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下简称:中广核研究院)、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种堆芯三维功率分布的在线测量方法”获得中国专利金奖。通过该专利实现了高精度的堆芯内部参数在线监测技术,显著提升了核电厂的运行管理。
近日,记者参加由深圳市场监督管理局(深圳市知识产权局)组织中国专利金奖深圳企业采访行活动走进中广核研究院了解到,该专利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中国广核集团各核电站,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在社会效益方面,该专利的研发助力中广核华龙一号堆芯通过了英国核能监管办公室(ONR)的通用设计评估(GDA)审查及欧洲核电用户组织(EUR)认证,解决了出口堆型在线监测系统上的瓶颈问题,填补了国内同类产品的空白。
获奖专利提升核电机组运行的灵活性和经济性
“专利获金奖,离不开研发团队十余年的努力,更离不开国家、省、市各级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长期支持。”中广核研究院物理软件研发主管工程师李文淮向来访的记者介绍了获奖的专利。他说,堆芯监测的实质就是监测堆芯三维功率分布,通过监测堆芯功率分布,可以监测堆芯的关键安全参数,以确保核安全,同时,堆芯监测还可以监测堆芯的关键运行参数,以提升核电机组运行的灵活性和经济性。
中广核研究院物理软件室主任卢皓亮说,专利已经形成产业化。基于本专利技术研发了堆芯三维在线监测与运行支持系统,作为核反应堆运维服务的核心产品之一,目前已在我国20余个核电机组上应用。后续,该专利技术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一方面,目前我国在运商用压水堆核电机组54台,其中23台已应用此专利进行技术改造,后续将在其他在役及在建电厂进一步推广使用。预计到2035年我国将拥有120台核电机组,市场前景广阔。另一方面,该专利技术也助力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核能装置研发部署,助力反应堆安全、经济运行。
砥砺创新勇攀高峰“十三年磨一剑”
核反应堆技术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自主创新不仅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中广核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厉井钢介绍,2006年,中广核研究院(即当时的中科华核电技术研究院)成立,集团抽调大亚湾核电站部分技术骨干到研究院开展堆芯设计相关工作,在他们的策划下,2012年,堆芯三维在线监测系统正式纳入集团重大专项子课题,李文淮等年轻工程师正式开始了中广核堆芯在线监测系统研发。
核电厂实际运行数据对于专利技术的开发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充分验证技术概念的正确性,并定量评估专利方法的置信度,时任中广核研究院堆工中心副总工程师张洪,在2011年至2015年间,多次到核电站档案室查阅了历年来反应堆的实际运行数据和相关分析报告,大幅提升了专利技术研发进度和质量。
高精度的理论分析模型是本专利实施的关键一环。研发团队从2010年开始启动了自主核设计软件包PCM的研发并取得了重要的技术突破。在2014年,由时任中广核研究院堆工中心软件研究所所长厉井钢的带领下,在第十五届全国反应堆数值计算与粒子输运学术会议上进行中广核自主核电软件workshop的专题推介会,获得了国内同行的热烈反馈和肯定。
搭载专利技术的堆芯在线监测系统陆续在宁德、红沿河等电厂接入机组运行数据进行测试。在运行过程中,发现理论计算的氙毒、临界硼浓度等参数会周期性振荡,而且振荡幅度随着时间逐渐加大。这个问题直接成了系统走向应用的最大拦路虎。项目组,研发工程师王军令接手了这个棘手的攻关任务。经过2年多的不断尝试与持续优化,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商业应用扫清了技术障碍。
探测器厂家没有提供信号处理方法,自主研发的信号处理方法可靠吗?精度能满足工程要求吗?工程应用参数知之甚少,迫切需要实验数据支持。时任堆工中心总工程师的李冬生和试验牵头人卢皓亮调研了国际潜在合作单位,跑遍了国内可能承接试验的电厂和试验堆,终于解决了关键验证问题。作为中广核“兰庭®”软件包的成员之一,搭载该专利技术的堆芯在线监测系统成为中广核华龙一号首堆自主创新成果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十三年的孕育、诞生、成熟过程也见证着研究院人砥砺创新、勇攀高峰的生动实践。
知识产权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之所以能够获得中国专利金奖,离不开中广核研究院对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视。中广核研究院法务部副主任章捷介绍,研究院高度重视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运用和管理工作,并将之纳入公司“十四五”及中长期规划中,制定了明确的知识产权目标和工作路线图。
在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和流程方面,研究院按照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建设标准的要求,不断完善公司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制度和流程。目前已经通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认证,并被认定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针对重点科研项目,研究院开展项目全周期的知识产权管理,制订项目知识产权工作整体规划,成立项目知识产权管理大团队,建立项目知识产权工作机制,配合项目研发工作,同步开展知识产权风险分析及规避、知识产权成果梳理及保护等工作,在此过程中,将相关工作按照不同阶段、不同专业进行分解,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让知识产权对科研工作真正起到促进和保驾护航的作用。
