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7日至7月23日。
行至年中,承上启下之际,爬坡过坎之时,信心比黄金还重要。
提振民营经济信心
市场经济是信心经济。
一段时期以来,受国内外各方面因素影响,一些民营企业在经营发展中遇到了困难和问题,民营经济呈现出短期信心偏弱的迹象,无论是民间投资还是工业利润中的私营企业利润都呈现低迷态势。
改善市场预期、重塑发展信心,成为推动经济持续向好的必答题。
提振民营经济信心需响鼓重锤。7月19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发布。
《意见》首次提出,“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这一定位将民营经济与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中心任务直接关联,与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直接关联,凸显了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
“促进民营经济31条”干货满满,以鲜明问题导向及时回应民营企业关切,以高含金量举措力挺民营企业发展,给全国超5000万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吃下“定心丸”,释放出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烈信号,可谓正当其时。
深圳被誉为“中国民营经济第一城”,民营经济是深圳经济中最有活力、创新力和竞争力的组成部分,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柱。截至2022年底,深圳民营企业237.9万家,占全市企业总量的97%,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为55.9%,民营企业进出口占深圳外贸进出口的62.1%,贡献税收占比约70%。
《意见》发布后,在深圳广大民营企业家中引发强烈反响。
7月19日晚间,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首席执行官马化腾火速发声:党中央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为民营经济、民营企业家加油鼓劲,自己倍感振奋、深受鼓舞。《意见》围绕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制定发布一系列政策措施,对于民营企业坚定信心、轻装上阵、大胆发展,具有重要的激励和指导作用。
紧接着,一批深圳民营企业家相继发声,“提振信心”“稳定预期”“深感振奋”是基本共识。他们普遍认为,《意见》对民营经济、民营企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看得准、看得深,推出的举措针对性强,将持续提振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信心,稳定民营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预期,激发民营企业家干事创业的激情。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深圳民营经济发展的土壤,深圳一直致力于做好服务企业的“娘家人”。近年来,深圳一直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推进,连续三年被全国工商联评为“全国营商环境最佳口碑城市”。
今年以来,深圳相继召开了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及行业协会座谈会,供应链服务企业座谈会,行业协会商会座谈会,都是市委书记与企业家面对面交流,倾听诉求,帮民营企业解难题、办实事。
《意见》发布当天,《深圳市2023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同时发布,推出10个方面共100项重点任务,聚焦市场主体的痛点、难点、堵点,优化营商环境,稳企助企政策一脉相承。
政策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意见》的出台只是起点,要让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真正有获得感,科学高效的政策落地与执行必不可少。深圳要在抓落实上狠下功夫,把《意见》的部署转化为具体得力的举措,打通政策执行的“最后一公里”,让民营企业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感受到真真切切的温暖,续写深圳民营经济新传奇,在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先行示范。
深圳全面展现信心
气可鼓而不可泄,以信心激荡信心。
7月18日,由深圳市委宣传部组织策划的“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第二季主题宣传活动启动。由媒体记者、专家学者、代表委员组成的联合采访调研团队将走进改革项目现场,调研重点项目进展,探访改革开放地标,讲述改革开放“深圳故事”,赋能深圳高质量发展。
去年6月,深圳市委宣传部组织策划了“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第一季活动,采访调研企业超百家,刊发报道近5000篇,全网阅读量超7亿人次,形成了强信心、聚民心、筑同心的强大声势,充分展示了深圳先行示范的奋进姿态和高质量发展的举措成效。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的延续,其实也是一种信心的延续。
日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第二十四届中国专利奖授奖决定,深圳市再获佳绩,斩获奖项98项,同比增长14%,占全国奖项总数的10.47%。其中,荣获中国专利金奖3项、中国外观设计金奖2项,金奖获奖数量达近年最高水平。中国专利银奖4项、中国外观设计银奖3项,中国专利优秀奖81项,中国外观设计优秀奖5项。深圳市还荣获本届中国专利奖优秀组织奖。
深圳市中小企业服务局发布消息,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开展了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工作,已完成审核。根据公示名单,深圳共有310家企业通过审核,新增数量全国居首。去年深圳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75家,累计442家。此次上榜310家意味着深圳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将累计达到752家,提前并超额实现了2025年深圳国家级“小巨人”企业达到600家的目标。
这是创新发展中闪耀的深圳力量,也是深圳一往无前的信心和底气所在。
近日,由深圳市贸促委联合广东潮域展览共同举办的第三届越南国际消费类电子及家用电器博览会·深圳精品展在胡志明市西贡会展中心开幕,近40家深圳企业参展,全面展示企业产品、技术,进一步提升深圳企业国际市场影响力。这也是2023年“深圳产品全球行”系列展会的重要一站,旨在搭建企业拓展当地市场的服务平台,助力深圳企业赴海外拓市场找订单。“深圳产品全球行”活动还将在印度尼西亚、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开展,切实帮助深圳企业“走出去”。
7月20日,深圳海洋大学(一期)建设项目动工仪式在大鹏新区坝光片区举行。项目总建设用地面积40.12万平方米,总投资约60.53亿元,规划办学规模8000人,预计2025年7月一期工程部分建成投入使用,2026年一期工程全面建成投入使用。深圳海洋大学作为深圳高等教育的新生力量,将对标世界一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深圳20+8产业发展,前瞻布局一批新兴交叉学科,开展一批重大原创研究,努力探索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新模式、新路子,加快建设具有深圳特色的一流海洋大学。
7月20日,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发布“2022-2023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今年,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跨入第十个年头。越来越多的地区加入自贸试验区“阵营”,越来越多的地方以自贸试验区为平台先行先试助力高质量发展。数据显示,本年度,全国54个自贸片区制度创新指数总体得分平均值为78.03分,广东前海排名第一。
“深圳产品全球行”精彩不断,高等教育新生力量蓄势待发,前海制度创新成果频出,将为深圳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信心与动能。
外界对深圳有信心
深圳发展步履坚定,外界持续看好深圳。
7月19日,第十七届中国基金合伙人峰会在深圳举行,百余位投资大咖和万亿级可投资本汇集深圳。深圳作为全国三大创投重镇之一,近年来备受全国VC/PE机构瞩目。清科集团董事长倪正东认为,深圳目标非常明确、战略非常清楚,未来在“20+8”产业布局下,产业、资本和基金的融合,一定会推动深圳经济有更好、更高质量的发展。
7月20日至21日,阿尔及利亚总统特本访问深圳。深圳之行是特本此次访华行程中北京之外的唯一一站。“在我来访之前,我就要求我的团队把深圳作为访问的重要一站,希望进一步细致、全面地了解这座城市,同深圳探讨各个领域合作的可能性。”特本对深圳给出高度评价:“深圳的的确确是一个发展奇迹。”
7月21日,市主要领导会见汇丰集团主席杜嘉祺一行。杜嘉祺表示,汇丰集团高度看好深圳市场,将持续加大在深投资和业务布局,深化双方务实合作,助力深圳打造国际财富管理中心,推动取得更多丰硕成果。
近日,智联招聘与泽平宏观联合发布了《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2023》,深圳排名全国第三,仅次于北京和上海。数据表明,近三年深圳人才依旧保持着净流入的良好态势。
外界对深圳的信心,由此可见一斑。
这是一个热气腾腾、元气满满的活力深圳,也是一个让人坚定看好、信心十足的深圳。
满怀信心,行动起来,坚持不懈,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
(原标题《深圳一周|关键词:信心》)
编辑 黄力雯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张玉洁 三审 朱玉林