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6家国家级绿色工厂、生活垃圾保持日产日清、医疗废物保持100%无害化处置……近日,东莞召开“无废城市”建设推进会,通报“无废城市”建设成绩单。

2022年4月24日,生态环境部公布“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广东省9个城市入选,东莞市位列其中。为高标准推进“无废城市”建设,东莞成立了由市主要领导任组长、各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无废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无废城市”建设工作专班。一年来,东莞整体推进东莞市工业、农业、建筑和生活领域固体废物的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处置和精细化管理,加快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形成“东莞智汇·城市无废”的新模式,目前取得阶段性成果。
激活低碳发展“强引擎”
“无废城市”并不是不产生固体废物,而是通过资源循环利用和废物源头减量,最大限度降低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城市废物产生量最小化的科学的城市管理模式。
东莞积极推动企业绿色低碳发展,在2022年奖励108个清洁生产项目和16个节能降耗项目。今年继续组织开展绿色化发展专题项目申报,对清洁生产、绿色制造体系及工业节水项目进行奖补,预计覆盖160多个工业企业(园区)。

全市成功创建6家国家级绿色工厂、1个国家绿色设计产品,完成8座绿色矿山建设。推动清洁改造,全市完成清洁生产审核471家企业,超额完成省下达的150家企业指标。积极向生态环境部报请将“东莞市内工业固体废物简易流程清洁生产专项审核”纳入清洁生产创新试点工作,积极探索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清洁生产审核新模式,加快提升东莞工业固废减量化、资源化清洁生产水平。
持续提升一般工业固废处理处置能力,东莞建晖纸业有限公司、东莞金洲纸业有限公司、广东理文造纸有限公司固废焚烧炉项目已完成建设,投入使用后将新增一般工业固废焚烧能力58.74万吨/年。
畅通垃圾处置“绿循环”
全市强化宣传引导力度,持续开展“垃圾分类”“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等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启动首届东莞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暨第十三届生活垃圾分类五大赛活动,组织市级生活垃圾分类主题宣教馆揭牌仪式,基本实现垃圾分类宣教馆全市覆盖。

持续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村组宣传活动,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宣传不断扩大覆盖范围。强化源头收集示范建设,印发出台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目标及评估方案,全市有28个镇30%的村(社区)实现垃圾分类有效覆盖,1959个市镇公共机构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全市已创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社区79个、示范小区566个。
强化垃圾末端处理,2023年1月-5月,全市清运新增生活垃圾约198万吨,全市生活垃圾保持日产日清;清理存量垃圾128万立方米,存量垃圾治理持续推进。
打造绿色农业“好生态”
全市深入推动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在厚街白濠、东城周屋、石碣启航、望牛墩官桥涌开展面积约250亩的水稻喷施叶面硅肥示范,开展测土配方土质采样19次、覆盖面积940亩。
设立11个病虫害监测点开展病虫监测预警,建立220个回收点,回收各类农药包装废弃物4.63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9.98%。推动市级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建设,规模化养殖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率100%。
全市累计10家农产品生产主体获得绿色食品认证、1家主体获得有机农产品认证,另有3家主体正在申报绿色食品认证。组织从事农业生产主体申报2023年农地树枝等生物质废弃物综合利用试点。
擦亮绿色城建“新名片”
全市积极发展绿色建筑,2022年全市新建竣工绿色建筑面积1190.28万平方米,全市实施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31.81%。全市建成28个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总设计产能达到2755万吨/年。
强化建筑垃圾处理统筹规划,今年相继出台建筑垃圾处理处置专项规划等文件,全面统筹推进建筑垃圾处理处置工作,明确建筑垃圾排放、减量化、分类处理的具体要求和标准。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出台省内市级层面首份金融支持建筑领域绿色发展的专项文件,成立工作小组统筹推进金融支持绿色建筑发展工作。
继续推广应用建筑垃圾管理系统,全面管控全市建筑垃圾行业管理的运行状态,探索建立市镇两级建筑垃圾研判机制和队伍。
推进危险废物“全处置”
危险废物来源广、种类多,其是否能够安全处置关系生态环境安全。东莞积极推动2184家涉固体废物企业落实在线监控建设,目前有74.7%的企业(1632家)已完成设备安装,推动出入库在线监管、数据准确上传。完成危险废物申报登记3.6万家,将3.4万家涉危险废物企业纳入规范化管理名单。增加东实集团为医疗废物应急处置单位,医疗废物应急处置能力由100吨/日提升到375吨/日。

