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咏春》点三个赞!“它的力量无需语言便可令世界人民懂得”
深圳特区报记者 陈行 张锐/文 耿超逸/图
2023-08-19 14:26
收录于专题:咏春

今年春天,深圳文艺吹起一股热风。舞剧《咏春》势如破竹,从深圳北上,“燃”爆国家大剧院,在全国20多个城市巡演,一路收割惊叹,好评如潮。8月19日在广州举行的《咏春》与岭南文化的“双创”表达研讨会上,在前一日刚刚领略了该剧魅力的业内人士纷纷建言献策,同时表达了对《咏春》在岭南文化、中华审美意蕴上的再挖掘、再创新。

舞剧《咏春》广州彩排现场。

广东省社科院文化产业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詹双晖 :

可能是因为看过的经典太多了,平时我是吝于点赞的。而对于《咏春》,我想点三个赞。

第一个赞给场上的舞者。用潮流语言来说,就是“飒”。《咏春》用很飒的语言充分体现市井风情,定格了一个特定时代。我仿佛看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自己读书时少林寺风靡全国、全球的场景。借用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的诗句来描述《咏春》我觉得很合适:“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第二个赞给编剧。《咏春》展现了浓郁的岭南风情和大湾区艺术特色,也将市民文化的“烟火气”生动淋漓地表现。它还有鲜明的文化主题、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传递的温文尔雅的价值观,以及扬正气、扶弱小的民族精神,是岭南文化和中华文明的内核。

第三个赞给深圳。深圳制作了一个非常好的剧目。舞剧以“无言的魅力”走向世界,它的力量无需语言便可令世界人民懂得。化用白居易《琵琶行》的名句来说,此剧“无言胜有言。”当前,我们提出面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大湾区故事。怎么讲?《咏春》就是很好的体现。用肢体语言呈现文化艺术不容易,需要演员深厚的功底和敢于挑战的勇气。深圳出品《咏春》也是敢于挑战的精神彰显。

《咏春》剧照,演出方供图

经典不是一蹴而就的,都需要经过许多打磨。一部作品,如果尽量用简单的结构、故事把美呈现出来,不要太杂乱,不要太自满,或能够成为在老百姓中口耳相传的法宝。我们的文化讲究向上、向善、刚健、内敛,这些《咏春》都做到了。

(原标题《“给<咏春>点三个赞!”它的力量无需语言便可令世界人民懂得》)

编辑 郑蔚珩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张雪松 三审 王越胜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陈行 张锐/文 耿超逸/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