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杰
在《散文写作十五讲》中,美国小说家、诗人菲利普·罗帕特将詹姆斯·鲍德温评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最重要的美国散文家”。的确,在詹姆斯·鲍德温的作品谱系中,相比于小说(《向苍天呼吁》《乔瓦尼的房间》《另一个国家》等),他的散文作品更多,也更为知名,代表作有《没有人知道我的名字》《下一次将是烈火》《他的名字,在街上也不存留》等。
《村子里的陌生人》是鲍德温的第一部散文集,也是其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其中展现了他的成长经历、政治态度和价值观念。这是一部诚实恳切且尖锐犀利的作品,鲍德温以一个黑人作家的自觉与敏锐,时刻关注着美国社会中发生的种族冲突与社会矛盾,并不经修饰地表达自己的思考与观点,显现了一个作家的责任与良知。尽管已经过了六七十年,这部作品仍彰显着不过时的记录和批判。

1
首先,这是一部“早熟”的回忆录。在这部散文集出版的时候,作者才31岁,还太年轻,人生的经历还未沉淀结晶,那些坎坷与成就尚未成型,就连鲍德温也觉得“没有到写回忆录的时候”。但“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序章如何铺展开来,那些线索往往已经隐埋在那些无可更改的过往之中了;只要是过往,就有被书写的必要与可能。
就像鲍德温,无论他的散文还是小说,其主题和思想都与这部散文集有隐秘的承继与延伸。毕竟,一个作家写来写去,最终写下了那些作品。我不太同意罗兰·巴特的“作品诞生,作者已死”这一断语,毋宁说,那些作品是充满鲜活生命力的骨骼和血液,再次“复活”了它的创作者。或者说,在作品诞生的那一刻,作家也获得了重生。
《生平自述》在三大部分之外,可视为这部作品真正的序曲,如一块楔子,撬动了文本前进的齿轮,也预告了这本书的主要内容。这篇文章是对他过往人生的简要概括,更准确地讲,是他作为一个黑人的生命经验。黑色是他的皮肤,黑人是他永远无法挣脱的身份属性。在美国,这具有根深蒂固的阶级象征和政治意义。
在文中,鲍德温毫不隐晦地承认自己是“西方世界的杂种”:“我想我生命中最困难(也是最让我获益)的还是这个事实:我生来是一个黑人,因此,不得不与这个现实休战。”而作为一位黑人作家,他所面临的困境也是独特的,“我所处的社会环境提出的极多的要求、带来的真实的危险,让我没有办法过于仔细地省察我的经历。”
《土生子札记》《巴黎的平等》《村子里的陌生人》扩充了《生平自述》的未及之处,如三块拼图,完善了鲍德温的人生经历,尤其是那些深刻影响他的重要时光碎片。
《土生子札记》的标题显然受到了理查德·赖特的小说《土生子》的影响,只不过这篇文章讲述了鲍德温这个“土生子”与其父亲的“纠葛”。父亲的葬礼贯穿全文,在主干上生出的枝蔓,讲述了父亲的人生与信仰、父亲与“我”的关系以及父亲对“我”的影响。这些点滴犹如镜像,映照出作者的童年往事与当下境况。鲍德温显然有“弑父”情结,表现为他对父亲的“蔑视”与“怨恨”、对父亲死亡之时的漠然,甚至父亲葬礼前夜他仍然会庆祝自己的生日。
《巴黎的平等》和《村子里的陌生人》两篇,前者讲述了作者在巴黎被捕入狱的不幸经历,后者是他在瑞士一个小山村所经受的当地村民的怪异“审视”。《土生子札记》最后一部分回顾了父亲葬礼结束之后随即而来的哈莱姆大骚乱,如果说那是一场黑人与白人之间的“种族战争”,这两篇文章则是鲍德温作为一个黑人,在异国他乡经历的小型“战役”与“冲突”。

▲詹姆斯·鲍德温(1924—1987):美国著名作家及社会活动家,美国民权运动的主要文学代言人,亦被誉为20世纪美国文坛的良心,对诸多文坛大师均有深厚的影响。代表作品有《乔瓦尼的房间》《另一个国家》《下一次将是烈火》《村子里的陌生人》等。
