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900例!广东福建支原体肺炎高发如何防治?

读特融媒体记者 胡清文(实习)
2023-09-19 09:25
收录于专题:热点关注
摘要

与其他肺炎不太一样的是,支原体肺炎患儿的血常规看起来可能无明显异常,经验不足的医生容易误将其确诊为普通感冒,若要早起明确诊断,需通过呼吸道病原的靶向测序,判断是否感染支原体

随着开学季的到来,近期我国支原体肺炎的发病数有所上升,尤其是在广东、福建等南方地区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比较明显。从上周开始,上海儿科医院出现发热的患儿一直在增加,根据复旦儿科医院数据显示,近期儿童发热主要集中在支原体,甲流等病原微生物感染,周末就诊高峰期,单日挂水人次可达900人。

据悉,福建省卫生保健院近半年的接诊情况中,支原体感染的患儿比例明显增高,其中住院的支气管肺炎患儿中,至少有1/3—1/2合并有支原体感染。关于支原体肺炎反复高发的报道,也引起了许多家长的担心。

图片来源:上海广播电视台微信公众号

支原体肺炎呈现低龄化特点

与往年相比,今年我国的支原体肺炎出现了低龄化的特点,一些3岁一下的儿童也有发病。据悉,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急性肺部感染性疾病,是我国5岁以上儿童最主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约3至7年会发生一次地区性流行,一般都有季节性发病的情况。

支原体是一种微生物,既不是细菌也不是病毒,因此,它导致的肺炎与新冠病毒导致的致病方式完全不同。虽然近2年支原体肺炎在我国一些区域流行,有少数家庭或班级聚集发病情况,但它不属于传染病,不会像新冠那样传播。

出现感染症状应及时就诊

专家介绍,支原体善于“伪装”,支原体感染的患儿症状与大多数呼吸道疾病相似,包括咳嗽、发热等。与其他肺炎不太一样的是,支原体肺炎患儿的血常规看起来可能无明显异常,经验不足的医生容易误将其确诊为普通感冒,若要早起明确诊断,需通过呼吸道病原的靶向测序,判断是否感染支原体。

对于家长来说,如果发现孩子发烧可能没有很严重,但出现喘息或者呼吸急促,或者在吸气时胸骨上窝和锁骨的位置出现了凹陷,也就是出现呼吸困难并在吸气时锁骨有一个坑,以及呼气的时候出现了鼻塞,病情较严重,这就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多通风不聚集避免交叉感染

支原体感染主要是经过直接接触传播和飞沫传播。专家介绍,我国今年已制定了儿童支原体肺炎的相关诊疗指南,在日常防护上要注意减少聚集、保持勤洗手等良好的卫生习惯。

目前,对于支原体肺炎还没有针对性的疫苗用于预防,所以专家提醒大家还是要多注意室内通风,尽量避免到人群聚集和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必须去时应戴好口罩。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掩住口鼻,做好手卫生,经常用肥皂、洗手液在流动水下吸收。学校、幼儿园等场所要注意通风消毒,避免出现聚集性感染。

国家呼吸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儿童)副主任赵顺英表示,卫健委有支原体肺炎的诊治规范发布,经过宣教学习,以及我们医生本来对这个病都已经比较熟悉了,所以医生对支原体肺炎是相当有经验的,只要是能够及时地去就诊,到了医院之后,那应该没有问题的,家长们不必要恐慌。

综合来源:广州卫健委 福建卫生报

实习编辑  胡清文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张颖  三审  周斐斐

(作者:读特融媒体记者 胡清文(实习))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