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粤港澳语言生活研究青年论坛在广州大学举行

深圳特区报驻穗记者 陈行 通讯员 广大宣
2023-09-19 11:17
摘要

近日,第七届语言文字应用研究中青年学者协同创新联盟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粤港澳语言生活研究青年论坛在广州大学举行。

近日,第七届语言文字应用研究中青年学者协同创新联盟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粤港澳语言生活研究青年论坛在广州大学举行。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负责同志出席论坛并讲话,阐述新时代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指出对标教育强国建设等新精神、新要求,联盟应有新目标、新提升、新发展。8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的130名学者做论坛发言。

据悉,论坛聚焦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关切和现实问题,以《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和《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为指导,围绕《 国家语委“十四五”科研规划》中的八大主要研究方向“语言文字与国家治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建设和应用”“语言文字信息处理”“语言生活和语言服务”“语言教育和语言能力”“中华优秀语言文化传承传播与发展”“语言文字基础理论和新兴交叉领域”为主题展开研讨。

“服务为本、经世致用是语言学的主流传统。”武汉大学教授赵世举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及科学交叉问题》报告中指出,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辅相成同等重要,要发挥语言学优势,寻求与不同学科领域的相互借鉴和交叉研究、融合研究。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周建设就“语言文字研究的思维方式变革”指出,数字时代的语言文字研究面临重要变革,其中思维方式变革是根本性变革,要树立语言文字研究的科学意识,培养语言文字研究的计算思维习惯,着力推动传统语言学理论优势与现代语言信息计算优势深度融合,为提高语言应用效力乃至实现人机对话服务。

广州大学国家语委科研机构国家语言服务与粤港澳大湾区语言研究中心主任屈哨兵教授将新时代语言服务实践与研究概念集群分为三类,即引领侧集群、供给侧集群、需求侧集群,并明晰三个集群各自的成员结构和彼此之间功能表现的不同,阐明其对于国家语言政策的制定及相关的语言规划研究所具有的价值。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党委书记屈哨兵总结道,希望中青年学者们当好“六种角色”,一是成为语言文字事业“国之大者”的追梦人;二是成为交叉融合研究的创新者;三是成为数字时代“人文基因”的探索家;四是成为中国故事的代言方;五是成为语言服务的好推手;六是成为国家语言文字高质量发展工程的突击队,为国家语言文字事业高质量发展积极贡献力量。

论坛期间,还举行语言文字应用研究中青年学者协同创新联盟理事会(扩大)会议和国家语言资源服务平台建设中青年专家咨询会。据介绍,语言文字中青年学者协同创新联盟发起于2015年,是在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指导下,由全国从事语言文字应用研究的中青年学者组成的学术协同创新组织,为国家语委“四班一盟一论坛”人才培养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中青年语言学者成长和国家语言文字事业高质量发展。

(原标题《第二届粤港澳语言生活研究青年论坛在广州大学举行》)

编辑 钟诗婷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郑蔚珩 三审 陈晨

(作者:深圳特区报驻穗记者 陈行 通讯员 广大宣)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