2
在巴黎的法庭上,鲍德温听到了旁听席上的笑声,与美国白人的笑声如出一辙,他意味深长地写道:“当我深切地意识到这种笑声是普世的笑声,从来不会消失之时,我的人生,在我自己的眼里,就以一种深沉、阴郁、冷漠和解放的方式开始了。”
在瑞士的山村中,鲍德温在从未见过黑人的村民的猎奇式目光下,感受到了一场没有硝烟却异常激烈的“冲突”。鲍德温是村子里的陌生人,也是打破平静的闯入者。这种陌生与闯入,是黑色带到当地的冲撞力,以及由此而来的参差的凝视:村民有的友好,有的怀疑,还有的冷漠与鄙视。或者如他所说,“当一个人在黑色面具之下开始想让别人感知时,别人难免又惊又怕,想知道他是什么东西。当然,我们对他者的想象,受到我们自身个性的左右;黑人和白人关系的一大讽刺是,只有借助白人对黑人的想象,黑人才能知道白人是什么样的人。”进一步讲,或许也只有这样,黑人才能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其次,这是一部把黑人作为方法的散文集。黑色皮肤是黑人作家“走不出的风景”,似乎从来没有一个作家群体像他们一样,孜孜不倦地书写黑人的身份困境、种族难题和历史记忆。鲍德温也不例外,或者说更是“变本加厉”。在本书收录的10篇文章中,只有《身份问题》没有涉及黑人话题(这篇文章讨论了身处巴黎的美国留学生的人生追寻与身份困惑),其他九篇或深或浅、或多或少都在种族问题上“做文章”。鲍德温把黑人作为方法,对这一种族的自我与他者、历史与当下、政治地位与经济状况等展开了深刻的剖析,同时又提出了有力的质问,以毫不妥协的姿态向种族政治发起无畏的冲锋。

《村子里的陌生人》
(美) 詹姆斯·鲍德温 著
李小均 译
雅众文化·南京大学出版社
2023年2月
3
《每个人的抗议小说》《千千万万的逝者》《卡门·琼斯:黑暗是足够的光明》这三篇是评论类文章,鲍德温分别以哈里特·比彻·斯托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理查德·赖特的小说《土生子》、奥托·普雷明格的音乐电影《卡门·琼斯》(《胭脂虎新传》)为样本,分析了文本中的黑人形象,以及由此引申出黑人在美国历史与社会中的尴尬处境。
在《千千万万的逝者》中,鲍德温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这几篇文章的意义:“无论我们如何尝试,都不能摆脱我们的根,我们会一直找这些包含着关键的根,而这些会决定我们之后成为什么样的人。身为黑人的意义是什么,远非本文所能挖掘;但是,身为美国黑人的意义,通过审视为之编织的神话,或许可以得到一些暗示。”他从《汤姆叔叔的小屋》《土生子》《卡门·琼斯》中解读出了隐藏在文本之中的潜在意涵,他对汤姆叔叔、比格尔、黑人版卡门进行了解构与建构、解码与编码,从而挖掘出了黑人的身份符号和命运隐喻。
《哈莱姆贫民窟》《亚特兰大之行》《相遇塞纳河》这三篇可作有趣的互文参照,通过对纽约哈莱姆区、亚特兰大、巴黎三地黑人遭遇的多重考察,描述了黑人在不同地域的状况与困境。正如作者所说,语境是讨论美国黑人问题的重要因素,“美国黑人问题的语境就是美国的历史、传统、习俗,以及美国的道德立场和关怀,总之,就是美国的整个社会结构。”而在哈莱姆,仇恨的象征是犹太人;在亚特兰大,仇恨的象征是黑人;在异国他乡如巴黎,黑人和白人的安全话题却是埃菲尔铁塔。种族政治是横亘在美国社会中一道纵深横阔的沟壑和一份产权不明的遗产,无法跨越又难以切割。
《村子里的陌生人》是詹姆斯·鲍德温在年轻时的写作,在勇敢撞击黑人问题的蓬勃气力之外,已然透露出老成的笔力与毒辣的批判。《诺顿美国黑人文学选集》曾如此评价鲍德温:“以优美的艺术性,通过将自己个人经历中最隐秘的部分和国家及世界命运中最广泛的问题结合起来,刺透了美国种族意识中的历史性障碍。”是的,这个美国民权运动的文学代言人、积极关注种族议题的社会活动家,用这部散文集描绘出了美国社会中黑白对立的黯淡图景,也极为恰切地诠释了“当我们谈论黑人时,我们在谈论什么”。毫无疑问,其中的论断与评判,对当下的美国社会仍有警醒意义。