2023年上半年,全市新增危险废物经营单位5家,危险废物经营能力达123.41万吨/年。推动4家企业申报工信部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公告企业。加快推进市医疗废物处理中心二期建设的前期可行性研究,医疗废物保持100%无害化处置。东南部卫生填埋场二期项目已全面建成,可满足东莞市未来11年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安全处置需求。
根据工作安排,东莞将以全省“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成效评估为契机,聚集建设指标、任务清单、项目清单提前开展一次预评估,进一步找准问题的关键点,补齐城市治理体系和基础设施短板,以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工业固体废物、农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等为重点,打造示范亮点工程,构建“无废城市”“东莞模式”。
(图片:周桂清)
(原标题《东莞晒出“无废城市”建设成绩单》)
编辑 刘悦凌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钟诗婷 三审 田语壮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11月9日,我们将迎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赛事临近,无论你是投身运动热潮、感受竞技魅力,还是想为拼搏健儿传递心意,都不妨来鹏友圈,留下对“十五运”的专属祝福!带上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一同为运动健儿呐喊助威,为“十五运”热烈喝彩! 【本期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已进入冲刺倒计时,想解锁超省心的观赛方式?赶紧打开“十五运全景魔方”(https://huodong.dutenews.com/H5/nationalGame/pc),一键解锁观赛全攻略!无论是赛事速递、赛程全览,还是购票指南、规则科普,都能在这里轻松找到!快到鹏友圈带话题晒出你的使用截图,和鹏友们分享专属观赛攻略吧! 【本期话题】#十五运观赛神器#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01:00#十五运读特小记者推荐官# 深圳,创新之城,活力之都,邀您共赴十五运之约 深圳,这座改革开放的先锋城市,以创新为魂,活力为韵,正张开双臂欢迎四方来客。在这里,高楼林立,平安金融中心直插云霄,深圳湾“春笋”展现滨海艺术魅力,市民中心如大鹏展翅,彰显行政心脏的活力。 深圳还是“千园之城”,1320座公园如绿色明珠镶嵌城市,大鹏半岛的碧海银沙与梧桐山的云海日出,让人流连忘返。漫步南头古城,千年文脉与现代文创交织;走进大芬油画村,艺术气息扑面而来。 十五运会期间,深圳更添独特魅力。在宝安欢乐剧场等智能场馆,AR导航、AI机器人服务等前沿科技,让您体验未来之城的精彩。赛事之余,您可参与“全民全运”系列活动,在虹桥公园自由式小轮车赛场感受激情,在深圳湾畔的马拉松赛道尽览山海美景。 十一月的深圳,阳光与激情同在。让我们相约深圳,在十五运的青春礼花中,共赴一场创新与活力的盛宴!
 01:11#十五运读特小记者推荐官# 亲爱的全国各地朋友们: 如果让我用一个词形容我的城市,那一定是“奔跑”。深圳,就像我们班那个永远充满奇思妙想的同学,永远在创造,永远向前。 站在莲花山顶俯瞰,你会看见这座城市的心跳——高楼如雨后春笋般生长,深南大道上车流如织。但深圳的魅力不止于此。周末的深圳湾,白鹭在红树林上空划出弧线,远处香港的青山若隐若现。科技园的深夜,大厦里依然亮着点点灯光,那是无数梦想在发光。 这里是大疆无人机起飞的地方,是腾讯QQ诞生的摇篮。走在华侨城创意园,旧厂房变身艺术空间,咖啡香混着油墨味;盐田港的巨轮鸣着汽笛,把“中国制造”送往世界每个角落。 来自天南地北的人,带着各自的乡音和梦想,把这里变成了家的模样。 朋友们,欢迎你们来看看这座“奇迹之城”。来感受创新的脉搏,看看科技与自然如何共舞,体会什么是“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座城市,会用它年轻的心跳告诉你:梦想,永远值得奔跑。 深圳准备好了,期待与你相遇!
11月2日,十五运火炬接力环节在广州、深圳、香港、澳门四地展开。本次火炬的火种是全球首创从深海可燃冰采集的,你知道采集时的深度是多少吗?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