中广核研究院扎根深圳多年,知识产权硕果累累,中广核研究院总工程师卢向晖认为,这跟深圳的优越的知识产权环境密不可分。他说,深圳作为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和首批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城市,多年来将创新作为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有着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同时政府还鼓励企业加强知识产权创造和保护,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卢向晖说,研究院作为扎根深圳市的中央企业,是我国重要的核能科技力量,自觉肩负助力广东省建设科技创新强省的重要使命,目前正在立足深圳的区位优势和政策环境支持,推动建设“中国南方原子能科学与技术创新中心”,布局建设一批重大原子能科研基础设施和示范工程项目,补齐核能科技创新学科短板,推动科技研发与产业创新协同发展。
深圳市人大代表、中广核研究院学科带头人胡婧表示,作为创新之城,知识产权的高水平保护是深圳创新发展的制度保障。《深圳经济特区知识产权保护条例》于2019年3月1日正式实施,是我国首部涵盖知识产权全类别、以保护为主题的地方性法规。2020年,在条例实施一年后,市人大常委会根据综合改革试点最新要求和执法检查情况对条例进行了修订。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法规护航下,科研工作者研发更安心。胡婧说:“作为新能源领域的科研工作者,我们将在日常科研工作中注重知识产权的相关工作,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努力为将深圳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产业集群聚集地贡献自己的力量。”
(原标题《聚焦第二十四届中国专利奖 | 中广核研究院:填补了国内空白!这项金奖专利让核电厂运行管理显著提升》)
编辑 黄小菊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高原 三审 刘思敏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创新之城深圳,也是“爱阅之城”,多年来一直深耕全民阅读。在地铁、公交上,在公园草坪、长椅上,在各具特色的书店、书吧里……你经常能在各种各样的地方,看到深圳人读书的身影。从社区的公共图书馆、街边的“24小时书吧”,到连续举办25届的“深圳读书月”,文化的力量正“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一起来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可以是你在通勤地铁上,读散文的片刻惬意;可以是你周末在莲花山公园,铺块餐布边晒太阳边翻书的悠闲;也可以是你深夜路过24小时书吧,透过玻璃看到陌生人专注读诗的温暖剪影~让我们一起收集这些闪光瞬间,让书香在交流中传递,让更多人感受这座城市的文化温度! 【本期话题】#爱读书的深圳人# 【活动礼品】有你“圳”好深圳盒子、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活动时间】即日起-9月20日 【参与方式】在鹏友圈带话题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我们将根据动态的质量、评论数、点赞量选出3位用户分别送上有你“圳”好深圳盒子1份和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1份。 【兑奖方式】活动结束后我们将为入选用户发送短信收集领奖信息,请您注意查收。
00:11
小梅沙畔,邂逅今日绝美落日 图为拍摄于9月11日,捕捉到深圳小梅沙的落日美景,那温暖的色调,将海、山、城都渲染得如梦如幻 。#读特小记者#
03:09
《好日子》
00:42
#水木年华25周年巡演深圳站 很幸运在读特抽奖活动抽中了水木年华的门票!谢谢读特实力宠粉,请我看了秋天的第一场演唱会! 散场时体育馆的灯亮起来,耳边还飘着《一生有你》的尾音,身边的人还在哼着“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后援会让我们去老师们的酒店等合影,合影后在吃烧烤的地方偶遇缪杰老师——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缪杰老师非常接地气,把刚在舞台上闪着光的青春,突然拉到了眼前的小桌子上。 演唱会时有多热血,宵夜就有多踏实。他没舞台上那么“亮”,穿简单的T恤,《在他乡》这首歌太适合在深圳奋斗的我们;缪杰老师还是我老家黔东南榕江县的荣誉村长,对粉丝十分亲切。许多人当年第一次听《启程》是在二十年前的校园里,那时《完美世界》是真的很火。我们把《一生有你》唱给他听,他还随着我们的节奏打着拍子。 临走时我说“榕江见!”,他也回我“榕江见!”。那些藏在旋律里的晚自习、毕业季、第一次离家的夜晚,被他在台上一唱,就全活了过来;而这顿没什么讲究的宵夜,更像给这场青春回忆加了个温暖的注脚——原来陪我们长大的人,真的就像身边聊得来的朋友一样,亲切又真诚。 谢谢读特助我圆梦,希望读特继续为用户带来更多福利,比心~
【图片动态】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