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基金会行政委员会主席吴志良做客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畅谈澳门人文特色及价值

深圳特区报记者 关炜瀛
2023-07-30 14:00
摘要

7月29日,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澳门基金会行政委员会主席、全国政协委员吴志良来到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与市民群众分享澳门的人文特色,畅谈澳门在共建人文湾区中可发挥的作用。

几百年来,中西文化的交流赋予澳门独特的文化魅力,历史和文化一直以来都是澳门的财富。7月29日,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澳门基金会行政委员会主席、全国政协委员吴志良来到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与市民群众分享澳门的人文特色,畅谈澳门在共建人文湾区中可发挥的作用。

“澳门的历史名片毫无疑问是澳门的历史城区。”吴志良介绍,以澳门旧城区为核心的历史街区,包括20多座历史建筑,由相邻的广场和街道连接而成,于2005年获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他认为,澳门历史城区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这一片方圆仅两平方公里的小地方,密集排列着教堂、庙宇等各式文化场所,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信仰的人们和睦相处、比邻而居,形成一种多元共存的社区文化精神。

“中西并举,古今同在,和而不同。它不仅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更为重要的是,在一个小规模的社会里,大家同舟共济,守望相助,最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吴志良认为,澳门的文明实验不仅证明了中华文化的巨大开放性和包容性,也充分证明了文明是可以共生共存的,文明交流互鉴最终可以促进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和平相处,共同发展。“从这个意义上看,澳门虽然很小,但它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是巨大的。”

长期以来,粤港澳三地地相邻、习相近、人相亲,《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公布后,三地协同发力,结出累累硕果。吴志良指出,大湾区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共同体,更应该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要建立命运共同体,必须建立新的身份认同,这就需要共同的认知、意志、愿景和行动,建立共享的价值。其中,岭南文化的精神内核是打造命运共同体的基础,45年改革开放历程中三地人民的交流交往则加深了对彼此的了解,是构建大湾区人文身份认同的非常有利的条件。

作为大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澳门在湾区建设中有其独特价值。吴志良认为,澳门在16世纪中叶已经开埠成为对外贸易的港口,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对外文化交流经验,形成了一套有效的话语体系。“我个人认为澳门最适合做中国的国际传播平台。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中国发展的理念,我相信澳门大有作为。”

(原标题《澳门基金会行政委员会主席吴志良做客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  畅谈澳门人文特色及价值》)

编辑 黄力雯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张雪松 三审 张露锋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关炜瀛)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