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设计灵感绘就皇岗口岸片区惊艳蓝图

读特记者 秦绮蔚
2020-08-17 23:09
摘要

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皇岗口岸片区城市设计国际竞赛,日前公布中标结果

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皇岗口岸片区城市设计国际竞赛,日前公布中标结果,Zaha Hadid Limited(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的设计方案成为最后的优胜者。

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是粤港澳大湾区唯一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特色平台,也是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重要载体。位于合作区深圳一侧的皇岗口岸片区,南临深圳河,西接皇岗口岸综合枢纽和福田口岸,与合作区香港园区隔河相望,是未来深港科技创新合作最紧密、最核心的片区。

立足于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使命和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共建的发展背景,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皇岗口岸片区以深港合作为基础,聚焦基础研究和源头创新,以国际视野和世界领先标准,打造引领湾区的深港合作示范区和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先导区,引导深圳高质量发展。

为此,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主办、深圳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发展有限公司承办,于2020年4月推出了该片区的城市设计国际竞赛。得到众多国内外一流设计团队的关注。

其研究协调范围为河套C区范围,包括福田口岸、皇岗口岸、现状旅检区及货检区、现状口岸生活区、赤尾村等区域,面积1.67平方公里;详细设计范围包括现状皇岗口岸货检区、现状口岸生活区及口岸周边地块,面积约0.91平方公里。

8月13日,定标委员会,定标委员会对3家候选中标方案进行了深入讨论,评选出一名中标方案。

【读特新闻+】

中标方案:科创轴线+创意广场

设计单位:Zaha Hadid Limited(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

设计灵感来源于“计算机芯片”,通过一个“中央斜轴”加两端的“放射形广场”组织科学园区整体空间。透过中央主轴与绿色通廊搭建立体慢行系统,串联多个科创组团,将露台、庭院以及绿色空间引入组团中,形成现代、动感、充满活力的科学园区空间,创建功能齐全园区系统和特色鲜明的城市名片。

国际交流中心

二等奖方案:科创空间站

设计单位:Tekuma Frenchman Urban Design+深圳市局内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深圳市综合交通设计院有限公司

方案以“科创空间站”为设计理念,融合科创空间的三个圈层结构:思想空间、实验空间、转化空间,以一个环绕着绿色中央庭院的共享科创无尽环为核心,集成科技创新的全部公共与科研服务功能,与塔楼、合院、水岸叠苑等不同形式的建筑相连接,形成一个兼顾标志性、落地性的城市设计。

二等奖方案:“交互网络”

设计单位:MVRDV B.V.+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通过“交互格网”,实现城市与自然相交融。以面向未来的创新科学园区为设计目标,以生态共融、以人为本、多元体验、交互连通、灵活可变等为策略,营建一个既服务于科创智者的创新园区,又服务于普通民众的活力城区。

编辑 关越

(作者:读特记者 秦绮蔚)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