备注要求更软烂的饭菜。唐艳琴介绍说,工作人员会对一些年老、有基础疾病,以及抑郁症、幽闭症等人员格外关照,确保隔离人员的安全。

段继红站长和丁敬忠站长确保遮风挡雨的架子牢固

起初,人们到达酒店就已经晚上11点,常常到凌晨两点才能办理完入住,这对隔离人员和工作人员都是很大的消耗。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市派驻小组和值班站长段继红经过反复演练、资料对比、法律咨询和沟通协调等,首创《门对门快速入住五步法》,提高了入住效率,促进了驿站工作精细化、标准化、规范化。该项工作标准有望在全区、全市推广。

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负重前行。据悉,了解到健康驿站的工作,深圳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高自民这样高度评价:“致敬大家以真诚和奉献在呵护这个城市,令我感动,感谢大家,祝福大家,祝福我们这个共同热爱的家园。”市人大常委会领导杨旭松也充分肯定健康驿站的工作:“平凡的工作做出了不凡的成绩,我们这个城市如此漂亮、安宁、健康,原来是因为有这么多默默的付出!致敬了!”

编辑 张克

(作者:读特记者 宁若鸿)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