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潮”文展“新”在何处?
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焦子宇 记者 郑铭 潘宝仪
2023-08-01 08:18

从模仿型向个性化转变,从简单拼贴到创新性发展——如今,人们对生活的要求,逐渐从注重量的满足变为对质的提升。通过观察不难发现,走红的“国潮”产品,并不是简单迎合市场偏好,而是结合当代审美习惯和生活之用,为消费者带来全新审美体验。首届“新国潮·新文创·新消费”文化展览将于8月18日至20日在深圳会展中心(福田)举办,在筹备过程中,“新”字同样贯穿始终。

首届“新国潮·新文创·新消费”文化展览将设置“风”“花”“雪”“月”四大主题展区。

新景象 新模式 新体验

更稳定的质量、更周到的服务、更有创意的产品带给消费者更多惊喜,才能让“国潮”成为长盛不衰的热潮。对此,展会总出品人,新疆丝绸路粤贸行数字经济研究院理事长、华昊文化科技集团董事长卢晓鸿表示,本届展会旨在打造一个促进品牌时尚化、产品年轻化、业务市场化和产业现代化的交流合作与展销平台,最大化促进产品交易,扩大品牌传播声量。为此,展会将突出创新体验形式、整合媒介驱动、注重产业效能。

具体来说,即在22500平方米的展会空间里,通过形式新颖的产品或服务更新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回应社会文化消费需求,引发大众强烈的文化认同与民族自豪感,让人们乐于体验、乐于了解、乐于消费、乐于参与新的创造;通过跨界、跨平台营销,为大众带来新奇体验,带动中国品牌形象升级、营销创新和渠道拓展。同时,通过智能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融合,推动“新国潮”经济的媒介化与数字化传播,并利用电商平台和社交平台等新型媒介进行营销推广,提升大众对“新国潮”品牌的知晓度;通过“国潮”文化元素与现代科技的融合,用数字+农文旅体融合等新模式,保护、传承及应用传统文化。同时,将传统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市场优势,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展会将携手新农人“十个勤天”,让融入了传统文化、非遗文化、乡村民俗等核心内涵的文创产品深入广大年轻群体,拓宽“新国潮”消费市场,注入新活力。

新生代 新机遇 新舞台

有报告显示,自2011年到2021年,国潮热度增长了超5倍,78.5%的消费者更偏好选择中国品牌,“90后”“00后”贡献了74%的国潮消费。重视精神价值、善于分享的年轻人,不仅是“国潮”产品的主要消费群体,也是“国潮”产品的创作者。

截至7月30日,“新国潮·新文创·新消费”文化展览会已吸引了近500家企业入驻,参展企业来自全国各地。其中,除了众多头部文化企业,当下大热的新农人“十个勤天”也在受邀名单之中。“新国潮体现了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重新审视。根据国人审美、文化底蕴来创作的原创产品,才是推动‘新国潮’走得更远更好的基石。”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深圳)、深圳华荟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潘伟雄说。此外,展区还特别设置了近1000平方米的活动区域,用来举办现场拍卖、企业论坛、文艺展演等活动。“我们现在已经邀请到了深圳丝路新语艺术团进行表演,展会期间,将为大家带来不一样的文化体验。”潘伟雄表示。

深圳华荟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是深圳报业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也是唯一承担“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深圳)”建设和运营任务的运营机构。自2021年12月开始筹备“新国潮·新文创·新消费”文化展览会起,作为承办方之一,该公司时刻以“高质量发展”为指引方向,在展区招展、展陈方案、活动策划等方面下足了功夫,竭力打造出一场高质量、高规格、高层次的文化消费盛宴,形成“百花齐放、百舸争流”的文化消费场景。

潘伟雄将此次展会的目标概括为面向市场、促进消费、突出文化、提升价值。“我们希望通过展会,为更多文化艺术企业创造新机遇、新空间,鼓励中小微文化企业搭建展示平台、寻求本土文化的创新表达,让‘新国潮’成为持续之潮,而不是倏忽之浪。”

(原标题《“新国潮”文展“新”在何处?》)

编辑 刘悦凌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高原 三审 周斐斐

(作者: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焦子宇 记者 郑铭 潘宝仪)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