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文脉·发现香港 077期|旧鲤鱼门军营第十座:看到了落寞

晶报记者 李跃 统筹 张定平 摄影 成江
2023-09-13 08:55
摘要

旧鲤鱼门军营第十座于2016年列为香港法定古迹

当年它有多重要,现在就有多落寞。

周围不断长出来的楼群,

正在一次次压实、强化、拔高这样的结论。

其实,历史上的很多事情,

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旧鲤鱼门军营是英军在香港最早设置及最为重要的防御工事。鲤鱼门位处香港岛东北角,扼守维多利亚港东面入口,位居要冲。1885年,军方决定在鲤鱼门兴建永久的基础设施,其后战务部于1889年获移交鲤鱼门一片土地,以建造军营。军营分为中央区(主兵房)、西湾山(上堡垒)和岬角(下堡垒)三部分。1890至1939年间,主兵房陆续落成,主要用作英军办公室及已婚人员宿舍。1930年代,随着科技和战术的发展,鲤鱼门的战略地位大不如前。1941年12月19日,军营在香港保卫战中沦入日军之手。1988年起,中央区及西湾山成为鲤鱼门公园及度假村,岬角的军事设施修复后成为香港海防博物馆的一部分。第十座可说是军营中最典雅优美的建筑物,是简约古典风格建筑的罕有佳作。这幢三层建筑的正立面和背立面都是拱形柱廊,托斯卡纳式方柱承托着扇形拱,中层和顶层的游廊装有古典瓮形扶栏。于1935年加建的新翼大致按旧翼的规模和设计建造。烟囱和大部分壁炉现仍保留。旧鲤鱼门军营第十座于2016年列为香港法定古迹。

版权声明:

本专栏刊载的所有内容,版权或许可使用权均属晶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复制或改动,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如需转载或使用,请联系晶报官方微信公号(jingbaosz)获得授权。

编辑 刘珂

(作者:晶报记者 李跃 统筹 张定平 摄影 成江)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