编辑 刘珂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11月9日,我们将迎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赛事临近,无论你是投身运动热潮、感受竞技魅力,还是想为拼搏健儿传递心意,都不妨来鹏友圈,留下对“十五运”的专属祝福!带上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一同为运动健儿呐喊助威,为“十五运”热烈喝彩! 【本期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已进入冲刺倒计时,想解锁超省心的观赛方式?赶紧打开“十五运全景魔方”(https://huodong.dutenews.com/H5/nationalGame/pc),一键解锁观赛全攻略!无论是赛事速递、赛程全览,还是购票指南、规则科普,都能在这里轻松找到!快到鹏友圈带话题晒出你的使用截图,和鹏友们分享专属观赛攻略吧! 【本期话题】#十五运观赛神器#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01:00#十五运读特小记者推荐官# 深圳,创新之城,活力之都,邀您共赴十五运之约 深圳,这座改革开放的先锋城市,以创新为魂,活力为韵,正张开双臂欢迎四方来客。在这里,高楼林立,平安金融中心直插云霄,深圳湾“春笋”展现滨海艺术魅力,市民中心如大鹏展翅,彰显行政心脏的活力。 深圳还是“千园之城”,1320座公园如绿色明珠镶嵌城市,大鹏半岛的碧海银沙与梧桐山的云海日出,让人流连忘返。漫步南头古城,千年文脉与现代文创交织;走进大芬油画村,艺术气息扑面而来。 十五运会期间,深圳更添独特魅力。在宝安欢乐剧场等智能场馆,AR导航、AI机器人服务等前沿科技,让您体验未来之城的精彩。赛事之余,您可参与“全民全运”系列活动,在虹桥公园自由式小轮车赛场感受激情,在深圳湾畔的马拉松赛道尽览山海美景。 十一月的深圳,阳光与激情同在。让我们相约深圳,在十五运的青春礼花中,共赴一场创新与活力的盛宴!
01:11#十五运读特小记者推荐官# 亲爱的全国各地朋友们: 如果让我用一个词形容我的城市,那一定是“奔跑”。深圳,就像我们班那个永远充满奇思妙想的同学,永远在创造,永远向前。 站在莲花山顶俯瞰,你会看见这座城市的心跳——高楼如雨后春笋般生长,深南大道上车流如织。但深圳的魅力不止于此。周末的深圳湾,白鹭在红树林上空划出弧线,远处香港的青山若隐若现。科技园的深夜,大厦里依然亮着点点灯光,那是无数梦想在发光。 这里是大疆无人机起飞的地方,是腾讯QQ诞生的摇篮。走在华侨城创意园,旧厂房变身艺术空间,咖啡香混着油墨味;盐田港的巨轮鸣着汽笛,把“中国制造”送往世界每个角落。 来自天南地北的人,带着各自的乡音和梦想,把这里变成了家的模样。 朋友们,欢迎你们来看看这座“奇迹之城”。来感受创新的脉搏,看看科技与自然如何共舞,体会什么是“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座城市,会用它年轻的心跳告诉你:梦想,永远值得奔跑。 深圳准备好了,期待与你相遇!

【十月再见,十一月你好】 金秋十月,我们度过了欢乐的国庆和团圆的中秋佳节…初冬十一月,十五运会来啦🏃♂️“激情全运会,活力大湾区”,深圳准备好了!莲花山簕杜鹃花展🌺 (11.7-11.21)也安排上了!让我们一起加油,迎接十一月的活力与美好,坚持热爱,奔赴下一场山海,拥抱十一月的精彩#我为十五运加油#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